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瞒天过海,赵高假诏立二世

 舒眉听雨 2011-06-30
【原典】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帝出游会稽、琅邪等地,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等人随行。到沙丘时,秦始皇病重。他自知离死期不远了,便叫赵高代为起草诏书,通知远在边疆蒙恬军中监军的长子扶苏回首都咸阳。诏书写好后尚未发出,始皇帝便去世了,因此,诏书和始皇的玉玺都在赵高手里。

  由于始皇帝死在路途上,李斯怕消息传出去后有意外发生,便封锁消息不发丧,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最贴身的几个宦官知道。

  赵高从小就在宫为宦,曾教过胡亥,因此与胡亥亲近。始皇的长子扶苏性格刚毅耿直,素来不大喜欢赵高而喜欢武将蒙恬。扶苏多次直言劝谏始皇,使始皇面子上过不去,因而派他到蒙恬那里去监军。其实始皇也知道扶苏的意见是正确的,派他到蒙恬那里去,与其说是处罚,不如说是挂职锻炼。

  现在赵高知道扶苏就要应诏回咸阳了。虽然始皇的遗诏并没有明说谁继承皇位,但那意思再也清楚不过了,按惯例,当然应该是长子扶苏。赵高怕扶苏做了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便转动脑筋打起鬼主意来。他想,始皇临死前的意思只有胡亥、李斯和自己三人知道,通知扶苏回咸阳的遗诏和始皇的玉玺也都还在自己手里。如果说通他们二人,来他个瞒天过海,假传圣旨说传位给胡亥,再安一个罪名令扶苏和蒙恬自杀,那自己岂不是可以高枕无忧,权位更重于始皇在世了吗?

  主意打定,他便先找到胡亥,悄悄对胡亥说:

  “始皇帝驾崩时没有封你们任何一个王子,而单单下诏给长子扶苏。现在明摆着,长子扶苏一回咸阳就要继位做皇帝,而你作为始皇的爱子却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这怎么公平呢?”

  胡亥说:

  “是啊!不过,我听人说,明智的君王了解臣下,明智的父亲了解儿子,父亲既然这样安排,总有他的道理吧。”

  赵高说:

  “其实不一定。事在人为,现在天下到底归你还是归扶苏,天知地知,决定权就在你我和丞相李斯三人身上。让我去说服李斯,假传圣旨立你做皇帝吧。”

  胡亥开始不愿意,后来经赵高再三说服就同意了。赵高又找到李斯,晓以利害,说是扶苏继位,必然重用蒙恬做丞相而取代李斯。李斯与胡亥一样,开始也是不愿意,顾虑重重,但经不起赵高的如簧巧舌陈说利害关系,最后终于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马上篡改了通知扶苏回咸阳的诏书,以多次直言犯上,诽谤君主为罪名令扶苏自杀,又以蒙恬将数十万人而十多年无军功为罪名令蒙恬也自杀,将兵权交给副将王离。回到咸阳,他们一面宣布始皇帝的死讯,一面宣布遗诏,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新说】

  瞒天过海,过得海来便是神仙,过不了当然就成为水鬼了。

  作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大有讲究。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搞阴谋诡计,而是在最公开的场合实现最隐秘的目的。正如“三十六计”按语所说,深更半夜偷东西,偏僻的窄巷子里杀人,这些都是愚蠢无知的人所干的事,不是智谋之士应有的作为。

  借助最公开的事情、最名正言顺的名义潜藏最隐秘的阴谋这才是瞒天过海。

  以赵高假诏立二世来说,始皇帝驾崩,立继位的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到底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就是谁也说不清的了,只有始皇帝自己知道。秦始皇共有二十余个儿子(或说十八个),长子扶苏曾多次得罪始皇,并被打发到边疆去监军,这是谁都知道的;小儿子胡亥最得始皇帝宠爱,这次出游,其他任何儿子不带,只带了胡亥,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加之始皇驾崩时只有胡亥、李斯、赵高在他身边,诏书又有始皇的玉玺为证。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最公开、最名正言顺、使人无可置疑的现象,谁会知道这当中潜藏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大阴谋呢?

  这就是瞒天过海。

  当然,他这一海也过得太大了,瞒了全天下的人,立了一个假冒伪劣的天子!

  生活中,不是到银行去撬保险柜,而是拿了一张假支票堂堂正正地从柜台上取走巨款;不是在公共汽车上掏你的腰包,而是以函授、评奖、集资等光明正大的理由让你自己把钱拱手相送,如此等等,都是瞒天过海的手段。

  只不过海有大小,瞒的人有多少而已。

  【典源】

  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第一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语另见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梨花儿》:“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

  赵高假诏立二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