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中的“三”惹谁了?

 迎风撒尿 2011-07-06
        有一次,我跟女朋友散步,斗起嘴来。她说,你朝三暮四;我说,你挑三拣四;她说,你;不三不四;我说,你丢三落四;她说,你总想三妻四妾;我说,你总是推三阻四……忽然,她问我,咦?为什么有“三”和“四”的成语,都是贬义呢?

  这个问题,真把我难住了。

  回家后赶忙翻开成语词典,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成语里不光三和四有这个问题,三和其他任何数字只要一碰头,基本上贬义多,褒义少。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一大堆,像,“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头两绪”、“三姑六婆”、“三推六问”、“三灾八难”、“三教九流”……还有“三令五申”,字面上虽没有贬义,但分明是指政令推行不下去,所以也未必是个褒义词。

  问题应该出在“三”上,“三”究竟怎么了?

  百思不得其解,只要到网上去查资料。我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赵陈写的一篇文章,考证了“三长两短”的来历。文中说,“三长两短”之所以指灾祸、事故,是因为其出处与棺材有关。《礼记?檀弓上》中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原来,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所以才有“三长两短”这种说法。

  参照这个办法去考证与“三”有关的成语,当然也可以解释“朝三暮四”和“三教九流”的渊源,因为这两个成语中,数字都是实指,是有来历的。但是“三心二意”、“不三不四”、“三灾八难”呢?这些成语里的数字都是虚指,硬要把它们往实里说,不是不行,但基本上属一家之言,难以让人信服。

  我想,解释一些语言现象,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很特殊的数字,它往往表示数字的极限。《道德经》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到三就不往下说了,后面就是无穷大。《曹刿论战》中也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四呢?没有了。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在一在二不在三”,意思指对于犯错误的人,可以原谅一次、两次,但第三次就是容忍的极限了。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可见,“三”已经到头了。

  所以,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成双成对,喜欢整五全十,而“三”是一个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稳定、不饱和,因此传统上人们习惯拿“三”来指一些不好的事。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语就变得贬义越来越多,褒义越来越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