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62章...

 老子网 2011-06-24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释:
奥:藏。
善人、不善人:善人者、不善人者。宝:珍宝。保:依附。所保的区别在于自为的,所保自在的。
美言:即为大言。市:本指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在此指聚集各种人和物。
尊行:指为、守、无为等。尊行可以加人:尊行可以增益人。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拱:双手拱抱。壁:美玉。壁以双手拱抱,乃言其大。
以:与、及。驷马:驾一辆车的马。古代四匹马驾一辆车,叫一乘。虽有拱璧,以先驷马:指不仅有大美玉,还有很多车马。
坐进此道:无为自然而进于
罪:祸殃、灾祸。
意译:
,是万物的庇护者,是善人的宝物,是不善人赖以保全的东西。如能达到的程度,言语可以因其美而赢得人们的尊敬,行为可以因其美而超越别人。对那些不善做事的人,凭什么就抛弃他们呢?所以,在天子登基、三公受封的时候,虽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隆重仪式,还不如简单地听我坐在这里讲一讲这个。古代那样以道为贵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说:有求便可得到,有罪也可获免,所以(道)为天下所贵。
点题:
这一章说明大道的普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