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指标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的应用

 lgyll 2011-06-26

 

  三、结果分析

  1.整体效果分析

  表1显示,以技术指标作为买卖信号可以提高资产的收益特性,MA、RSI、波动率三种信号的提高率达到90%以上。其中又以MA(移动平均线)的效果最好,1770个组合中有1767个组合的单位风险收益高于长期持有的单位风险收益,占比达99.87%。MACD效果相对较差,不过单位风险收益高于长期持有的组合也占到54.12%。

  表1同时显示,以技术指标作为买卖的信号在提高投资收益方面的能力也不错。效果最好的为移动平均线和RSI,最终资产净值得到提高的组合占比高达80%以上,其中移动平均线的占比达到90%以上,也就是100个组合中约有90个组合的最终收益能够超越长期持有的最终收益,几乎意味着随便选择两个参数构造均线金叉死叉信号都可能提高资产收益。其他几种方法的效果略差,最终资产净值提高的组合占比都在30%左右。

  表1 各种方法效果的提高占比

  注:1.单位风险收益指平均收益与收益标准差的比

  2.最终资产净值指计算期结束时的资产净值

  表2显示,从不同参数的统计最大值来看,通过这几种技术信号的指引,单位风险收益最大可以提升近一倍,即在承担同样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将收益提高一倍。

  表2 各种方法的效果统计

  从不同参数组合得到的单位风险收益和最终资产净值的分布,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些技术信号应用的难易程度。

  其中移动平均线不同参数的组合和RSI不同参数的组合的分布相似,指引后的单位风险收益和最终资产净值大部分都分布在基准值(长期持有水平)的右边,即好于基准值。而MACD则比较分散地分布在基准值的两边,这也意味着只有小心选择参数组合,才能降低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错误地选择组合可能会增加风险和降低投资收益。波动率技术信号则与前面三种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单位风险收益主要分布在基准线的右边,而最终资产净值主要分布在左边,而且就各种组合平均水平而言,还小于基准值。这意味着如果不是单纯地降低风险,还需要提升策略的收益能力,那么也要小心选择参数组合。否则难以得到预想中的效果。

  2.最优区域分析

  移动平均线方案的最优区域出现在长期平均线参数取35以上,短期平均线参数取15以下的区域,并集中在短期、长期均线组合(1,60)、(5,40)和(40,55)附近,单位风险收益在0.11以上,最终资产净值在6以上。

  MACD方案的最优区域集中在慢速EMA参数较大和DEA参数较小的的区域,如EMA参数大于30,DEA参数小于10的区域效果相当不错,单位风险收益在0.10以上,最终资产净值在6.5以上。

  RSI方案的最优区域在RSI参数和超买标准值均较大的区域,如RSI参数从45到60,与超买标准从80到99之间形成的区域,单位风险收益在0.11以上,最终资产净值在6.5以上。

  结合单位风险收益和最终资产净值,波动率较为理想的区域在上临界参数(置信值)0.75到0.97与下临界参数0.55到0.70所构成的区域,单位风险收益在0.11以上,最终的资产净值也在5以上。

  四、结论

  总体来说,移动平均线指引的买卖效果最好,不但能改善其收益特性,提高单位风险收益,而且大部分平均线组合指引的买卖方案使得长期收益超越了大盘,这也意味着移动平均线应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参数选择的要求上也不高。应用中建议使用60日均线作为支撑线和阻力线。RSI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大部分参数组合指引的买卖方案既能提高单位风险收益,也能使长期收益超越大盘。应用中可以将RSI参数设置为50,超买标准设为85。MACD系统和波动率绝对值模型的提高能力不如前两类信号,对参数的选择有比较高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