左營舊城的的城門數量有四,但是府城如台南可以有八門 ,這是依行政層級來劃分的 城門通常分置於東西南北四向,在依風水及城內外的主要通道位置而增補。 |
|
|
城門樓: 位在城門座上,能登高望遠,與左右城牆馬道聯繫,發揮守衛防禦的功效,它的形式各不相同,因此也成為辨識一座城池的重要地標。 城門樓一般可分成樓閣式與碉堡式兩類,由於城門屬官方建築,因此屋頂都是燕尾脊,常見的有歇山與重簷歇山兩種屋頂。
樓閣式城門樓:以木結構築造,形如樓閣,立面多為三開間,外觀較為華麗,台灣的城樓多屬於此類。
|
 舊城南門的閣樓式建築 崇瀚攝影 |
|
|
 舊城南門的內門額以方位命名 崇瀚攝影
舊城南門的外門額以主文運的名字命名 崇瀚攝影 |
城門額: 通常置於內外門洞的上方,從上面的文字紀錄不但可以判斷方位,還可看出建造的年代及築城有功的相關人士資料,可說是城池興建的一個重要史證。
城門的門額有內外之分,朝城內的常直接以方位命名,即「北門」、「南門」、「東門」、「西門」。 外門額是進城的門面,所以取名常有特殊的涵義,通常是吉利討彩或寓涵方位的名稱,如北門常稱「拱辰」;東門的額題多與太陽、季節有關,如「迎曦」,「朝陽」、「迎春」;西邊向海,故西門多帶有海字,如「鎮海」、「奠海」;南門是一個城的正門,所以名稱常帶有正字,如「麗正」,或題與文運相關的名字,如「啟文」。
|
|
|
城門洞: 城門洞是城門座中央出入城門的孔道,因具有重要的防禦功能,所以結構較為特殊。
構造:它是由內大外小的兩個拱圈及中間的一段平頂組成,外拱圈小可增加防禦性,平頂則是為城門開合所留的空間,上下有門臼孔,左右牆面有大型方孔,為安放粗大的門栓所用,門板極為厚實,外層再安上鐵皮以防止敵人火攻。 |
 舊城南門的城門洞由內外拱圈及一段坪頂構成 崇瀚攝影 |
|
|
 舊城北門的城門座 崇瀚攝影 |
城門座: 城門座是城池的門面,其結構、材料常較城牆講究,砌工也更為細緻,甚至有特別的裝飾,有些建材還會遠從大陸運來。 城門座上方的城樓若為樓閣式,則朝外的一面為防衛需要仍設有雉堞,城內則只設女牆而無雉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