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千年第一人—张九龄

 冰雪雅阁 2011-07-07
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
刘 兴 洲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广东曲江人。幼聪敏,7岁属文,13岁以书于广州剌史王方庆,大叹赏之曰:“是必远器”。唐中宗景龙元年(705年)乙巳登进士第,官历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迁左拾遗,左补阙,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男;中书侍郎,中书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十二月擢升宰相,封始兴伯。其风度文章为当朝之楷模,后帝每用人必曰“风度得如张九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庚辰五月七日遘疾卒,享寿六十有八。九龄卒后,唐玄宗赐谥“文献”。其著作甚丰,有《珠玉钞》一卷,《姓源韵谱》一卷,《唐初表草》一卷,《千秋金鉴录》五卷、《曲江集》等;诗有210多首。有谓:“三唐宰辅无双士,岭南千年第一人注”。
开凿大庾岭新路
     大庾岭(梅岭),地处南雄市北部323国道27公里处右侧,即正在建的韶赣高速公路开隧道穿其腹部而过。据明学者郭笃周著《岭海名胜记·梅岭记》云:“谨考梅岭,本名台岭,在南雄府北九十里,即百粤五岭之一也。一曰东峤,以其当五岭之东也。上有横浦关,即古人入关之路也。汉初,高帝以将军梅鋗统兵驻此,故名梅岭。后令裨将庾胜戍守,复名庾岭。”而梅岭得名由来,则因梅鋗功多,封其10万侯。越(粤)人为重梅鋗之贤,在岭上广植梅树纪念,因此称它为梅岭。
    横亘粤赣两省之间,延绵200多公里的大庾岭山脉,上古时人烟稀罕,车马不通。据史称,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为了完成他“北逐匈奴,南开五岭”,统一中国之大业,派遣50万大军分五路南征百越,其中一路就是经江西南安(今大余)越大庾岭时,但见岭上荆棘载途,悬崖峭壁,秦兵只好劈山开便道通过。从此,有了一条从豫章(江西)越岭至东粤(广东)的简便山路。大庾岭虽有山路,但山高嵽嵲,行路崎岖,雨旸多艰,商旅告困。如不小心,易掉深谷,粉身碎骨。
    唐有国289年,开元、天宝最为盛极。在开元之前唐主政近百载,岭南依然蛮荒之地,瘴疠之乡,经济落后,人烟稀薄。其时,番禺(广州)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经济、文化虽有发展,由于五岭的阻隔和陆路交通不便,山高皇帝远,信息缓慢,致使岭南地区仍然孤悬岭外,遥远难制。当时主要靠走连县到湖南桂阳,或溯武江上泷口,或沿西江而到灵渠湘水,或走海路过江淮,这些路途遥远,非常艰险。相比之下,大庾岭路通岭南较近,但也因险峻视为畏途。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在朝廷门下任左拾遗(从八品)的张九龄,时因直言得罪了当政者,告病回归曲江时越大庾岭,见岭路峭险巉绝,人苦峻极,便上奏玄宗帝请求,建议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以充分利用岭南的“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运进中原内陆,可达到“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之目的。因此,九龄的奏章得到了玄宗帝的赞赏,逐下诏命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九龄接旨之后,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嶝,墈测开凿线路。随后,为不影响山民的农业生产,利用“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在当年未普及应用炸药的情况下,用木柴堆积表面用火烧石,而后引水灌石,使坚硬崖石裂破,将一块块大石凿开搬走,真是鬼斧神工的惊叹。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辛,凿通了一条长二十多丈,宽三丈余,高十多丈的大山坳。且沿南北延伸修整岭道,宽一丈,长30多华里的山间大道。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大余),从而使大庾岭路变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康庄大道。新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使岭路“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的畏途变成了通途。张九龄作为封建社会的朝廷命官,开岭路躬亲其事,而且进展很快,为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褒扬九龄象大禹治水一样的功绩,如旧志载浙江诗人杭世骏《大庾岭谒张文献祠》诗有:“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之句。
历代重视修岭路
    大庾岭路,又称驿道和官道。历代官府对这条交通要道修铺极为重视,曾10多次大规模的修铺路面和种植路树。较大规模的是北宋嘉祐中,时任广东转运使的蔡抗,与其任江西提点刑狱佥事的胞兄蔡挺协商议定,甃砌大庾岭路各自所辖境内段。此次修筑岭南路广一丈三尺,长三百二十五丈;岭北路广八尺,长一百零九丈。且种松、梅树,在南雄境内立表“梅关”。元泰定二年(1325年),路总管亦马都丁调集民工修桥铺路。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南雄知府郑述征集民工,用崖石铺砌路面九十余里。成化五年(1469年),广东布政使陈濂会同南雄知府江璞,共商修整岭路事宜,征发民工重修路面。正德十三年(1518年),广东佥事吴廷举指令南雄府,在岭道两旁种松、梅树5000余株。吴亲自参与植树,自称“十年两度手裁松”,“种得青松一万株”。旧志载:“自宋迄明,往来宦游者多有补种,某推官女亦植30株,镌诗于石。”清嘉庆四年(1799年),两广总督觉罗吉庆捐银千两,交南雄州修整岭路,并在官道旁增植松、梅,以资荫憩。迄至清末民初,大庾岭路屡遭兵燹,关楼焚毁,吊桥被烧。在上世纪初粤汉铁路和1932年的曲江至大余公路先后开通,大庾岭路失去了五岭南北交通要道的作用。经过几十年日晒雨淋侵蚀,路面破烂、文献公祠倾圮,路松被砍,石碑残缺,古亭倒塌,梅树稀少。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南雄党政重视大庾岭路(今谓梅关古道)的修葺工作,拨专款重修梅关和古道。重建来雁亭、半山亭、望江亭、陈毅在梅岭临危赋著名《梅岭三章》诗篇碑刻;以及六祖庙、夫人庙、玉皇殿等,重现千年古貌。为恭迎四方怀古游客,市区至梅岭323国道两旁种植梅树27公里,形成“一路梅花一路诗”的靓丽风景线。
繁盛的黄金大道
    大庾岭新路开通之后,很快取代了原来几条旧路大部分的功能,南北来往的交通运输、邮驿、商旅络绎不绝,成为五岭南北主要交通要道。它是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结起来的水陆交通纽带,正如宋余靖著的《武溪集》云:“沿汴绝淮,由堰道入漕渠,溯大江,度梅岭,下浈水,至南海之东西江者,唯九十里马上之役,余皆篱工楫工之劳,全家坐而致万里。故之峤南虽三道,下浈水者十有七八焉。”这时,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溯北江经韶州,入浈江到达南雄,转取岭路运至江西南安,再沿章水下赣江,出长江。故韶州、南雄古来水陆交通两旺,浈江船艇来往如梭,岭路驮担摩肩接踵,古有“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之称。韶州、南雄因有水陆交通之利,成为五岭南北货物集散地。迢迢岭路,车水马龙,历代不衰。
    宋代,北往的货物除进口的犀角、象牙、珍珠、香药等贵重物资和洋货外,主要是韶州岑水的铜和广盐。单铜钱币每年约有五六百万斤途经岭路北运,这项人力运输需10万人次之多。还有广盐和佛山的铁器等货物,每天来往岭路的挑夫和商旅日有数千人。嘉祐间,推官萧世范为解郡民官运之苦而教民造车,一车可胜数人之载。明景泰元年(1450年),广盐在南安(今大余)、虔州(今赣州)、吉州(今吉安)、临安四府大量销售,广盐经韶州溯浈水上南雄的木帆船五六百艘,每年走岭路北运广盐1千万斤。加上其他货物的人力运输,“南货过北者日有数千。”
    到了清代,清政府实行海禁,只限广州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外贸特区,这使广东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汇之地,中外贸易的重要门户。进出口各种商品淋琅满目,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这些进出口的各类商品大多走水运,经岭路运往中原内陆。古代,南雄境内90华里的岭路设置有珠玑、石塘、里东、灵潭、火迳(通济镇)、中站、小岭、新路口等8条街市,岭路两旁茶馆酒肆、饭庄客栈鳞次栉比,为南来北往商旅食宿提供方便。从州门铺至新路口经商店家有八九百间,其中火迳(通济镇)就有120家,经商者收入可观。民国10年(1921年),据《南雄县农业调查报告》称:县城至新路口的岭路上,“茶亭饭店,一里数间,贩客往来,日计盈万。”
    随着外贸的日益发展,由广州进口的各种货物日增,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土特产,如丝绸、茶叶、药材、火腿、腊鸭、香菇、土纸、粮油等源源南运广州,每年来往岭路的客商、夫役达四五十万人次。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南雄传教后,越岭路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象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
    由于岭路的繁盛成为黄金大道,对南雄、韶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渔业、矿业等商品生产发展,实在得益于大庾岭路,尤对南雄经济繁荣获益甚佳。前人诗有“南来车马北来船”,“行人虚说小杨州”的诗句,生动描写了当时商贾云集之盛况。仅税收一项,南雄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商税岁额1万贯。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税课司岁征各色课税钞10048贯,保昌县署岁征1622贯,府、县合计11670贯。天顺二年(1458年),广东巡抚都御史叶盛于县城太平桥(今河南桥)南设太平关征税。嘉靖十七年(1538年),沿河有盐店、牙行221间,船艇500艘,牛车100辆,共征牙税等银1290.5两。万历六年(1578年),太平关征收商税、铁课等银达4.3万两。清康熙九年(1670年),太平关移至韶州府征收。乾隆十八年(1753年),府、县共征工商杂税银1516.6两。道光四年(1824年),额征工商杂锐银1492.6两。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征杂各税实收银5765.74两。宣统元年(1909年),征杂各税实收银为6439.17两。从上述史记,九龄先贤对社会效应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千载官民谒公祠
    张九龄奉旨开大庾岭新路,后人感其功德,分别在南雄城、梅岭、始兴、曲江(今韶关)先后建有四间文献公祠。祠内塑像和立碑,记其事,以供后人敬祭和瞻仰九龄之遗风。
《直隶南雄州志·坛庙》载:南雄城、梅岭、始兴城张文献祠有三:
    一在南雄城,原在儒学讲堂东。宋嘉熙三年(1239年)己亥岁,教授翁甫创。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岁,教授赵若铦迁学西。明朝,命有司岁仲春,择日致祭。宣德九年(1434年)甲寅岁,通判郑建修。正统十二年(1447年)丁卯岁,知府郑述修。成化十二年(1476年)丙申岁,知府江璞迁大中书院西。弘治元年(1488年)戊申岁,林符迁七松堂。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岁,知府黄伟迁关王庙。五年(1526年)丙戌岁,伍箕迁率性社学,即旧东岳庙。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岁,知府陆世楷建天峰书院,以文献公与王文成公合祠。道光四年(1824年)甲申岁,设在道南书院(今市迎宾馆大楼址),每年春秋,官民合祭。
    二在梅岭云封寺旁,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丁酉岁,达鲁花赤察里沙建,宣文阁监书博士、金华王余庆记。明成化九年(1483年)癸卯岁,知府江璞迁祠后,翰林学士江朝宗记。正德七年(1512年)壬申岁,知府张顶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岁,巡抚张岳修,尚书何维柏记艺文。清顺治南安副将董大用重修,岭北道参政李际期记。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岁,广东布政使胡文伯倡修并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乙亥岁,布政司曾燠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岁,布政司赵慎珍、知府罗含章捐廉重修并记。
    梅岭顶上的文献公祠塑有像,立有张九龄《开大庾岭路记》石碑。历代仕宦贤达越岭于此,都进祠拜谒文献公祠,瞻仰遗像并赋诗、词。另在岭路的城东五里山接官亭旁,明弘治五年(1494年),奉议大夫广东提刑按察司佥事、于都袁庆祥,建有神龟负文亭。亭内雕凿一大石龟,长约1.5米,碑高2.6米,宽1.2米。“文革”期间碑毁,石龟下落不明。张九龄《开大庾岭路记》碑拓片,馆藏于南雄博物馆。
    三在始兴县城隍庙左的张文献公祠,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己卯岁,知县赵彦偃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丁卯岁,训导黄绶、主簿吴应峻相继修。年久朽圮,知县胡世科谕后裔等倡捐重修门堂寝室,因地布置并树风度楼,与文阁相辉映,为邑之壮观。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岁告成。
    曲江张文献公祠,在今韶关市区内,创建和毁于何时不详。韶州古有风度楼,明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始建风采楼,与纪念张九龄之风度楼相对。民国7年(1918年),驻粤滇军总司令兼督粤赣湘边防军务李根源,对九龄家族墓进行大规模修缮,同时重建飨堂,即张文献公祠。这些古建筑,是为纪念张九龄而建的。
    上述四间文献公祠,历代骚人墨客、仕宦贤达、绅商百姓,对张九龄非常敬重。为感恩载德,饮水不忘挖井人,每年举行春秋祭祀外,常年有不少人谒拜公祠。如梅岭山上的文献公祠,几百年来,谒拜者数以万计,其传统美德思想影响深远。旧志载,明嘉靖时任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过岭谒拜时,作一首《文献祠》诗云:“文献凿庾岭,功与九河同。河凿免鱼鳖,岭凿免兵锋。无险不负固,割据无奸雄。广民永安堵,要领保善终。岂惟保善终,风气亦渐通。文运日以昌,中土争污隆。有功弘王化,无田俎豆空。家徒千顷者,过此无郝客。”
    番禺人士方殿元,清康熙甲辰进士,官知炎城、江宁。越岭时作《张文献祠》五言诗一首,诗曰:“宰相开南国,文章在日中。临朝问风度,幸蜀忆精忠。古庙烟霞合,高峰道路通。应知遗像内,金鉴明丹衷。”
    清韶州人士冯佩芳,作《谒张文献祠》七言律诗一首,诗云:“巍巍风度仰高楼,碧瓦朱甍殿宇幽。庾岭路通梅信早,书堂岩复树阴稠。三唐宰辅无双士,百越人才第一流。飞鸽送书犹细事,尚留金鉴足千秋。”
    为褒扬张九龄为唐代“开元之治”作出的贡献,传承九龄精神,乘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活动的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推介九龄先贤的政治业绩、文学成就、刚正不阿的品质;重建好韶关风度楼、梅关古道张文献祠。为韶关、南雄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增添重彩,促进韶关、南雄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更上新台阶。
注:
1、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建科举制,盛唐继之。张九龄为岭南籍最早登进士第一人。
2、张九龄于唐开元二十四年擢宰相,乃岭南籍仕林中典范第一人。
3、据清屈大均著《广东新语》第345页称:“东粤诗盛于张曲江,公为唐人物第一,诗亦冠绝一时。”
4、开大庾岭新路,沟通五岭南北主要交通大道,是为古代发展岭南经济第一人。
5、张九龄的政绩、风度以及在盛唐时为百姓,为朝廷所做出贡献,堪称岭南籍第一人。
主要参考文献:
1、明嘉靖《南雄府志》。
2、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
作者单位:南雄市政协文史退休干部刘兴洲
(此文原刊登在《韶关政协》2008年第5期)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四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