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节 伤湿咳嗽

 淄水渔夫 2011-07-08
第五节 伤湿咳嗽
2010-12-03 16:09
湿邪伤人,有上、下、内、外之分。上湿系天气、雨露等之湿,伤人多从上部入。下湿系地气、水土等之湿,伤人多自下部起。外湿多从皮毛而入。内湿多从饮食而来。亦有因大气湿度太高,及骤寒骤热,与其它种种原因而汗出不透,或以大汗沾衣,未及解换,亦常蕴于肌肤而成湿,积久则成水饮。曹颖甫谓:“湿不甚者为湿,湿甚者即为水。”“气与水相为变化,汗与湿相为虚实。”可见湿邪伤人,确属多种多样。而《内经》说:“湿淫所胜,咳唾则有血。”“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可见湿邪亦常侵入肺部,引起咳嗽。至于时令,则因古今之异,地域之别,似不必过于拘泥。
伤湿咳嗽之证状,一般是痰多而吐涎沫,有时吐清痰,头晕重如裹蒙,身体痛重,胸隔痞满,口淡或腻,面黄不渴,小便不利,干呕、微肿,满口津液。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有浮有沉,大多弦细而兼濡滑。至其治疗原则,何廉臣曾本叶天士“湿在气分,宜辛淡开肺”之说,而加以发挥。其谓:“湿多者,治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邪弥漫,本无形质,宜用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辛如蔻仁、杏仁、半夏、厚朴、翟梗,淡如薏苡、通草,茯苓、猪苓、泽泻之类;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诚足为治湿咳之借鉴。至于古人治湿之法,惟以利水为主,亦不可执一,必当因其证而药之,斯为得矣。如伤于表湿,大都面色微黄,头胀而痛,胸前作闷,发热无汗,身重而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而吐涎痰,满口津液。舌苔白润。脉浮细而滑。治宜宣肺祛湿,用麻杏苡甘汤取微汗,即能湿去痛解,而咳嗽自愈。因湿邪粘腻,不似风寒,大汗反不能尽去,故取微汗以祛之。
伤于里湿而咳嗽者,证见肌肉隐黄,头眩,涎痰或泡沫痰特多,脘中不畅,有时呕吐清水,身体倦怠,小便不利,口中津液多,虽渴不欲饮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系因膀胱气机不利,湿邪反上干清道而咳,则须以渗利为主,表里上下分消其水,五苓散治之。如更发热、心烦,不得眠,则系浮热在表,水湿内蕴,上逆而咳,宜导水逐湿,清热益阴,上方加滑石、木通治之。
如伤于水湿,心下痞,气逆咳嗽而兼呕吐,头眩心悸,或微渴者,法当利湿降逆,止呕平咳,宜新订小半夏加茯苓汤治之。据个人经验,此方之疗效,在一般湿咳通用名方二陈汤(茯苓、半夏、陈皮、甘草)之上。
凡阳素虚而湿盛之人,乃至身重如山,筋脉疼痛,不能转侧,愈咳而痰涎愈多,如以治湿之常药施之,或以利小便为正法,其虚阳必随湿而俱去,故必须以附子为主药,助阳以祛湿。在表之湿,其有可汗者,用桂枝加附子汤以祛之外出。在里之湿,其有可下者,用大黄附子细辛汤以祛之下出,阳回湿去而咳自止。大凡人身水湿之气,只有三条出路,一从汗出,一从小便,一从呼吸。湿咳之治,虽应重在治理主司呼吸之肺,但仍应紧密配合汗液与小便之具体情况而参合施治,始为适当。又湿有兼热者,治宜苦辛寒。兼寒者,治宜苦辛温。兼风者,治宜苦辛散。而俱佐以淡渗,不可纯用甘酸腻浊之药,庶不致壅滞其湿而益增其咳,此皆为治湿咳,应当注意之要则。
关于伤湿兼证,如风兼湿,寒兼湿,湿兼热,其证治已于前三节论述,此处从略。
本病护理,首应预防,勿冒雨涉水,或穿汗衣湿鞋,以免湿从外感。平日少饮茶水,少啖生冷瓜果,以杜湿自内伤。碱性、油脂厚味食品,当知所忌。
方解:
(一)麻杏苡甘汤
麻黄 杏仁 薏苡仁 甘草
麻杏石甘汤为治寒包热,及热咳之名方。薏苡甘淡微寒,色白入肺,微寒清热,甘益胃,淡渗湿,以易方中之石膏,合麻、杏、甘三味,故能除湿利肺止咳,并治风湿关节诸证。陈修园日。“痉病非风不成,湿痹无寒不作,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祛寒之力,甘草补中,予薏苡胜湿之权,制方之精密如此。”
(二)五苓散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桂枝
本方功专利水,乃化气行水之料。《伤寒论》太阳腑分主方也。茯苓甘温,助阳益脾,淡渗利窍,除湿,色白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猪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利便行水与茯苓同。泽泻甘淡微咸,入膀胱,利小便,功专祛湿行水。三者皆为利尿药。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术健脾去湿。桂枝化气行水,气化乃能出,下通而上不壅,则水湿消而咳嗽宁。陈来章曰:“治秘(小便不利)之道有三:一曰,肺燥不能化气,故用二苓、泽泻之甘淡,以泄肺而降气。一曰,脾湿不能生津,故用白术之苦温,以燥脾而生津。一曰,膀胱无阳不能化气,故用桂枝之辛热,以通膀胱而化阴。使水道通利,则上可以止渴,中可以去湿,下可以泄邪热也。”本方现多改作汤剂。(三)新订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 生姜 茯苓 旋复花 紫苑
水气上逆则呕,水停膈间则痞,上干头则眩,凌于心则悸。半夏、生姜行水气而散逆气,能止呕吐,生姜兼以散寒。茯苓淡渗利窍,祛湿,泻热而下通膀胱。《金匾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用治卒呕吐,心下痞,隔间有水,眩悸者也。新订加旋复花、紫苑二味。前者下气行水,温通血脉,入肺大肠经,消痰。后者辛温润肺,苦温下气,消痰止渴,咳逆上气。合之治水湿为患,咳而兼呕吐者,收效极佳。但旋复花、紫苑不宜多用,多用则伤正气,而体虚之人,更宜慎用。
(四)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甘草 附片
本方《伤寒论》用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借用治阳虚湿盛者之咳,其湿在表而可汗者,亦甚恰当。桂枝汤方解,见伤风咳嗽节,附子大热纯阳,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用桂枝汤发汗以祛湿止咳,恐发汗遂漏不止,故加附子助元阳,兼以祛寒湿,阳回而汗止,湿去而咳宁。
(五)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 附片 细辛
本方为温下方剂,阳虚里湿之人,不能邃下以祛湿,恐阳随湿而去也。大黄大苦大寒,以荡涤肠胃,行水除痰。细辛散风寒,温行水气。大黄合细辛,能祛水湿从下而出。附片扶元阳,则虽下利而无损于阳。方中附片主治咳逆,细辛治咳逆上气,故里湿去而咳嗽自愈。

治验:
(一)王 x x,男,45岁,工人。
患者喜食生冷,复爱坐茶馆饮茶,以致水湿阻于胸膈,上逆而咳。其人面色苍黄微肿,人困无神,咳嗽而吐涎痰,有时呕吐清水,头重、目眩、满口津液。舌苔白腻。脉弦细而濡。法当利湿降逆,止呕平咳,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之。
半夏15克 生姜31克 茯苓15克 干姜15克
服药后,小便增多,咳嗽减轻,不再呕吐清水但痰涎多,上方加味润肺化痰止咳。
半夏15克 生姜31克 茯苓15克 干姜15克 紫苑6克 旋复花6克
尽剂后,诸证大减。惟感觉心下逆满,短气而咳,当温阳利湿,降逆止咳,等桂术甘汤加味治之。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白术18克 甘草15克 半夏15克 生姜31克
服药一剂,咳嗽即愈。惟胃纳不佳,乃以四君汤加砂、蔻治之。
党参15克 茯苓15克 白术24克 炙甘草18克 砂仁9克 白蔻9克
尽剂后,饮食日增而痊愈。
(二)余 x x,男,25岁,农民。
患者头昏重,鼻塞,腹胀,小便短少,咳嗽痰涎多,有时吐清水,面色苍白浮肿,自觉腹内水响,唇色青黯,口多津液。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迟而细。此由膀胱气化不运,水湿之气,不得下降,反而上干清道,以致咳嗽,五苓散治之。
猪苓18克 茯苓18克 泽泻15克 白术24克 肉桂9克
服药一剂后,小便增多,色白而清长,病从小便而解,诸证虽减,但仍咳嗽。舌苔由白腻转微黄。脉现浮紧。此为感寒之咳嗽,用麻黄汤辛温解表平咳。
麻黄9克 杏仁18克 桂枝6克 甘草15克
尽剂后,寒去而咳平。
(三)史 x x,男,40 岁,工人。
患者系茶铺内服务员,在炉灶旁烧开水,因而口干舌燥,喜饮茶水,久之则水湿积聚,停于心肺之间,复加感寒,发为咳嗽,咳时吐清稀泡沫痰,头晕、发热,但口不渴,身重,腰背酸痛,无汗。满蔻津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而滑。治宜宣肺利气,并以祛湿,两法同施,咳嗽自止,麻杏苡甘汤治之。
麻黄9克 杏仁15克 薏苡仁24克 甘草12克
连服药三剂,晚上睡后出微汗,湿从汗解,头晕,身重,腰背酸痛告愈。但仍咳嗽,痰涎多,此为停于心肺间之水湿未尽去,必须温阳利湿,降逆止咳,苓桂术甘汤加味治之。
茯苓24克 桂枝18克 白术24克 甘草15克 半夏18克 生姜31克
连尽二剂,湿去而咳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