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破產品生命週期的宿命

 楊德苑 2011-07-03

打破產品生命週期的宿命

        1965年,希歐多爾·萊維特(Theodore Levitt)在《哈佛商業評論》的經典之作Exploit the Product Life Cycle當中,提出了產品生命週期這個概念,並介紹了如何用它來贏得競爭優勢。
   
時至今日,這個概念仍然被大多數公司奉為鐵律。在過去的40年裏,這種管理模式的確卓有成效。但與此同時,它也限制了市場行銷人員的視野,讓他們覺得產品會無一例外地依次走過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最終邁向消亡。

    這樣,所有企業眼中的產品生命週期都毫無差異,在各個發展階段所採用的產品和服務定位方法,也往往趨於雷同。可事實上,他們完全可以通過重新劃定不同產品類別之間的界限,打破產品生命週期的限制。
    作者跟蹤研究了幾十家成功打破產品生命週期規律的企業,發現他們的戰略有這樣一個共同點: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定位——更準確地說,常常是重新定位——以此改變消費者在心目中對它們的分類。結果,他們將產品從成熟期的泥潭中解救出來,使其重返成長期。對於新產品,則可以使其躍過可能延緩消費者接受它的種種障礙,迅速進入成長期。
    在本文中,作者介紹了3種有助於實現這種定位的戰略,即逆向定位戰略(reverse positioning)、分離定位戰略(breakaway positioning),以及隱匿定位戰略(stealth positioning)。
   
逆向定位戰略剝離那些神聖的產品屬性,同時增加一些新的產品屬性。跟信奉產品生命週期的企業不同,採取這種戰略的企業不會走上不斷增加產品屬性這條老路,而是另闢蹊徑,捨棄一些被同行視若珍寶的產品屬性,並把一兩項只有增強型產品才擁有的屬性融入其中。這種打破常規的屬性組合,能夠改變產品在同一個類別中的競爭地位,並促使產品從生命週期的成熟期重返成長期。

    逆向定位能讓產品取得獨特的定位,但這並不會導致它脫離原屬類別。分離定位則有所不同,它有意使產品與不同的類別建立關聯,使其脫離原屬類別,從而改變產品的消費方式和企業的競爭對手。與逆向定位一樣,分離定位也能促使產品從成熟期重返成長期,擺脫走向衰落的命運,重新迸發出勃勃生機。另外,它還能對原屬類別和新類別產生積極的破壞性作用。
    與上述兩種戰略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不同,隱匿定位戰略會採取一種較為隱蔽的策略,刻意掩飾產品的真實屬性,把它喬裝打扮成另一種產品,以讓多疑的消費者更加容易接受它。當某類產品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時候,採用隱匿定位戰略會十分有效,它可以巧妙地將產品推入市場,並為消費者所接受。
    當然,隱匿定位絕不等同於欺騙。在縝密思考的基礎上合法地使用隱匿定位,可以驅散消費者對產品或企業的成見,促使他們接受該產品或企業,並為他們帶來價值。但是,如果消費者發現企業是在利用這種方法騙取他們的信任,那麼運用這種戰略就無異於引火焚身。
    現有產品給新的定位留下了可乘之機,本文介紹的這3種戰略恰恰能夠幫助企業抓住這種機會。條件成熟時,企業可以利用它們發動攻勢,打破產品類別的傳統界限,從而改造這個類別。企業在使用定位戰略成功地破壞原有類別之後,會開闢出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並讓原來的競爭對手陷入手忙腳亂的尷尬境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