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俞慎初

 易经养生堂章意 2011-07-08

名老中医经验集-俞慎初

时间:2010-07-30 18:06点击:280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三
 
俞慎初
 
 
 
精研医理通晓医史的临床学家俞慎初
 
刘德荣整理
 
编者按:俞慎初教授是著名的中国医药学历史专家,是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他有关医药学史的专著《中国医学简史》、《中国药学史纲》享誉海内外,曾获多项殊荣。俞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典籍熏陶,又曾跟随近代名医秦伯未及经学家蒋维乔学习,学术根基深厚。他一生精研医理,长期从事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工作,各方面均取得卓著成绩,论著丰硕,已出版20余种,并发表大量医学论文,影响甚大。
 
本文着重介绍了俞氏治学态度和方法以及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并对其在内、妇、儿科的丰富临床经验进行了发掘。整理者在论述过程中,多引述典型案例加以印证,有助于读者学习效法。医论医话三篇,确为深思熟虑,切合实际之力作,对后学多所启迪。10个经验方亦为俞氏临证60余年之心血结晶。俞慎初教授现已八秩之年,他在“从医执教六十周年有感”诗中抒发了自己“济世救人,继往开来”的人生理想,实堪吾辈后学毕生学习:“老翁八秩复何求,济世救人慰白头。继往开来吾辈责,慎终追远未曾休。”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俞慎初,原名谨,笔名静修,福建省福清市人,1915年10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名老中医俞介庵先生之哲嗣。自幼即熟读中医经典及历代医家名著,及长曾先后毕业于上海中医专校和上海诚明文学院,为上海名医秦伯未与著名经学家蒋维乔之高足。1933年主编《现代医药》月刊。1938年后在上海与当时名医时逸人、张赞臣、姜春华等创办复兴中医专科学校并任教务长。1946年曾参加考试院的全国中医师考试,成绩优良,获当时之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证书。1952年毕业于中央卫生部主办之北京中医进修学校。1953年就聘于福建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学工作,1956年被任命为该校教务主任,并兼任福建省中医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常委及《福建中医药》杂志主编。1958年福建中医学院成立后,曾先后承担医史、医经、各家学说及中药第三卷472学教学工作,并任医史教研室主任。现为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兼任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省医史学会、陈修园学术研究会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福建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医学科评审组成员,福建科技史研究会顾问,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等职。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60余载,成绩卓著,历年来论著宏富,涉及面广泛,计有专著20余种,论文140多篇,总字数约达300多万字,在海内外医药界具有定一影响。主要专著有《中国医学简史》、《中国药学史纲》、《俞慎初论医集》、《虫类药物临床应用》、《闽台医林人物志》、《中草药作物学》、《新编中药学》、《临床证治要法》等。其中《虫类药物临床应用》一书,1984年获福建省高教厅科技成果奖;《中国医学简史》1985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中国药学史纲》获1988年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和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991年《中国医学简史》和《中国药学史纲》两书又分别获全国首届优秀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书银、铜奖。1984~1985年间俞慎初教授先后被评为福州市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育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全国教育工会、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优秀教师”;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称号;1991年国务院为表彰他对发展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给予特殊津贴,并颁发荣誉证书;1992年被省教委评为优秀教育世家,并发给荣誉奖状。近几年来俞慎初教授先后被载入《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等7部名人辞典。
 
1990年被载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第二版)。1991年被美国国际传记学院协会列入《国际名人录》,并受到该协会的高度评价。同年又被列入《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第二卷)并被世界名人传记协会聘为顾问。1993年又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入《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
 
学术精华
 
俞慎初教授数十年潜心研究岐黄医术,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勤读精思,不懈探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医学理论精湛,知识渊博,学术自成特色。
 
一、崇尚内难师法仲景俞氏学术上崇尚《内》、《难》及仲景学说,认为经典著作是中医专业知识的基石,是祖国医学本源。历代诸家学说,皆源出自《内经》,该书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难经》则对《内经》理论作进一步阐述。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历来被视为临证医学之圭臬,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大法,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读仲景之书,则临床治无法度,医无准绳。因此俞氏强调学医应认真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只有打下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在学术上得以发展和提高。他从医以来对《内》、《难》和仲景学说的钻研从不放松。青少年时期已在反复熟读、精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重点的句段做到能背诵无误并常作眉批,及时记下学习心得和临床运用体会。
 
第三卷473俞氏多年来对《内经》的研究功力颇深,早在50年代就在《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黄帝内经的考证及其价值》一文,详细阐述了《内经》在生理、解剖、卫生、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并指出了“《内经》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是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内经》的大部分内容与现代科学原理有许多相符之处,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给《黄帝内经》以高度的评价。他在全面深入研究《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多次强调这部“划时代医学巨著”的学术价值和对中医发展的深远影响。嗣后,他又撰写了《历代治〈内经〉各家及其著作》一文,对汉以后研究《内经》的代表性医家及其著作的特点进行认真的评介,从隋代杨上善到清代张志聪、沈又彭以及日本的丹波元简等,均一一述及。80年代俞氏出版的医学巨作《中国医学简史》,又再次论述《内经》的历史成就和深远影响,称之为“中医理论的渊薮”,“世界医学科学史上极有价值的着作”。俞氏早年撰著的《内经语法研究》一书,则着重研究《内经》的语法特点,该书旁征博引,依理剖析,对《内经》中的重点难懂的文字、词义、句读和语法结构进行诠释和研究,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对学医者理解《内经》的原文,掌握研究《内经》的方法,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俞氏对仲景的《伤寒》、《金匮》推崇备至。他在《中国医学简史》中就指出了仲景学说“确立了运用理法方药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强调学习仲景学说主要应探讨其辨证施治大法,掌握其基本法则和规律以指导临床,辨证用药要有理有法,理法方药应严谨统一。俞氏对经方的研究则匠心独具,认为两书所载的260多首方剂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是“众方之宗、万方之祖”,他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左右逢源、灵动活法。例如《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是治疗外寒内饮咳喘的著名方剂,俞氏常运用此方合三子养亲汤(葶苈子易莱菔子)治疗外感风寒、内停痰饮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老年性肺气肿等证。俞氏又常以《伤寒论》中主治阳明湿热发黄的茵陈蒿汤加减应用于肝胆疾患的治疗,如用该方加车前草、玉米须、白毛藤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去大黄加丹参、牡蛎、鳖甲、内金、三棱、莪术等,治胆汁性或门脉性肝硬化合并黄疸;用本方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柴胡、川楝等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又如《金匮要略》中治胸痹的瓜蒌薤白半夏汤,俞氏常加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治疗冠心病胸闷、胸痛症。《金匮要略》的黄芪建中汤有良好的健脾补气温中作用,俞氏每用以治疗脾虚所致的体弱虚羸不足证,如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以及病后体虚、倦怠乏力、形寒肢冷等,运用本方治疗,疗效甚好。俞氏又常用仲景治络瘀肝着的要方旋复花汤治疗因肝经气血郁滞所致的胸胁痞闷不舒或胀痛。该方具有行气活血、通阳散结的功效,方中原有新绛一味,俞老每以茜草代替,并加入郁金、丹参、柴胡、白芍、枳壳、延胡等药,增强原方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效果更著。俞氏临床上又喜用经方中的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治疗热性泻痢,麻杏石甘汤治肺热咳喘,茵陈五苓散治湿热之小便不利,半夏厚朴汤治痰凝气滞之梅核气,甘麦大枣汤治脏躁,大承气汤治阳明腑实之热结便秘,小柴胡汤治寒热往来的少阳证,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等,临床随症加减,均获良效。
 
章意 的个人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