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连熙 工笔红楼人物作品欣赏

 多福老人43 2011-06-29

                                                                                           多福老人欢迎您

                                                                                                                                          地址:http://qwp43.360doc.com 
                                                                                                   *国外油画 *国内油画 *精致工笔 *风景人物 *雕塑奇石 工艺精品
视频电影 学习笔记

 

【原创】精致日志边框(花草系列) - 一舟 - zhengyongjin1949

欢迎你光临多福老人的空间

 

 

 

 

精美边框《55》 -文静1961书馆收藏

彭连熙 工笔红楼人物作品欣赏
2011-06-29引用

兰芷芊芊 发表在 绝美图库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61-1.html
发表时间:2009-1-28 13:19



彭连熙绘有《藕香消暑图》以及后来的全景式《红楼群芳图》。彭连熙的画细节较多,国画功底非浅,尤其是《红楼群芳图》很有观赏的价值。1982年彭连熙以古典名著《红楼梦》为题材的《藕香消暑图》入选全国红楼梦画展,并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为特种通景四条屏轴画。
  彭连熙的古典人物画,近年来已在中国人物画坛上连连出露头面,尤其在年画苑中一度简直成了一股旋风,令人刮目。彭连熙的古典人物画,造型生动,色彩绚丽,且用线飘逸,是他长期以最大的功力锤炼,冬秋实践的结果。
  而他的用功之道是:纵观古今,择其精华,法其上品,用之有由,倒是他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诸如:顾恺之(东晋)、吴道子(唐)的传神线描;张萱、周昉(唐)的重彩大着色,以及陈老莲(明)、任伯年(清)的出神人化,得意为形、都为他笔下的人物熔铸了深厚的传统风采。他又广收博览,吸取民间工艺和民间年画的纯真而构成他作品的浓重的乡土气息,雅俗共赏,喜闻者众。
  彭连熙的工笔红楼人物,通篇充满着鲜明的古典氛围,古典线描人物能达到如此境界,和彭连熙的少年时代曾虔心诗词和历史,熟读古典名著,从典雅的氛围里陶冶情操和文化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线之所致,形已应灵。彭连熙的线描作品一个突出特点是他的以情用线,以意用笔,画中的红楼仕女超脱,文静,阴柔,典雅。在用笔上或铁线,或兰叶,或飞禽,或人物,无不运用得珠联璧合,这对比某些只能一线(铁线)到底的技巧偏枯现象,不难看出彭连熙的挥洒自如的深厚笔墨功力。 欣赏这些大气、凝重、富丽、雅致的红楼画面,不但给广大读者艺术享受和裨益,同时也给喜欢中国画和《红楼梦》一书的的读者,以很好的白描图解范本和可供收藏的珍贵资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精美边框《55》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