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当下”,做快乐的人

 yagi1 2011-07-05

活在“当下”,做快乐的人

宋代王观有《红芍药》词一首: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

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

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

任玉山摧倒。

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

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通俗说来,就是“号称人生百岁,其实能活到七十也就算古稀了,其余三十年是个虚数啦。更何况这其间有十岁是童年,糊里糊涂,不能算数。后十载呢?又不免老年痴呆,严格说来,中间五十年才是真正的实数;而这五十年,又被黑夜占掉了一半;剩下的二十五年,有时刮风,有时下雨,种种不如意;至于好时光,则飞逝如奔兔,如迅鸟,转眼成空。仔细想想,都不如抓住此刻,快快活活过日子划得来。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毁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欢跃有时

抛有时,聚有时

寻获有时,散落有时

得有时,舍有时  

爱有时,恨有时

 …… 

以上的诗,是号称智慧国王所罗门的歌。那歌的结论,其实也只在说明,人在周围种种事件中行过,在每一记当下中完成其生平历练。

当下Real moment),应该有理由被视为人间最美丽的字眼。 

    人总是怀念以前的日子。西谚所谓“Good old days”(过去的黄金日子),中国人所谓忆苦思甜,过去的日子,无论多苦,想起来都是甜的。这是心理防卫机制,自动忘记过往的阴影和创伤,心理的自然转化,洗却那些苦,留住那些甜,那么,无论今天有多苦,也可以抬头挺胸活下去。

  一切的苦,都会过去,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今天怎样活着。

  心理病人的困难,是忘不了过去,又对未来充满恐惧,愤懑加上惶惑,夜夜失眠,有钱都没有用。

  我们不是为过去活着,也不是为未来活着,人只活在当下,如果今天的苦也视之为乐,就没有一天不快乐了。

  有衣有食,身正心正,就是最快乐的人,何必管那么多过去未来?

  看慈禧太后的最后日子那段历史,她权势滔天,只因光绪帝不肯当傀儡,就用尽心思打压,即使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仍惶恐不可终日。她算不到:庆祝七十三岁大寿时,因菜肴太多,保鲜卫生出了问题,染上痢疾,为了止泻,用了加倍鸦片,结果反而加重病情,变得骨瘦如柴。还不悔悟,怕自己死后,光绪重掌皇权,会影响其身后声名,用句时代话:怕被斗垮斗臭。于是安排三岁的溥仪继位,硬把囚禁中的光绪用砒霜毒死。

  她想不到:三年之后,连大清帝国都完蛋了。

  更想不到:将来的2008年,有科学鉴证科,可以重验骸骨DNA,令光绪死因真相大白。

  她机关算尽,还是盖不住一身臭,连皇朝都给她搞垮。当然还有一件事她算不到:她埋骨的东陵,被人炸毁盗墓,她的满身珠翠华服,被扒得清光,尸骨散落一地。

  人既只活在当下,这一刻的心思就很重要。老怀着自私贪婪,算计别人,心情怎得安稳?身体怎得安舒?生前身后,又怎会有好名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