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临证指要(5)

 散萃 2011-07-01
 
以上就是仲景讲求气化学说一个明证,任何人都不能对此加以否定。
 
气化学说,来源于《内经》的运气学论。《内经》的大论七篇而以《阴阳大论》为蒿矢,张仲景的著作撰用了《阴阳大论》的内容,在《伤寒例》中可见其痕迹或者说一鳞半爪。以是之故,气化学经过伤寒学家们发掘与移植,用以说明六经六气标本中见之理,以反映六经六气为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而指导于临床。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张介宾注曰:“三阴三阳者,由六气之化为之主。而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故六气谓本,三阴三阳谓标也。而兼见于标本之间者,是阴阳表里之相合,而且为中见之气也。其于人之应之者亦然。故足太阳、少阴二经为一合;而膀胱与肾之脉互相络也。足少阳、厥阳为二合,而胆与肝脉互相络也。足阳明、太阴为三合,而胃与脾脉互相络也。手太阳、少阴为四合,而小肠与心脉互相络也。手少阳、厥阴为五合,而三焦与心包络之脉互相络也。手阳明、太阴为六合,而大肠与肺脉互相络也。此即一表一里,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义。”
 
由于《内经》的阴阳六气标本理论的建立,而又有“物生其应,气脉其应”的天人合一原理,所以,就为伤寒学六经气化学说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根源。由此而论,用气化学说研究《伤寒论》乃是最高层次应当另眼看待,不得加以非议。
 
下面将六经六气标本中见格式分述如下:
 
(1)六经标本中气:六经之气以风寒热湿火燥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本标之中见者为中气。中气如少阳、厥阴为表里;阳明、太阴为表里;太阴、少阴为表里。表里相通,则彼此互为中气。
 
(2)脏腑经络之标本: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为中气居中。所谓络者,乃表里互相维络,如足太阳膀胱经络于肾;足少阴肾经亦络于膀胱也。
 
(3)《内经?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何为少阳、太阴从本者,以少阳本火而标阳,太阴本湿而标阴,标本同气,故当从本。然少阳、太阴亦有中气而不言从中者,以少阳之中厥阴木也,木火同气,木从火化矣,故不从中也。太阴之中,阳明金也,土金相生,燥从湿化矣,故不从中也。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以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寒而标阳,标本异气,故或从本或从标而治之有先后也。然少阴、太阳亦有中气,以少阴之中,太阳水也;太阳之中,少阴火也,同于本则异于标,同于标则异于本,故皆不从中气也。至若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者,以阳明之中,太阴湿土也,亦以燥从湿化矣。厥阴之中,少阳火也,亦以木从火化矣。故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气也。要之五行之气,以木遇火则从火化,以金遇土同从湿化,总不离于水流湿,火就燥,同气相求之义耳。然六气从化,末必皆为有余,知有余之为病,亦当知其不及之难化也。夫六经之气,时有盛衰,气有余则化生太过,气不及则化生不前;从其化者化之常,得其常则化生不息,逆其化者化之变,值其变则强弱为灾。如木从火化也,火盛则木从其化,此化之太盛也。阳衰则失其化,此化之不前也;燥从湿化也,湿盛则燥从其化,此化之太过也。土衰则金失其化,亦化之不前。五行之气正对俱然,此标本生化之理所必然者,化而过者宜抑,化而不及者不宜培耶?
 
以上之论采集了张景岳、陈修园对六经六气标本中见从化之理,玄冥幽微,实非一目了然之事。并且古人对从标、从本、从中见之理而不联系六经的生理病理有机地进行辨析,而只用六气标本中见的从化模式解释六经病证,反使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于接受气化学说之旨趣。
 
渡舟不才,试以个人之见,进行新的观念以解释六经之为病,总以临床实践而为立脚点。
 
一、太阳经病
 
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古人认为太阳标本气异,故有从本、从标两从之说。然而,寒水虽为太阳之本,但它能发生标阳之热,因为太阳的中气是少阴(古人只讲“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的形式和位置,而不谈中气与本经的生理病理关系),少阴之气为热,而与太阳膀胱相通,所以它能温化寒水变而为气,则外出太阳,达于体表,布于全身,而起到固表抗邪的作用。可以说“气”从水生,“水”则由气化,两者相互为用,达成阴阳表里之关系。亦见太阳藉赖“中气”的气化功能而成其生理作用。为此,在太阳病中也出现较多的少阴寒证,如第29条的四逆汤证,第61条的干姜附子汤证;第82条的真武汤证等。这和太阳的中气少阴阳虚气化不及有着千丝万缕内在联系。
 
外邪初客于表时,出现的恶寒之证,陈修园曰:“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何以为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因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
 
至于太阳病出现发热之证,我们可理解为从太阳标气之热而化生。旧注至此,则不再发挥其义使读者难明。前言太阳之气布于周身卫外而为固也,若被邪伤则阳气郁而不开,阳(正)与邪争,故而发热。陈修园注云:“按风阳邪也,太阳之标为阳,两阳相从之为病重在发热二字。”他道出了阳郁发热的病机。
 
太阳之本为寒水,太阳之标为阳热。这就是中气(少阴之热)把太阳寒水温化而为气,所以,就改变了单一的太阳水寒格局。如果太阳经标阳之邪而及于腑,经标有邪则脉浮、发热;本腑气不化津则见口渴而小便不利。仲景治用五苓散发汗以利小便;若太阳本腑之邪及于经标,本腑有病则小便不利,心不满微痛;经标有病则头项强痛、无汗而翕翕发热,仲景治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是利小便以解外之法。
 
清人唐容川对这两条(28条、71条)体会颇深,他说:“五苓散重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此方(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重苓朮以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实知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所以左宜右宜”。
 
唐氏的话,如用太阳标本寒热以及中见少阴热化之理分析,他既揭示了太阳标本之间发病的关系,又能道出“中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故成为气化学说之理论。
 
二、阳明经病
 
古人认为阳明气化不从标本,而从太阴中见之湿化。因为两阳合明,名曰阳明,则其经阳气之旺盛亦可见矣。故必以阴制之,以节其燥亢,方使气和而无病。为此,应从中见太阴之湿而使平。况且,阳明恶燥而喜湿,燥得湿则相济为美。若湿太盛,或燥太盛,则燥湿不得其平反而为病。例如:阳明之中气(湿)不及,则不从中化而反从本气之燥化;抑或从阳明标阳之热化,则阳明燥热亢盛,更可发生阳明病的“热证”或者“实证”。
 
阳明病的热证:在于上者,则心中懊憹,舌上有苔;在于中者,则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在于下者,则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阳明病的实证:潮热,腹满,大便燥不解,手足濈然汗出,谵语,脉沉紧,舌燥苔黄。
 
古人认为阳明而从中见之湿化,这在阳明病篇非常突出,例如第187条的:“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坚者,为阳明病也。”陈修园注曰:“阳明与太阴之气相为表里,邪气亦交相为系。伤寒阳明脉大,今浮而缓,阳明身热,今手足自温,是为病不在阳明而系在太阴。太阴者,湿土地,湿热相并,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湿热得以下泄,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己过,唯八日值阳明主气之期,遂移其所系,而系阳明,胃燥则肠干,其大便无有不坚者,以为阳明也。”
 
他又说:“此节合下节,明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之义也。”殊不知阳明从中见太阴之湿化为正局,而不从标、本之化也。所以本节为中见太阴湿化之典范,陈氏反解为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之病,勿乃千虑之一失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