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佳企业管理法:1+1>2

 昵称535749 2011-07-06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2011-7-6 10:17:46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寓言说明了在一个缺乏制度和文化的团体内,每一个个体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了零产出的极端情况,最终既损害了集体,也损害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个体。

  公司是一种创造产品、服务和财富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权利机构与公司管理人员责权的分配方式称为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管理人员为履行其职责,实现公司目标,对公司实施的各种措施和行为称为公司的管理。

  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加上国际经济下滑、人民币升值、进出口贸易远不像以前那样,只要有进出口权就可以经营的局面;另外应收账款的大量堆积、国际诈骗的经常性出现,导致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佳,市场竞争力低下。就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不规范、管理随意化是企业的“硬伤”

  许多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程序缺失、管理基础不规范,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有些企业即使有健全的制度,但该实施的管理程序没有实施,执行难度大,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经营者制定新措施时,却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或者仿效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操作随意性很大,导致工作混乱无序、费力低效,不能做正确的事,不能正确地做事。

  2.制度不健全、组织设置刚性化是企业的“顽疾”

  企业的组织和制度体系是企业运行的两根支柱。必须建立责、权、利相结合、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要同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产权清晰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的前提与保证,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3.沟通不及时、管理集权化是企业的“陋习”

  企业内部缺乏沟通交流机制,没有将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与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管理部门信息互通不够,工作相互推诿;多数企业只会用人,而没有培养人,只用不培养,无法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归属关系,更不要说企业凝聚力或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了,从而忽视了将个人智慧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转变;管理过分倾向个人能力,人治的色彩浓重,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在本企业影响极大,有的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这会加大企业经营的风险,虽然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集权和独裁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但面对未来多变复杂的环境,人治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和在竞争中获胜。

  4.战略目标不实际、企业文化大众化是企业的“通病”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而忽略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致使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当然,还有相当一批企业仍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些都对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不利。

  企业管理方式种种

  一、“直接管理”模式。

  《数字化经济》的作者塔普斯考特说:“对于稳定的时代来说,传统管理可能是适合的;但是,在一个转型的时代,领导则更为重要”。他认为,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失败的企业总是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领导有三个基本功能:“确定经营方向”、“联合群众”以及“激励和鼓舞”。“领导”可以越过琐碎的中场盘带,将后场的群众直接带向前场的目标。跨国经营的威力风公司行政总监哈特姆可以用E—Mail传送签名,批准一个投资5000万美元的工厂开工;但他宁可坐飞机亲自去面谈,却从不用E—Mail“炒人鱿鱼”。因为批准工厂是早已谈好的,签字只是事物性工作,而“炒人鱿鱼”是在面对人。领导必须直接俯就一流精英,再发达的通信手段也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感情交流,不能激励和鼓舞众人实现目标。“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是说管理应当有度,过度了就容易造成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就难以适应形势变化,打开新的局面。因此,当公司过于“井井有条”、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时,就应该考虑“加强领导”,即加强直接领导。
 
        二、“迂回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管理的三个基本功能是“实现计划、预测过程”,“企业组织和人员配备”以及“控制和解决问题”。“迂回管理”模式则注重中间迂回过程的组织。今天,市场变化更加莫测,迅速越过中场,将球大脚开到前场,灵活转身,以快制

  变,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但是,如果你的企业订货多得加班加点还完不成,就不要采取减少中间层次的直接管理模式,那只能给您乱上加乱。相反,倒需要加强分工、分层的管理模式。当然,这种大批量规模生产的事情今后恐怕将越来越少。

  三、“走动式管理”风格。

  这种管理方式,是指企业主管“身先士卒”,深入下去,体察民意,了解真情,沟通意见,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这种管理风格,在东方已显示出优越性,并有突出成功之例。优秀的企业领导要常到职位比他低几层的员工中去,这样,员工觉得主管重视他们,工作自然十分卖力。

  四、“智慧至上”原则。

  这种管理不迷信权威,提倡团队合作精神,要求管理人员勇于创新,敢于战胜各种困难。在这种企业里,推崇的不是权威,而是理性的力量;尊重的不是学历文凭,而是智慧和才干,协议取代了驯服,说理取代了命令,能者上,劣者下。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会馆文化”模式。

  这种模式管理下的公司企业,主要特征是反对条条框框,提倡“人治”。企业的决策者大多从最基层干起,白手起家,经过个人奋斗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们在多年的经营中,通过亲戚、朋友及可信赖的圈内人士,编织了一个个网络,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通过这些网络来实现的。

  六、“一分钟”管理原则。

  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和一分钟惩罚。

  一分钟目标,即企业每个人的工作目标、职责,在一分钟内能叙述完;一分钟赞美,即企业的厂长经理应该经常花费一些时间,对职工所做的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工作,加以赞美;一分钟惩罚是指对有能力干好、但未能干好某项工作的职工进行及时批评。

  “一分钟”管理大大缩短了管理过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一分钟目标管理,便于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分钟赞美,可激励每个职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一分钟惩罚,则可及时纠正错误,为企业挽回不应有的损失。

  七、“1+1>2”。

  这是一位合资企业的外方总裁,为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提出的。一个企业抓营销管理,就应懂得“1+1>2”的派延传播效应,通过抓好一个客户的服务,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客户。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认为老联系一个客户,对自身生产经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企业势必会因“1”字做得不好,而被市场所淘汰。

  八、“和拢式管理”。

  和拢是指“整体”和“个体”合成,即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相互融洽。它既有整体性,又具有个体性,相辅相成。

  九、“抽屉式管理”。

  抽屉式管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它形容每个管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使每个人的职、责、权、利相统一,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原则。在管理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结合。

  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创办高技术企业成功的基本要素,即管理经验归结到一点叫做“以人为本”。有些企业效益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不善。“不善”,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在抓企业管理的时候,走进了“目中无人”的误区,就是将企业管理与人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因为忽视了“武装人”、“关心人”、“引导人”、“塑造人”这个“以人为本”,就管理抓管理,于是抓来抓去,总似隔靴搔痒。更有一些企业,干脆将罚款当成了企业管理的“主旋律”,罚字当头,以罚治厂,绝对不可能唤起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本固枝荣,只有抓住、抓好了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管理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管理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管理要有“心”的标准,有深邃度

  管理者心要端正,要有心系企业安危的责任感和以实业报国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要有长远的、明确的、系统性的目标,克服盲目、侥幸、捷径心理,否则企业就有可能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严重错误,从而在经营中陷入险境、泥潭甚至绝境。要精心安排直接影响近期业绩、提供现金流、维持企业存在的核心业务;培育正在崛起具有高成长性,并且有代替第一层的潜力并最后代替第一层的增长业务;开发好未来的种子,形成三层业务链。

  既要有伟大的精神,也要有伟大的方向。管理者要具备制定企业发展方向的谋略,同时要拥有执行谋略的勇气,两者不能偏废。充分认识到搞好企业必须艰辛付出,还必须做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管理要有服务的意识,有平衡度

  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管理的前提是服务,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手段;服务决定管理,特定的服务需求和功能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加强对制度的维护,处理好制度与人的关系。科学制度由高素质的人来制定,科学制度也要靠人去执行。人本管理不仅不会削弱制度的威力,恰恰是强调在科学制度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作用,人是暂时的,制度是延续的。制度要变革,但变革制度不是不要制度,恰恰是要完善制度,使制度发挥更先进的作用。

  加强对工作的协调。一个伟人曾说过,“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活动。协调企业的各个部分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是管理者的任务。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增强团体的凝聚力,防止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失衡。

  3.管理要强调过程的重要,有超越度

  要培养“和而不同”的团队。成员间志同道合而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各尽所能,求同存异承认“不同”,在“不同”中建立关系、达成共识、形成和谐。

  要提倡“无为而治”的精神。表现在企业的经营上要顺着客观条件;在管理行为态度上不强迫、不硬来、不勉强;在管理方法上要顺应人之本性;在认识事物上,探寻事物本质特征,发现事物所成之理。

  4.管理要讲究沟通的必要,有透明度

  体现公平的游戏规则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时,效率也随之而来。制度要体现对管理对象的尊重,这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工作。

  要有共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企业内部员工公认的公理,既融化到血液里,又渗透尽了所有人的思维”。让被管理者知道企业如何发展、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跟自身有多少关系,达成共识、共创、共享。

  搭建有效的沟通对等的大平台,另外管理者要善于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