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物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区别

 风雨闲客 2011-07-06
“过敏”(anaphylasi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伴有各种不同的病理过程,其诱因各不相同。临床治疗用药中,常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药物过敏”(drugs analphylasis)或“变态反应”(allergy)。麻醉期间药物过敏并不少见,但对于变态反应的理解一般尚嫌不足,两者诱因不同,还有其它不同点。因此,要求麻醉科医师对药物过敏和变态反应都需要深入理解、正确鉴别、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的发作往往急剧,且以严重的心血管反应为突出征象,往往陷入休克,即“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治疗不当或不及时都足以致命。

1  药物过敏

麻醉科医师在围术期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因此遇到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的机会较多;药物过敏一旦发生,往往来势凶猛,必须争分夺秒抢救才有可能挽回生命。因此,平时需要对药物过敏和变态反应的理论做到深入学习。

1.1   重要性  药物过敏和变态反应日见增多,这与近年来对致敏性相对较少的天然药物的使用日见减少,而取代以大量使用合成药物有关。合成药物多数属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半抗原,具有较强的致敏性,由于应用日益增广,因此药物过敏与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尚缺乏系统统计数据)。80年代有人报道4%的住院病人对治疗用药产生不良反应,其中48%可考虑为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死亡率为0.005%。90年代有人报道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的发生率比过去几乎增加15倍。一组1585例麻醉下发生严重药物反应的病例中,52%属于免疫性反应,因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而致死者约占麻醉意外总死亡的4.3%。另有统计,麻醉中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率约为13500,其中免疫性反应占1/2以上,药物性反应占1/3,但两者的严格鉴别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人提出,全身麻醉下可避免发生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这种概念是错误的;椎管内麻醉下变态反应释放化学物质可以减少,也尚未能得到证实。

1.2   发生机理  病人或其家属对药物过敏与变态反应往往毫无概念,一般都视之为“过敏”,但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对两种药物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和鉴别,不能混淆,但临床上对两者的鉴别有时也难予判明。动物实验提示,药物过敏的主要机制是动物注射抗原性物质后,可促其致敏,如果再给以同种的特异性抗原,动物即会发生剧烈反应,并足以致死。在动物致敏后,采用连续注射小剂量特异性抗原,动物往往可免于死亡。这类在实验室内人工诱发的免疫反应,称之为“过敏反应”。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然接触某些抗原物质,或注射某些药物,也会产生过敏或变态反应, 其征象变化与实验室人工诱发的反应类似,所以也称之为“过敏反应”。一般认为,与致敏物质接触的时间越长,越易发生过敏反应;长期间断用药时,过敏反应的机会将大增。有些长期应用某种药物治疗的病人,从未发生过不良反应,而最后一次用药恰可以发生过敏反应,此时人们往往不去考虑与治疗用药有关,显然这是错误的认识。

1.2.1   过敏反应  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发病原因很多,病理过程也不相同。常见的过敏反应为典型的“I型变态反应”(type I allergy),也称“过敏型变态反应”(anaphylactic type of allergy),由特异性反应素(reagin)-IgE所介导,也可由免疫复合物或补体所介导,也可因药物的致敏触发物引起。与麻醉关系密切的致敏触发物常见的有:抗生素、麻醉药、血清制剂、酶类、全血和血浆等,称之为“医源性过敏”。

1.2.2   变态反应  人在日常生活中因自然接触某些致敏物质而诱发的反应,称之为“变态反应”。1963年Gell和Goombs提出变态反应可分4型,即Ⅰ、Ⅱ、Ⅲ、Ⅳ型免疫系统反应。Ⅰ型变态反应已在上述。Ⅱ型变态反应称为“细胞型变态发应”(cytotoxic type of allergy)。Ⅲ型变态反应称为“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immune complex type of allergy)。Ⅳ型变态反应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 type of allergy)。Ⅰ~Ⅲ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Ⅳ型属于细胞免疫反应。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是: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刺激机体单核吞噬系统(淋巴结、肝、脾等)而引起浆细胞反应,产生特异性反应素(reagin)-lgE;IgE分子附着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的lgE受体,由此可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促使附着于致敏肥大细胞的lgE与特异性变应原桥联,由此激发变态反应。在Ⅰ型变态反应中,致敏和激发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阶段,特点是IgE接触抗原的反应时间极为快速(因此Ⅰ型又称为速发型),介导物是肥大细胞-IgE,介质是组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病理改变以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分泌活动亢进和嗜酸粒细胞浸润等为主要特点。

1.3   过敏反应与变态发应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具有重要性。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认识自己和排斥异己,即对自身的正常组织能予识别,并千方百计加以保护;而对异体组织也能被及时识别,并动员免疫系统予以清除。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主要为大分子蛋白质,其它如脂肪和糖也能作为抗原。药物非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与体内物质结合后,也会变成大分子物质,且具有抗原特性,这种物质称为半抗原(haptene),后者与机体结合同样也能引起药物变态反应。免疫功能主要只是针对抗原物质而起作用,因此,与其它功能存在区别。动物实验型过敏反应可以人工诱发,其症状以平滑肌痉挛为主;而变态反应则属自然发生,其症状以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为主。

1.4   类过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anaphylactoid reactions)的特点是:无免疫系统参与,即使首次用药也可诱发过敏反应,系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而释放大量组胺,由此产生过敏反应症状。组胺的释放并不依靠抗原-抗体反应,但表现的临床症状恰与过敏反应症状几乎无区别。过敏反应必须是先致敏,然后才被激发;类过敏反应无事先致敏的过程,其组胺的释放量与药物静脉注射的速度有关,快速注射阿片类药、肌松药、哌替啶、硫喷妥钠、丙泊酚等较容易引发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并出现类过敏反应症状。多数药物的分子量较低(500~1000),它必须与机体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抗原或半抗原,才会产生特异性抗体。综上所述,类过敏反应属于非免疫反应,不需接触抗原物质,也无抗体参与,主要是药理性诱发的组胺释放,注射速度越快则反应越剧烈;类过敏反应的主要介导物质是组胺,它的症状表现与血液组胺浓度有关:组胺浓度小于或等于1ng/ml时无症状;1~2ng/ml时可能仅有皮肤反应;浓度达3ng/ml时就出现全身反应;浓度>100ng/ml时出现严重全身反应,主要系组胺作用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症状。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与体征  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的症状常在注药后1~5min内出现,表现为急性反应,80%以上来势凶猛,有的不及抢救即已死亡。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皮肤、呼吸和消化系统。首先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冷汗,主诉头晕、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脉率细速,血压迅速下降甚至测不清,神志不清,深度休克,此与组胺促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所致。有时在早期出现皮肤潮红、瘙痒、风团样皮疹或一过性血管性水肿,表明血管内液体丧失严重,静脉回流受阻。呼吸系统症状不仅常见,而且严重,开始感觉咽喉部发痒、咳嗽、喷嚏、声音嘶哑,检查可见咽喉部水肿,迅速转现喘息、喉阻塞、顽固性支气管痉挛、呼吸急促,严重者紫绀,甚至肺水肿。消化系统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肠蠕动亢进和腹泻。严重反应时往往未及抢救,病人迅速进入晕厥、抽搐、神志不清,继以心跳骤停。Ring和Messmer根据过敏反应的程度分为四级,重者可迅速导致心跳骤停。

2.2   检查与诊断  因注射药物引起的药物过敏或变态反应,根据发病急剧、致敏物等线索,其诊断相对比较容易明确,但对于同时复合使用数种药物的场合,则需细致客观分析。

2.2.1   药物诱发过敏表现时,无论病情轻重,一律首先终止药物使用,如果病人只有轻度头晕、恶心、出汗、面色苍白和皮肤荨麻疹样风疹团者,一般在终止用药和及时有效抢救的同时,进一步查清致敏药物。如果病情严重,表现休克和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肺部哮喘音等时,应强调首先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进一步查明药物变应原。

2.2.2  围术期使用多种药物时,一般较难肯定致敏药物的种类,此时采用免疫诊断试验是评估某药物致敏的有效手段。除常用的皮肤过敏试验外,可用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试验、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ST);90年代起采用肌ST测定胰岛素、肌松药、鱼精蛋白、硫喷妥钠、木瓜凝、乳蛋白酶、吗啡、可待因的lgE抗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2.3   检测药物变应原,首先应特别重视病史的采集,包括病人特有的病史和家属过敏史、以往用药阳性反应史,须予足够重视。对长期间断用药并未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也不能轻易排除它是变应原的可能;有时长期间断用药后再次使用该药时,致敏的可能性更大。其次是全面体检,了解病变性质和范围,并寻找致敏物的线索。许多非变态反应病与变态反应病的症状极其相似,例如哮喘在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时的表现非常相似,此时体检体征有助于鉴别。所以,必须通过全面综合分析多方面资料,才能做出结论。对非变态反应病与变态反应病的诊断经常容易混淆,变态反应病的诊断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诊断两个部分:非特异性诊断要求明确疾病的性质,特异性诊断要求明确致敏物。例如I型变态反应病时,如果能够明确致敏物,则对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2.4  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帮助,例如感染性喉炎和变态反应性喉炎,前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更明显;而后者的白细胞并不增多,且以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增高为特征。实验室检查不仅有助于确定诊断,也有助于查明致敏物。致敏物的确定可通过皮肤试验、激发试验等方法,必要时还可检测组胺、lgE浓度。所以,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时,待病情恢复基本稳定后,需要立即采集静脉血2~5ml,加入含有EDTA的试管并收集血浆贮存于-70℃冰柜备检,并在过敏反应后72h内检测。下文概述几种常用检测试验的方法:①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最为常用,浸液的浓度常用11000,皮内注入量0.01~0.02ml,形成3~4mm直径的皮丘,15min后观察其结果,根据局部风团和红晕大小确定阳性或阴性。但由于浸液的酸碱度高低、浓度大小、皮肤反应性强弱、浸液生物效价差异、皮肤局部血运等因素的不同,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报告。不同的变应原有不同的生物效价,皮试所需的浓度也不一样;②激发试验(provocation test):适用于致敏物已经基本确定无疑的场合,将致敏物有控制地用其小剂量注射(从治疗量的1/1000开始),以激发轻度临床症状,验证测试物是否为病人的致敏物。每次试验只能测试一种药物,两次测试之间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激发试验存在一定的风险,故需做好一切抢救准备;③组胺的检测:组胺是诱发过敏反应必不可少的唯一化学介质,促使小动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全身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平时组胺以预存方式贮存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中,并与肝素结合而处于不活动的状态,一旦发生脱颗粒反应时,组胺即游离释放入血液并引起强烈生物反应,如血管反应、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和炎症及免疫应答效应等。组胺通过组胺1受体(H1)和组胺2受体(H2)两种受体介导,正常时这两种受体相互调节制约;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血组胺含量即剧增;④免疫球蛋白(E)-lgE是特异性病人的主要介质;对多种变应原敏感者,lgE的水平很高,可达2000~3000KU/L以上。观察IgE对于个体病情的变化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测。特异性lgE可从血清中借助酶测定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测得;⑤补体(complement)是人类血液和组织中特异酶性质的蛋白质,补体系统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稳定自身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又参与超敏反应,加剧变态反应炎症和免疫病理所导致的损害。

2.2.5   类过敏反应可根据皮疹、低血压、支气管痉挛等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但仅依靠临床症状往往还不能完全确诊。Fisher等观察214例类过敏反应病人,仅10例有单一的症状。如果皮肤症状阳性,同时又能排除其它诱因,则可确诊为类过敏反应。临床上可根据医院的条件,尽量选择上述某几项检测,以明确致敏物的诊断,指导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

3  与药物过敏有关的麻醉药   

麻醉药、麻醉辅助药、治疗用药、输血、血浆代用品等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已有许多,其中以注射特别是静脉注射使用麻醉药而引起者居多。据报道,致命性药物反应在内科的发生率为0.1%,在外科为0.01%。在英国4.3%的麻醉意外死亡和5.6%的麻醉意外致脑损害的病例与药物过敏有关。澳大利亚的麻醉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5000~25000,死亡率为3.4%;其它国家报告的发生率类同。上述数据提示麻醉医师必须重视过敏史病人,麻醉前需做出评估,并探索合理的麻醉处理方案,尽力降低危险性。

3.1   巴比妥类药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都有直接诱发组胺释放的作用,其中硫喷妥钠为90%。1952年起就有硫喷妥钠过敏的报道,发生率为129000~36000,死亡率为10~15%;1974年报道为136000;1977年报道为129000;1981年为123000。Lilly报道1例哮喘史病人,曾用过6次硫喷妥钠而无反应,但于第7次使用时发生了致命的严重过敏反应,发作后检测血清lgE浓度呈显著下降,提示lgE是反应的病因。还有1例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而平安无事的病人,在一次静脉注射硫喷妥钠时发生了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Hirshman采集临床过敏反应病人的血清进行Prausnitz-Kustner(PK)试验和被动皮肤过敏性(PCA)试验,发现1例曾5次接受硫喷妥钠的病人具有巴比妥类的lgE抗体。总之,无论是通过组胺释放,还是通过lgE介导的药物过敏,都应视为高危人群,进行密切监视。

3.2   依托咪脂与氯胺酮  依托咪脂曾被称为“免疫学安全”诱导药,在3 000 000多次用药中未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即使发生也仅只有皮肤潮红和荨麻疹征象,无心肺系统症状,发生率为17000。氯胺酮很少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即使发生也仅只是皮肤反应。文献报道一例3岁患儿在第5次接受氯胺酮后6min出现了斑状皮疹,PK试验阴性,提示为非免疫机理的反应。Lorenz等将氯胺酮与其它麻醉药一并用于志愿者,未发现组胺释放或免疫球蛋白形成。

3.3   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的组胺释放可达100%,系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所致,注射吗啡后常见皮肤潮红和荨麻疹,临床证明吗啡静脉注射后的血浆组胺浓度与全身血管阻力和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哌替啶和芬太尼很少引起过敏反应,实验表明芬太尼释放组胺率为20%~25%,阿芬太尼释放组胺率为10%。

3.4   局部麻醉药  酯类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较易引起过敏反应,与其分解代谢产物——氨苯甲酸具有高度抗原性和复合性有关。此外,局麻药溶液中含有保存剂(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如对羧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其化学结构与对氨苯甲酸相似,故可形成半抗原而产生特异性lgE抗体。需强调,局麻药中毒或局麻药液误注入血管所产生的眩晕、恶心、惊厥、失语、低血压,甚至短暂神志消失等征象,与局麻药过敏反应相似,需进行鉴别,临床上两者容易混淆,有时为推诿责任而将操作失误说成是“过敏反应”。酰胺类局麻药引起过敏反应者确实少见。有人报道丁卡因可引起过敏;Brown等报告一例利多卡因严重过敏反应;丙胺卡因皮肤试验可引起短暂的皮肤潮红,但无全身不良反应。有人报道1例用0.5%丁卡因0.2ml后出现荨麻疹、视觉模糊、咽部不适等征象的病例,经检查补体C4和C3呈不同程度减少,提示为变态反应,但未能查到丁卡因抗体。

3.5   肌肉松弛药  多数肌松药均可引起组胺释放,其释放量与剂量、注速和病人特异性(atopy)等因素有关。文献报告肌松药引起的过敏或类过敏反应者较多,且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即病人对一种肌松药过敏时,对另一种肌松药往往也可能过敏,这与它们之间的化学结构类似有关。D-筒箭毒的组胺释放率最高,约为70%;琥珀胆碱为40%,文献指出,具有两个以上乙酰胆碱分子的化合物能触发过敏性休克,琥珀胆碱更易引起这类罕见的肌松药过敏反应,一般先出现红色斑状皮疹、上呼吸道水肿、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发生率约为15000。Harie在10例琥珀胆碱过敏的病人中,证实其中9例的血清可检测到lgE抗体。几乎所有的肌松药都可能诱发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但潘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引起过敏反应者相对较少,尤其以维库溴铵基本未见过敏反应。

3.6   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为肝素拮抗剂,从鲑鱼类精子中提取,直接诱发细胞释放组胺。因此,对鱼过敏的病人往往对鱼精蛋白也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糖尿病病人长期服用含鱼精蛋白的胰岛素,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也可能增高。输精管结扎后精子回吸收入循环,精子蛋白可成为慢性抗原而刺激形成自身抗体。在使用鱼精蛋白和肝素时,偶尔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和肺动脉高压,可能系补体激活与血栓素释放所致。

3.7  抑肽酶   为广谱蛋白酶抑肽酶,具有抑制纤溶酶,参与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阻断激肽产生,保护血小板等作用,由此减少术中和术后渗血,减少库血用量,减少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感染,常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首次使用抑肽酶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7%,再次使用时的过敏性休克率明显增高,约为10%。因此,对首次使用抑肽酶的病人应先施行静脉过敏性试验,取其小剂量(1万KIU)作静脉缓慢注射,观察20min确诊无过敏反应后方可使用,在用药中必须严格限制滴注速度,不超过5ml/min。对再次使用抑肽酶的病人,应先做皮肤试验,有条件者采用RAST监测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反应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即可发生,表现为颜面潮红水肿、球结膜水肿,血压下降,术后烦躁,偶有抽搐,苏醒延迟。

3.8   输血和血浆代用品

3.8.1   全血  在血型无误、交叉配合试验阴性的全血输用病例中,约有3%仍然可能发生非溶血性变态反应,一般都与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病人体内缺乏IgA,或既往有输血史者,输血可促使机体产生同种免疫抗IgA抗体,这是引起输血反应的变应源。输血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需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输注污染血反应进行鉴别。佳木斯铁路医院门诊手术室曾发生2例输血严重过敏反应,经检测此2例均为缺乏IgA抗原、而存在IgA抗体的受血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岁和70岁,术前血型均为B型,术前交叉配合试验均阴性,当输入100ml血时发生了严重输血反应,其中1例血压降至测不清。经查阅文献确认,主要系患者体内缺乏IgA抗原、血清内含较强的IgA抗体,而献血者含有较强的IgA,由此导致严重抗原-抗体反应,经停止输血并积极抢救后脱险。

3.8.2   免疫球蛋白  也会引起过敏反应,主要与具有抗病毒和抗毒素功能的IgG有关,而IgA、IgM的含量则极微。国内自制的10%~12%免疫蛋白溶液系从大混合的血浆池内制备,这种溶液可抵御病毒或细菌感染,但一般只能供肌肉注射使用,如果静脉注射用药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3.8.3   血浆代用品(plasma substitute)  包括血浆蛋白、人工胶体液(右旋糖酐、明胶和羟乙基淀粉等),均有可能诱发类过敏反应,尤其以输注过速时容易发生。血浆代用品的严重反应率为0.003%,人工胶体过敏反应率介于0.0004%~30%,一般在0.1%~1.0%之间。右旋糖酐为葡萄基聚合成的多糖高分子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德国的资料指出,右旋糖酐的过敏反应率最高。我国有关右旋糖酐过敏反应的报道指出,容易发生于慢性炎症病例,更容易发生在老年病人和过敏体质病人。

4  预防和治疗

4.1   预防  药物过敏反应对病人的生命有严重威胁,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预防要点如下:①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对花粉、食物以及各种药物等的过敏史;②对可疑过敏的病例,尽量避用可能发生过敏的药物,必要时应进行过敏试验;③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不用容易过敏且需经注射途径尤其经静脉注射的药物,必须注射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后细致观察反应,必要时事先使用预防性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④在使用容易过敏的药物前,必须做好一切抢救准备,特别在使用药物众多的场所如手术室、监护室、注射室、抢救室等,均需要备妥急救药品及监护仪、气管插管设备、呼吸机、除颤器等器械用具;⑤对已知有可能过敏的药物,在使用前必须通过“脱敏”后再予使用;⑥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除及时抢救外,必须尽可能查清致敏物,且予今后避免再用;⑦发生过敏反应后,应由主管医师负责详细记载在病历,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下一次就诊时,必须主动向经治医师申明该药的过敏史;⑧目前有一些新型抗组胺药可以使用,如阿司眯陛(astemizol)即息司敏(hismanal),每日1次10mg,为H1受体强效拮抗药,具有特异性,时效很长;波丽玛琅(primalan,mequitazine),每日2次,每日10mg,不仅抑制H1受体,还有抑制肥大细胞非免疫途径导致的脱颗粒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仙特敏(certirizine),每日一次10mg,抗H1受体效果良好,适于肝功能不全的病人;⑨脱敏疗法(desensitization):对已经明确致敏抗原的病人,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方法实行减敏(hyposensitization),使变态反应的病人不断接触敏感的抗原,达到一定量后,一般就可不再发生或明显减轻变态反应。因此,脱敏是变态反应病特异性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4.2   治疗  发生药物过敏时,不论病情轻重,都应首先停止用药。

4.2.1   轻度过敏或轻度Ⅰ型变态反应  出现荨麻疹和血压轻度下降,一般在停药后病情即停止发展,荨麻疹约数小时消退。如果需要用药,成人可用0.1%肾上腺素0.2~0.5ml;儿童用0.01ml/kg,一次不超过0.3ml。也可将0.01%肾上腺素0.2~0.3ml稀释后作局部封闭;还可用苯海拉敏、非那根片、塞庚啶、羟嗪和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如果出现哮喘,可用茶碱类药,观察2h以上。如果系迟发性过敏反应,多数系在致敏环境中暴露数小时后发生,对此类病人需继续留诊观察数小时。

4.2.2   中度或Ⅱ、Ⅲ型变态反应  除全身荨麻疹外,尚有脉速、心律失常、低血压和气急等症状。对症治疗给H2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吸入、多巴酚丁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2~0.4mg静脉注射,必要时继以肾上腺素5~10μg/min静脉滴注;给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可缓解症状。

4.2.3   重度>Ⅲ型的药物过敏  病情进展迅速,可即刻或数小时内危及生命。首先手、足肿胀,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伴有循环、呼吸症状,迅速演变至休克;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和昏迷,致生命垂危。在抗休克的同时,应立即纠正气道阻塞,恢复气道通畅并吸氧,静脉注射激素、β受体抗肾上腺素药、氨茶碱等。密切观察心电图,有随时骤发心跳骤停的危险,需紧急心肺复苏急救,必须就地抢救,争分夺秒,不可耽误时机。

4.2.4   其它治疗措施   

4.2.4.1   伴有支气管哮喘、呼吸功能衰竭者  一般都伴有缺氧、C02蓄积,肺泡内压增高,肺残气量增加,呼吸肌及膈肌处于紧张不能松弛状态,膈肌功能低下;为克服气道阻力增高,呼吸肌必须加倍收缩,呼吸作功剧增,久之呼吸肌即会陷于衰竭;同时伴有氧合障碍,通气-灌注比例失衡,肺动静脉血混合,形成低氧血症。因此,对哮喘发作达到下列程度者:①RR>35/min;②肺活量<15ml/kg;③吸气力<25cmH2O;④Pa02在面罩吸入高流量氧15~20min后仍低于1 Torr;⑤PaC02 5 Torr,必须及时施行有效的正压辅助通气。

4.2.4.2   荨麻疹  一般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如果48h仍不消退,应考虑为特种荨麻疹,如血疹性荨麻疹、巴素性荨麻疹,后者与遗传有关,个别病人将终生不退。急性荨麻疹、腹痛、恶心、腹泻、呼吸困难以及血管性水肿等症状,于数小时内缓解者,多与食物过敏有关,发生率约小于20%。

4.2.4.3   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口唇、眼睑、外生殖器等组织疏松部位较多见,也可发生于重要器官,如喉头。轻型水肿者,只有胀感,发作过后不留后遗症;重者如喉血管性水肿,需使用肾上腺素能药,如0.1%肾上腺素0.3~0.5ml皮下或喉部喷雾吸入,配合使用皮质类固醇;对呼吸困难者需经环甲膜穿刺注药入气管,仍不凑效者应果断施行气管切开术。

4.2.4.4  肾上腺素能药物  药物过敏或药物变态反应病人应用肾上腺素能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性,可根据需要酌情选择以下药物:①肾上腺素0.1~0.5mg(1mg/ml)皮下或肌肉注射;0.025~0.25%肾上腺素溶液静脉缓慢滴注;气雾剂吸入,每次吸入0.2~0.3mg,最多0.6~0.9mg,每日吸用6~7次;②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气雾剂,每次吸入0.08~0.4mg,每日6~8次;③异丙乙基(isoetharine)肾上腺素气雾剂0.35mg+脱羟肾上腺素0.07mg吸入,可重复吸入;④间羟异丙肾上腺素(orciprenaline metaprel)0.5mg(0.5mg/ml)肌注,需要时30min后重复使用;或气雾剂0.75~1.5mg吸入,每日10次左右;⑤麻黄素(ephedrine)皮下或肌肉注射,两次间隔需8h以上;或用其1%水溶液滴鼻;⑧舒喘灵(salbutamol ventolin) 0.5mg(1ml)皮下或肌肉注射;或用其0.25mg(5mg/5ml)稀释后静脉滴注;或用其气雾剂0.01~0.02mg,至少间隔4h方可重复;⑦博利康尼(tubertaline)0.25~0.5mg(0.5mg/ml)每日皮下注射3~4次;或用其气雾剂0.25~0.5mg吸入,每日6~7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