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元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 2011-07-05
单元说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儒道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经典原文”和“相关读物”所选的文章出自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经典论著,即《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其中《论语》《孟子》《老子》兼具政治哲学和人生(伦理)哲学的性质,实用理性色彩较重,《庄子》(指内篇)则基本属于人生哲学,着意探讨的是如何实现精神上的超越、达到一定人生境界的问题,浪漫色彩浓厚。它们都是在先秦这块丰厚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距离现实有远有近,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

 

春秋时期,西周那种邦国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诸侯,各诸侯国朝奉周天子,为王室效力)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无力掌控、约束各诸侯国。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争强图霸。最初的霸主国尚有意于维护周天子的地位,抵御外族入侵,和诸侯国订立盟约,使天下较长时间保持和平。后起的霸主国已失去这种精神,完全以争夺土地、扩张势力为目的,天下争战不断,动荡不安。春秋后期,诸侯国的数量已大大减少,只剩下十几个。而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不少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几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通过战争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它们之间爆发的战争规模更大,杀人更多。此外,各国还纷纷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而推行变法的领导人物大多是法家(有政治家、军事家等)。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老子和他基本同时而略早。关于为政,孔子最看重的是“礼”。所谓“礼”,不仅指日常生活中、宗庙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包括个人行为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各个阶层之间所应遵循的规范。在孔子心目中,西周的“礼”已经很完备了,因此他主张取法周礼。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子认为为政应以“正名”为先,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守其“礼”,社会则能重新走上正轨。很显然,孔子“正名”的思想,是鉴于当时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现实而发的。孔子也讲“仁”,不过“仁”更是作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对于从政者,他提出要“爱人”,要“身正”,即讲求“德治”。

 

老子提倡以“无为”之道治国,要求统治者无事、无欲、好静,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为,让天下百姓也复归于“朴”“静”,像婴孩一般无知无欲。与此相联系,老子反对战争。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还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动辄发动战争的统治者的劝告。

 

老子反对提倡“仁义”和“礼”,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因为在他看来,“仁义”并不是人的天性中本然具有的东西,而“礼”则完全是外在的虚文,适足以助人作伪。(有学者认为,老子、孔子、墨子当时所讨论的仁义、尚贤等问题,都是周代行之已久而为春秋时代的人所广泛议论的论题。因此,《老子》抨击“仁义”,未必就是直指儒家。)和“无为”思想相适应,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也强调柔弱、谦下、自足、不争,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全身远害。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庄子大约与他同时。孟子发展了孔子德治的思想,提出“仁政”“王道”的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保民。在社会理想上,他比孔子上推得更远,以唐尧、虞舜为榜样。对于不顾老百姓的死活的好战者,孟子痛骂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庄子心目中理想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圣人,他们逍遥于四海之外,不肯做人间的君主,完全不受外物的约束,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因此一切东西也都伤害不了他。庄子更关心的是一己的生命和精神如何获得安顿的问题。他要求齐同万物,物我不分,超脱荣辱、祸福乃至生死,还要把“仁义”、智虑甚至自己的存在都忘掉,以此达到那逍遥的境界。

 

儒道两家思想,在后世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里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它们有相互对抗之处,也有可以相互贯通之处。后代不少学者为了使儒家或道家思想更完善,在注解儒家著作时往往参照道家思想,反之亦然,如魏晋时期郭象和南宋时期朱熹即如此,这样也促进了儒道两家思想的贯通和融合。儒道两家思想存在的差异有相互制衡之效,并为人们提供了多样选择,使人们可以各取其长,而其贯通融合之处又使得它们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不是泾渭分明、冰火两极的,而完全能共存共生,共同影响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下面试略作分析。

 

在政治层面上,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在汉代发展出了“三纲五常”的政治学说。强调等级秩序固然能使国家稳定,但对人的行为和精神也是很大的束缚。道家要求君主“无为”,甚至取消君主的存在,否定“仁”“礼”,等于去除了加在个体身上的一道紧箍咒。

 

在个人如何立身处世上,儒家强调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孔子自己一直积极寻求能为世所用的机会,老子、庄子对入仕则取蔑视、逃避的态度。儒家另一方面还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放低姿态、阿世求荣,这一点孔子和老、庄有相通之处。

 

儒家还很重视个人修养,孔子讲“仁”,孟子讲“仁义礼智”。庄子则认为所谓“仁义”是通向“大道”境界的障碍,所以,应该彻底忘掉“仁义”,游心体道,从而达到与天地同一、和宇宙万物并生的逍遥游境界。庄子的逍遥游境界,重视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要求精神上解除一切束缚,心灵和宇宙达到冥合之境,这对于个人超脱世俗功利,使心灵获得一定的慰藉,乃至培养艺术创造力,无疑更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