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域现代化的中国意义--晋江模式发展30年改革调研

 sanmin 2011-06-29
县域现代化的中国意义--晋江模式发展30年改革调研

  

  【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自古以来,县域是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稳定、最基本的实体,如果绝大多数县域得不到稳定而快速的发展,国家的整体发展就难以为继。推进县域现代化建设,应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心所在。为此,从2007年春天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与中共晋江市委和晋江市政府密切合作,对晋江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总结晋江的这些成功经验,不仅对于建构中国县域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其他县市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发展具有有益的实践借鉴意义。   

  晋江模式新发展:

  县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是晋江人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1992年撤县建市为标志,大体可以概括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之前的十四年,晋江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晋江实际的乡村工业化道路——晋江模式,在80年代它成为中国乡村经济工业化道路的四大模式(其他三个模式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之一而享誉海内外。在晋江模式下,晋江经济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晋江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992年以来的十五年,是晋江在解决乡村工业化问题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带动晋江模式新发展,实现了晋江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在1992年撤县建市以后,晋江广大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晋江实际情况的县域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了晋江模式的新发展,这是晋江模式的继承与升华,是晋江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内涵上看,与晋江模式乡村工业化道路不同,晋江模式新发展的内涵实质上是探索一个县域能否实现和怎样实现现代化问题;而从特征上看,与“三为主、一共同”的晋江模式也不同,晋江模式新发展的特征为“三化促两协调”,即通过产业集群、品牌经济的工业化,城乡互动、功能优化的城市化,关注民生、共享和谐的社会事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县域现代化。   

  (一)晋江模式新发展的内涵:县域现代化道路探索

  一个县域能否实现现代化,这是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命题。在区域现代化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争论。有观点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发展概念,在大多数地区尚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一个地区不可能率先实现现代化。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与区域差异极为显著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否要遵循整体性与平衡性的规律?我们认为,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上,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道路是由个别区域率先实现进而推进整体实现。原因在于,现代化虽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现代化,而非某个局部范围的现代化,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均衡的与同质的,而是先从某一局部地区率先发展,影响并带动整体范围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地区间差异性很大,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这种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必然会使一些地区率先进入较为发达状态。那么,就中国广大的县域地区而言,能否在区域不平衡的格局中实现现代化?如果能够,那么又如何实现现代化?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广大落后的县域地区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现代化,甚至能否以赶超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这是个极富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大命题,也是我们所要探索的问题所在。通过对晋江的调研,我们认为,晋江的实践生动地证明这种发展是可能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晋江还是一个农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薄弱。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晋江通过“三闲起步、三资引路、三来一补迈大步”,成功地开拓出一条乡村工业化的道路。尔后,以撤县建市为契机,晋江又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领域实现了新的发展,在县域现代化进程中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晋江的发展表明,基础薄弱的县域是可以实现现代化的。那么这种发展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至少可以从晋江的现代化实践中看到中国县域现代化的一条重要路径:农村工业化→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然,不同方面的现代化变迁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关系,而是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晋江的现代化实践表明,没有工业化不可能有现代化,工业化对各地现代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中国早期研究现代化的一些学者就把现代化当作工业化;而在二十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中,工业现代化也被放在首位。晋江现代化同样也是从乡村工业起步的。实际上,不论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还是珠江模式,也都是从发展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是大多数地方实现现代化所难以逾越的环节。但是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当一个县域实现工业化发展以后,城市化以及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及时跟进就会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位一体。晋江的发展表明,工业化为城市化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城市化大大地提升了晋江的工业化水平,并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要求;而社会事业的发展又有力地支撑起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实践中,晋江模式的新发展又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二)晋江模式新发展的特征:“三化促两协调”

  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在内容上都表现出较强的同质性,不外乎是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事业现代化等。但是,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上,不同国家却存在着差异。作为县域现代化道路的一种模式,晋江现代化的特征亦是如此。  

  1.工业化:产业集群、品牌经济

  晋江模式新发展阶段的工业化道路特征,可以概括为“产业集群、品牌经济”。

  1978年改革开放后,晋江人以“三闲”起家,举办联户集资企业。在工业化初期,形成了产供销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并初步形成了服装、制鞋、食品等产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初现。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在原有的区域内小规模生产企业的聚集的基础上,晋江开始出现一些规模渐渐做大,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企业。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中国进入买方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发生逆转,晋江各大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纷纷致力于创造品牌,由此一批企业得以做大做强,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及带动下,晋江各主要产业中的大大小小企业开始走上专业化协作道路,形成了配套齐全和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晋江在制鞋、服装、食品、拉链等行业已经形成极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其中,制鞋行业2005年拥有鞋类企业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2家,年产量达9亿多双,休闲鞋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全世界总产量的20%。被誉为“中国鞋都”;纺织行业拥有企业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429家,年产值242亿元,被授予“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称号;拉链行业已经成为全国拉链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主要集散地,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被授予“中国拉链之都”称号。产业集群的形成极大地提升了晋江工业化水平,使得晋江工业发展更具有生产专业化的成本优势,而企业组织网络的形成又极大地增强了晋江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晋江工业呈现产业集群的同时,品牌经济逐步形成,这成为晋江工业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在晋江工业化的初期,工业产品主要是仿牌和贴牌。但是随着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买方市场,晋江人意识到品牌与质量的重要性,开始走上了品牌经济的道路。1995年晋江市政府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口号,1998年进一步提出“品牌立市”,2002年又制定了打造“品牌之都”的新举措。围绕着品牌经济做文章,晋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如重奖创牌企业,给予品牌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等等。在政府的引导及晋江企业的努力下,晋江品牌经济成效显著。2006年底,晋江共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产品等国字号企业品牌69项,区域性品牌13项,国家免检产品45项,5个品牌入选亚洲500强,7个品牌入选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品牌群体的形成,使晋江荣获“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陶瓷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运动服装名镇”等荣誉称号。品牌经济已经成为晋江工业发展的一道壮丽风景线。

  总起来看,相比较于晋江模式时代,“产业集群、品牌经济”是晋江模式新发展阶段中工业化的重要特征,这表明晋江工业化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已经实现了纵深发展,这是晋江模式时代的工业化所无法比拟的。   

  2.城市化:城乡互动、功能优化

  现代化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必然推动城市化发展,同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城市化的相应推进。过去有人主张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两翼,无疑有其时代的合理性,因为当初中小城市还没有向农村工业化开放。但是,后来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企业发展壮大后,小城镇的空间已经太小了,没有更大容量的城市化建设和布局,要么会阻碍企业发展,要么会导致企业外迁。因此,加强城市化建设以推进工业化发展,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城市化建设以城市为平台,可以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政策资源和土地资源,与外部建立起更好、更快的信息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效。在晋江县域现代化进程中,这一规律同样得到了体现,但是晋江城市化具有自身的特色,这就是“城乡互动,功能优化”。

  20世纪80年代,乡村工业的发展为晋江城市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方向。由于整个80年代晋江各镇乡村工业发展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晋江也一直在整个县域范围内布局工业化发展,因此,在1992年撤县建市以后,晋江的城市化也立足这一实际,即城市建设中的城乡互动。对此,晋江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经过充分研究,提出了建设珠链式侨乡新型城市的构想。在这个构想中,立足于把晋江649平方公里的区域都作为城市来建设,坚持工贸结合、转型外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向,努力建设青阳、安海、晋江三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并用高等级公路和现代通讯设施把三个经济区和各个镇连接起来,沿途布撒工业小区和旅游服务网点,把晋江建设成为三足鼎立、三星拱照、珠联璧合、城乡一体、空间大、余地多、辐射力强的侨乡新型城市。

  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使城市功能不断得到优化,在县域城市化中颇具特色。1996年晋江市提出“引导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和集镇集中,住宅向现代社区集中”,确立了在二十世纪末实现“三强”(经济强市、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三先”(计生先进市、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三城”(双拥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通过优化城市功能,推动晋江经济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在优化城市功能方面,晋江市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充分利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优势,积极改革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筹集建设资金,初步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调动海外侨胞投资、捐资兴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1992~2004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92亿元,交通、供水、通信、电力和市政设施五大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形成了纵横发达的市域交通、通讯网络,构筑起城镇体系基本框架。市域内各镇之间全部建成高等级道路,385个行政村(居)都通水泥路。2003年底,全市拥有公路968条,通车里程达1721.69公里,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前列。邮电通讯超前发展,2003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3.57万户,公用电话29369门,泉灵通用户21.8万多户,移动电话用户27万户。2003年底,全市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容量1080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5座,主变容量1396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3座。目前拥有110千伏输电线路251.089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735公里,形成以11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架和10千伏配网组成的供电网络。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为晋江城市功能优化奠定基础。

  在城乡互动,功能优化的城市化路径下,今天晋江市已初步构筑起现代化城镇体系框架,逐渐形成以市区、安海、晋南等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区域为龙头,一批开发区、工业区和专业市场为骨架,“众星捧月”的城镇发展格局。200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晋江为(规划)中等城市。以此为契机,晋江确定了“现代化制造基地、著名侨乡、生态型滨海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和“高标准规划、大手笔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及“晋江全境城市化”的发展格局。至2004年,晋江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启动“三组团”即城市中心团、产业组团、滨海组团三大功能区规划,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以中心市区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交通、电器燃气、城镇建设等系列工程。晋江城乡互动、城市功能正在不断优化。

  总体而言,相比于晋江模式,城市化可以说是晋江模式新发展中的全新内容。在晋江模式时代,农村工业化造成的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工业布局以及小工厂小作坊的小规模生产,无法为城市化提供人口集中、商品集中、服务集中的基础条件,同时也不会为了降低成本、分享信息的目的而产生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因而城市化也不会成为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战略选择。当然,那个时代对严格的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坚持,对农民进城的种种限制,也是城市化战略难以被提上议事日程的重要原因。随着新型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城市化战略就不仅获得了必要的客观条件,成为晋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也成为晋江模式新发展的应有之义与显著特征。

  3.社会事业现代化:关注民生、共享和谐

  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经济发展会促进社会发展,但并不是自动实现社会的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社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行动,依赖于各种社会力量的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期,经济发展受到突出强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这是普遍的现象,晋江也不例外。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期以后,加大社会事业的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在这一时期,社会事业发展能不能适时地跟进,不仅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直接决定了经济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晋江历届政府多管齐下,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与经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阶层之间的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效果。其中,尤以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以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着力点。

  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晋江市突出了政府责任,持续大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和教学质量。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晋江市对全市中小学布局进行了合理化调整,大力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同时鼓励外地晋江籍大学毕业生回乡投身教育事业,引进优秀教学人才。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晋江市全部中小学的高水平建设,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日益均衡。2006年,政府的教育投入达到4.9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4.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晋江市的教育资源不仅在本地人中实行均衡配置,而且还向外来人口覆盖,目前凡是在晋江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口子女都能享受到晋江的免费公共义务教育机会,11万外来人员子女在晋江小学就读。在不少学校中,外来人口子女已经超过本地孩子。考虑到部分外来工子弟上学的便利,晋江市保留了在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空置的校舍,交给社会办学力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上学条件。通过这些努力,目前,晋江市青年人口的教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为晋江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社会保障方面,1998年晋江市在福建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低保,2006年又在福建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参合”人数为77.73万人,“参合”率达80.78%。在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方面,晋江市坚持从实际出发,高标准研究设计工作方案。在出台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中,对保障范围、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家庭收入的计算、低保资金的管理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除低保资金全部自筹外,低保人员人年均保障水平达到30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00元。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也确定了高于全省水平的筹资标准,并指定福州、厦门、泉州等转外就医定点医院,增强工作的可比性、可行性与可信度。另外,晋江市的扶贫济困工作多管齐下,实施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2005年8月以来发放救助金57.5万多元;推广建立“爱心慈善援助中心(站)”,在各镇(街道)、村(社区)建成176个中心(站),慈善总会资助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资助部分60周岁以上被征地的低保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实施廉租房补贴政策,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租房居住的家庭实施货币补贴,等等,促进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形成。

  慈善事业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以及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具有重要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动员晋江社会慈善资源,更好地发挥济困扶危的社会功能,2002年,晋江市正式建立了统一的慈善机构——晋江市慈善协会。慈善协会成立以来,多方动员,广为宣传,积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士向慈善事业捐赠。到目前为止,晋江市慈善协会收到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2.68亿元,较好地发挥了济困扶危、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

  在实现上述重点突破的同时,晋江市还努力推进其他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科技、文化、体育事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环境治理力度逐年加大,企业污染治理投入逐年增加,整体环境状况不断改善。  

  4.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平衡,农村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滞后,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因此,统筹城乡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并且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内涵。就晋江的实践来看,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就晋江城乡发展来看,在晋江模式发展时期,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比中国其他大多数县域农村更大的成就。但与晋江城镇相比,晋江农村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发展,仍然显得不协调不均衡。例如,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就远比城镇少,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医疗与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等等,都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不协调,农民的公共负担也比城镇居民大得多。在晋江模式新发展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晋江市已经基本解决城乡失衡的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覆盖了所有农村人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首先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对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初步建立起以征地补偿换养老保险的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逐年加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农民的非农就业率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许多位于城镇周边和工业园区的农村村委会被整体建制地转为城镇居民社区,为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从晋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看,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的齐头并进,也使得二者的协调发展正在彰显。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表现在方方面面。从结构层面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与职业-社会阶层结构的相互适应,各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在晋江市还有外来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等等。从发展层面看,主要表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环保并不单纯是一个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看也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做得不好,迟早会引起社会矛盾甚至冲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协调,等等。归根结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从政府角度看也就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协调问题。

  就晋江市而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晋江模式时期,经济发展被摆在核心位置,对晋江模式的“三为主、一共同”的概括,也只有经济发展的内容,而没有涉及社会发展。当然,这有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毕竟,经济发展在当时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济社会不协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如教育相对不受重视,劳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社会和谐发展,也影响到经济健康发展。对此,晋江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在“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并重,努力增创文明和谐、安定繁荣的人文优势”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加大教育、新农村建设、科技文化卫生领域的投入;企业则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员工工资报酬。通过这些努力,晋江市的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逐步得到调整,相互变得更加适应与协调,晋江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也取得进展。晋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朗。   

  晋江模式新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晋江模式的新发展使得晋江基本实现了县域现代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事业已经完成,相反,晋江还需要以更大的努力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发展主题各有侧重的原则,我们对晋江模式新发展的未来方向进行初步的前瞻性分析。  

  (一)工业化发展方向:培育世界级品牌

  今后晋江是以巩固、提高现有的主导产业还是转向高科技产业发展,还是兼而有之,共同发展?目前,晋江第三产业发展是否存在着不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问题?第三产业是否将取代制造业而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晋江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思考。这表明在:一方面,晋江原有的主导产业已经开始通过不断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而提高了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晋江政府也在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晋江商品的高技术含量,抢占世界产业的前沿;此外,晋江还非常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拓展会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物流经济、文化及体育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还需要指出的是,晋江尚需动员现有各种资源,在创造世界级品牌上多做文章。目前晋江已经有全国性知名品牌,缺的是世界级品牌,可以考虑通过政策支持、市场遴选、企业努力,在现有的全国知名品牌中培育出两三个世界知名品牌。有了这样的品牌,晋江的经济发展长期保持强劲的发挥势头是没有问题的。  

  (二)城市化载体功能面临挑战

  我们看到晋江未来的城市发展目标是成为“现代化制造基地、著名侨乡、生态型滨海城市”,这对城市的载体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晋江现有的城市建设为这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并不等于没有问题。

  一是资源瓶颈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不足,晋江土地开发成本较高,加上生产力布局还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现象,限制了发展的空间。目前,影响晋江城市化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资源限制。由于晋江城市化是在乡村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城中村。未来晋江在进一步构建城市框架、厘清城市功能分区时,必然会面临着城中村改造的问题。这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城市改造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对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统筹考虑。

  二是环境承载问题。环境污染治理是晋江城市化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晋江工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能耗比较高的工业企业,如何减少能耗、降低污染,不仅仅是工业化也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领域。对此,应积极加大对晋江企业的现代技术改造,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虽然晋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较,还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医疗、文化、高等教育等方面,城市还缺乏明显的聚集与辐射作用。这无论是对城市功能还是对城市品位的提升都是一种制约,同时也影响着晋江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较,晋江的人才吸引力度不强,与城市建设尚待加强是有关系的。

  四是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晋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晋江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已经占到了一半的比例。晋江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工劳动者的贡献,如何使外来人口能够在晋江市获得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晋江市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外来人口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并在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绩。但是如何让外来人口心系晋江,根留晋江,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未来晋江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社会事业:建立合理有效地调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关系的利益机制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事业发展对于整合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功能。晋江社会事业发展时间不长,因此社会事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尚需要进一步提升,要进一步强化以公平原则为先导,把建立合理有效地调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的机制作为今后提高晋江全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

  首先,继续优先发展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晋江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先行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晋江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需要看到晋江教育体系并不完备,基础教育虽然取得长足发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则相对滞后,这对于晋江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极为不利。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单纯地依靠外来人才的引进,自身培养人才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因此,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是晋江未来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切入点,这不仅能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而且也是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

  其次,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一个覆盖城乡居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努力使人们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于晋江而言,在社会保障具体操作层面上,还要注意如何让外来人口享受同等待遇,这对于晋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再次,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培育社会各界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相互关爱的社会氛围。继续鼓励社会慈善基金的发展,鼓励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广泛参与。

  最后,要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比重。经济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是目的。当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不断加快社会发展,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晋江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现实情况相比,这种投入尚须进一步加大,以更好支撑起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作者:陆学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