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八》

 淄水渔夫 2011-07-09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八》

发表日期:2010年7月27日        已经有74位读者读过此文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八》
(四十三)胸痛

例一林xx,男,初诊日期:1976年2月13日。三年前即患心痛,经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现症心痛彻背,胸闷气短,头晕头昏,心累心跳,烦躁失眠,周身乏力,食少腰痛,膝以下肿,体态肥胖,脉细弱,两尺尤弱,舌体胖嫩,质红少苔。辨证:心阳不宣,心脉失养。治法:补心之气阴,安神镇静,兼顾其肾。方药:党参、柏子仁、炒枣仁、茯神、远志肉、天冬、生地、当归、元参各9克丹参12克五味子6克甘草3克

(段荣书整理: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中医杂志》、2:11,1981)

例三郑××,女,23岁。住院号:73/1820,初诊日期:1973年3月9日。昨日中午过食油荤,入夜上腹部剧烈疼痛,拒按,并向腰部放射,恶心欲吐,口干便秘,今起发热38℃,白细胞17100/立方毫米,中性82%,血淀粉酶1600单位,脉小弦,苔薄黄腻。湿热积滞,互阻中焦,延及胰腺,不通则痛,急拟清热解毒通腑法,方以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9克(后下)元明粉9克(冲)枳实12克生山楂15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两味煎汤代水煎上药)服1剂腹痛减,2剂腹痛除,热退,化验检查均正常。

(《张伯臾医案》)

【评按】腹痛系指以腹部疼痛为主的证候。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涉及的科别不一,本组所载三例,均属内科范畴,例一反复发作腹痛三年,曾剖腹探查无阳性发现,诊断为血紫质病。发作时腹痛如绞,证属血瘀腹痛,初用活血法瘀为法,又因气血不足,继以泰山盘石饮为主方,取其于气血双补之中又能补肾。病之本乃属先天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实为治本之法。例二腹痛感凉,喜按喜温,脾阳不足,发热亦为脾胃阳气虚弱之象,泻后痛减,为阳虚寒凝气滞、肝木妨土之征。方用理中汤加味,培补脾胃元气,兼以开胃进食,以上两例西医诊断虽同,而证候有别,治法同中有异。所同者均需补气血,不同者例一偏于补肾,例二偏于补脾。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济后天,后天养先天。故前贤有“补脾不如补肾”与“补肾不如补脾”之争,实当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例三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类似中医的“胃心痛”。从六经辨证则属少阳阳明合病,即大柴胡汤证。经过实践,精选药味,药少而力专,效如桴应。

(四十六)胁痛

例一马××,男,70岁。脘胀胁痛,左侧较甚,微觉发热,吸气时及饮食后胁痛更甚,脉沉滞。辨证:气滞血凝作痛。治法:活血理气。方药:归须15克红花3克赤白芍各9克没药6克丹皮6克炮甲珠4.5克元胡4.5克郁金3克枳壳3克黄芩4.5克云苓9克天麦冬各15克朴花2.4克二诊:已不发热,胁痛腹胀均减轻,仍觉口干。前方去炮甲珠、黄芩,加花粉15克。三诊:诸症均减,前方去丹皮、赤白芍改白芍12克。

(时振声整理:时逸人医案,《江苏中医》11:11,1965)

例二王××9女,42岁。患慢性肝炎3年,胸胁痛,经常卧床休息,吃高营养食物,半年来身体渐胖,头晕胸闷,胸胁疼痛加剧,食欲好,大使秘结,身倦不愿活动。检查:体质肥胖,肝大肋下四横指,质软,化验肝功能正常。腹腔镜肝活检:肝细胞脂肪浸润,诊为脂肪肝。脉弦滑。舌质淡红,苔黄腻。辨证:肝郁气滞,痰湿阻络。治法:舒肝理气,祛痰通络。方药:丹参15克青皮12克栀子、枳实、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三棱、沉香各9克甘草6克二诊:连服5剂,胸胁疼痛减轻,脉音如前。仍依前方治疗、加礞石、大黄、皂刺、丹皮、减栀子、没药、沉香、丹参。又服5剂,每日溏便3~4次,便中有油腥物,胁痛大减、胸闷消失,脉沉缓。舌质淡,苔薄黄。是瘀浊下行,气血畅通之象。方药:钩藤;丹参各15克礞石、皂刺、三棱、莪术、郁金:乳香、“五灵脂个南星各9克、甘草6克连服5剂,症状消失;肝肋缘下二横指,质软;仍以前方配成丸药,又服一个月,肝肋缘下一横指、体童较前咸20)市斤。肝功能化验正常。

(《邢锡波医案选》)

例三陈xx,女,34岁。1960年8月因纳减乏力,肝痛、肝大,肝功能异常诊为慢性肝炎。经西药治疗有好转,1963年1月开始加用中药,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两胁胀痛,午后低热,口燥咽于,舌苔根黄腻,前半薄,质红带紫。脉象细数。辨证:肝邪久羁,瘀凝气滞,营阴耗伤。治法:养阴柔肝,调气活血。方药:太子参18克麦冬9克生鳖甲18克生地黄12克生白芍12克、当归9克枸杞子12克黑山栀12克、制香附9克制甘草4.5克以上方加减,持续服用80余剂,至3月底、复查肝功能正常,症状消失,观察二年,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潘澄廉:传染性肝炎辨证和治疗体会,《新医药杂志》1:13,1973)

例四肖××,男,46岁,门诊号:1163初诊日期:1977年1月29日。患者肝痛、腹胀已四年余,四年前因恶心厌油胃胀,谷丙转氨酶680单位,麝浊20单位,开始中西药治疗,以后肝功能反复波动。至1977年1月15日做肝吸虫皮试(+),复查谷丙转氨酶570单位,麝浊20单位,白蛋白3.34克%,球蛋白4.32克%/脾大肋下1.5厘米。1月25日十二指肠胆汁引流:三管全部胆汁总量70毫升中,共有肝吸虫卵1535个。追询1963年曾在北京xx饭馆多次吃过生鱼片。西医诊断,①肝吸虫病;②慢性肝炎(稳定型)。当时症见:肝区疼,胃疼,腹胀,尿黄,大便干稀不调,肝掌,鼻衄,腰疼,舌质稍红,苔白中心有裂。脉象沉滑辨证:脾虚湿困,胃失和降,热蕴血分。治法:健脾和胃,凉血利湿。方药:党参15克沙苍白术、木香、旋复花

(包)、生储石各9克木瓜、冬瓜皮、茵陈各12克赤白芍、生地炭、小蓟、泽兰各15克草寇6克另:乌鸡白凤丸,每午服一丸。明矾30克、鸦胆子15克(去皮),研粉,装一号胶囊,每次饭后服一粒(每粒约含鸦胆子183毫克,明矾365毫克),日服三次。上方及丸药常服,胶囊粉剂间断5天。4月25日住某医院,继服上方汤剂、丸剂、胶囊粉剂。4月29日复查胆汁引流:肝吸虫卵共15个。谷丙转氨酶206单位,麝浊11单位,麝絮(卅),白蛋白3.23克%,球蛋白2.76克%。5月11日再诊,前方加百部9克,大枣10枚;丸剂、胶囊粉剂同前,又服十天。5月23日复查胆汁引流:肝吸虫空泡变形虫卵共22个/100毫升胆汁。肝功能全部正常,继服胶囊粉剂,10天以后复查胆汁引流:变形肝吸虫卵18个/40毫升胆汁。1978年3月追访,曾二次胆汁引流未见虫卵,肝功能全部正常。

(关幼波主治,钱英整理:临床应用鸦胆子一得,《新医药杂志》7:23,1978)

【评按】胁痛系指一侧或双侧胁肋疼痛为主的证候。主要与肝胆疾病有关。多因肝郁气滞、肝郁血滞、肝阴不足等所致。西医所谓慢性肝病而致胁痛,大致属于上述病理状况。

例一证属气滞血凝作痛。患者脘胀胁痛,左侧为甚,乃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阻经络,着而不行以致疼痛。治用活血理气法,梢佐养阴之品而获效。

例二西医诊断为肝炎后肝脂肪性变(脂肪肝)。肝郁气滞则胁肩,脾受肝制,运化失职,过食厚味则湿聚生痰,痰血凝聚,以致胁下痞块,故用舒肝理气、祛痰通络之法,因其体肥脉滑,故用涤荡湿痰,活血破瘀峻剂,如礞石、胆星、大黄、皂刺、三棱、莪术等。体弱者不宜用。

例三为慢性肝炎,两胁肋痛,午后低热,肝功能异常。证属肝邪久羁,营阴耗仿。虽同有胁痛,证情与例二迥然不同。故宜养阴柔肝,调气活血为法,以一贯煎为主方加减,效果尚好。

例四虽以胁痛为主症,兼见脾虚湿困,胃失和降,热蕴血分等证候。经检查确诊为肝吸虫、慢性肝炎。此案证颇掣肘,关氏通过细辨诸证,斟酌方治。其中用明矾、鸦胆子,因其有解毒杀虫之功,对于改善症状及治肝吸虫均有良效,深值进一步研究。

(四十七)肝着黎xx,女,23岁,1957年春初诊。先由胸中痞闷,气息不畅,继则咽塞,目胀,烦躁易怒,近来胸中痞闷加剧,时发肢体抽搐,剧则昏不知人,日有发作,胸部重按,则痞闷稍舒,曾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癫痫”。其人体质壮实,仰卧太息,两目呆视不瞬,喉间噎噎吱鸣。脉沉弦,苔白腻。辨证:肝着。治法:行气散瘀,通阳活血。方药:旋覆花3O克茜草9克葱白5寸茯苓9克陈橘皮6克二诊:连服2剂,胸中痞闷,目胀,咽塞减轻,未发抽搐,原方再服2剂,诸症痊愈。

(《窦伯清医案》)

【评按】肝着病名见于《金匮要略》。系指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云:“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由于肝郁血滞,故见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故喜人揉按其胸上,以求舒缓,由于初起病在气分,故得热饮则气机暂时通畅而胸满稍舒。但其病既成经脉凝滞,虽饮亦无益。本例证颇典型,其犹甚者肢体抽搐,昏不知人,因肝风内动所致,不可误为“癫痫”之作。其治当行气散瘀、通阳活血,方用旋覆花汤加减。唐容川云:“肝主血,肝着即是血粘着而不散也,血生于心而归于肝,今着于胸前隔膜中,故欲蹈其胸以通之也,故用葱白以通胸中之气,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用旋复花以降胸中之气,如胸满噫气而用旋复花之例也:唯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经血着之要药。”此方另加陈皮、茯苓,取其和中化痰。叶天士医案常以此方随证加归须、桃仁、泽兰、郁金之类以治胸胁板着胀痛,收效良好,可资临证参考。

(四十八)鼓胀

例一林左。年近花甲,思虑伤脾,脾阳不运,浊湿凝聚,以致大腹胀满,鼓之如鼓,小溲清白,脉象沉细,脾为太阴,湿为阴邪,当以温运分消。熟附子块3克淡干姜2.4克生白术9克陈皮3克制川朴3克大腹皮6克鸡金炭4.5克炒谷芽12克陈葫芦瓢12克清炙草1.5克二诊:前进温运分消之剂,脐腹胀满略松。纳谷减少,形瘦神疲。小瘦清长,腑行不实,脉沉细,良由火衰不能生土,中阳不运,浊阴凝聚,鼓之如鼓,中空无物,即无形之虚气散逆,而为满为胀也,乃拟益火消阴,补虚运脾,亦经胄塞因塞用之意。炒潞党参9克“熟附子4.5克淡干姜2.4克清炙草1.5克陈广皮3克大砂仁(研)2.4克葫芦巴4.5克炒补骨脂4.5克煨益智4.5克陈葫芦瓢u克

(丁济万整理:思补山房丁甘仁医案续肿胀门,《中医杂志》16:22,1925)

例二高xx、女,55岁。初诊:肝肿硬半载,近日气郁不达,面色晦黯,面浮足肿,肝痛气逆,喘促,大腹膨胀如鼓,按之绷急而痛,肢胀已成,治为难矣。甜葶苈1.5克龙胆草3克老苏梗9克青陈皮各6克茯苓皮15克干蟾皮9克九香虫9克大腹皮9克鸡金9克砂仁1.5克麦芽9克车前子12克(包)川椒目3克7剂另小温中丸120克,早晚各服6克二诊:药后,膨胀明显缩小,按之腹软而平,大便解下畅通,面晦转黄,惟近有低热。拟再疏肝调气,清热化湿。广霍香9克防己风各9克自薇前各9克白芍15克陈皮6克茯苓皮15克砂寇壳各1.5克泽泻9克车前子12克(包)川桂枝3克焦茅术5克7剂。

(《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例三关姓,男肝郁已久,邪气内逆,气运闭塞,使脾土受湿而不能制水,小溲极少而赤,大便溏秘不匀,肤色黯黑,目白睛浑黄,唇紫而焦,舌苔白腻,形冷,痞满膨胀,四肢微肿,气机不畅,俯时尤甚,右侧胸膺胁际环引腰肢均感刺痛。西医诊谓“肝硬化”“脾脏肿大”,治之数月未效。近呈膨胀之象,腹隆起而腰挺直不能俯仰,脉弦滑而数,亟宜柔肝化瘀、和中利水、化湿清热以建中央,而兼顾肾气治之。荆三棱15克蓬莪木15克炒二丑各9克北细辛1.5克川椒目1.5克生桃仁9克赤小豆(布包煎)30克干百合(苏叶2.1克同水煨)15克瞿麦12克萹蓄12克云苓皮9克旋复花(布包煎)12克代储石12克川萆薢12克生知柏各9克汉防己9克煨木香4.5克犀黄丸9克(冲服)禹余粮丸9克(冲)金匮肾气丸(布包煎)3克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共诊30余次,服药114次,所患基本痊愈,后经医院检查,脾大已消,肝脏功能恢复正常。

(孔嗣伯介绍:孔伯华先生学术经验简介,《中医杂志》715,1962)

例四段××,男,37岁,住院号:165437。1975年5月初诊:××总医院诊为“乳糜胸水、腹水”一年余,兼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代偿期”。曾用中西药治疗,未见减退。现症:胸腹胀满,气短不舒,纳呆食少,苔白腻,脉缓。证属脾运失职,水湿停聚。拟胃苓汤治之。方药:苍白术各1O克川朴5克陈皮10克茯苓皮10克泽泻6克猪苓10克大腹皮10克桂枝3克生姜皮2克甘草5克每日1剂。二诊:上方服20余剂,胸腹胀满减轻,惟尿量尚少。拟宗原方去苍术、川朴、甘草,加桑白皮,每日1剂。三诊:患者服药40余剂,诸症均减,乳糜胸水已痊,乳糜腹水明显好转,脉细退,舌苔自,阴阳皆虚,拟济生肾气丸作汤出院服用。上方服40余剂,症状皆除。

(段荣书整理: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中医杂志》2:10,1981)

【评按】鼓胀系指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又称“单腹胀”。据其病机又有“气鼓”、“血鼓”、“水鼓”、“虫鼓”之别。西医所谓肝硬化腹水属于本证范围。

例一脾阳不运,浊湿凝聚以致腹胀如鼓,证属阳虚气鼓,治以温运分消之剂,续以益火消阴、补虚运脾,亦即《内经》所谓之“塞因塞用”。

例二腹胀肢肿,面晦低热,湿热偏胜,故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化痰利水而获效。盖鼓胀之因,因水、因血、因湿热均能导致肝脾损伤,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水气泛滥遂成鼓胀。其病虽一,其因则异,故立法遣方亦有区别。

例三诊为肝硬化,孔氏认为:“西医所谓肝硬化病之后期者,即中医之膨胀病属也。……乃肝郁恚怒不节,气逆伤肝,渐蚀及脾,损于胆胃是其国也,至于瘀滞久而‘肝硬化’者,是其果也。盖肝伤则脾伤,气机滞阻,郁而为热,热留为湿,久之脾阴大伤而运化失司,运化失司则血行乖戾而络塞,络塞则‘肝可硬化’……渐至肝失所藏,脾失所统,水气泛滥遂成膨胀,若以疏肝化瘀、理脾调气、和脉达络、通调水道,则可清热化湿、逐瘀从

(生)新,使腹膨消失,肝硬变软……”。孔氏即按此法施治,获得基本痊愈。

例四证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诊为乳糜胸水、腹水,又有心脏病,虽经中西药治疗而未效。证情较为复杂,董氏谨严遵守中医辨证法规,拟以健脾利湿为治。方用胃苓汤。本方原载《丹溪心法》,主治中暑伤湿,停饮挟食,腹痛泄泻等证。本案从脾论治,药证十分投契,并妙用桑白皮泻肺清热以推动水之上源,颇堪令人玩味。后以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之济生肾气丸方煎服以治其本,确属高见。

(四十九)消渴

例一朱xx,男,初诊日期:1973年10月27日。近几年来,善饥能吃,1972年发现糖尿病。一年来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口渴思饮,一天约喝10磅水左右,多尿,控制饮食日服八两左右,时感饥饿,后背搔痒,易生疖疮。血糖240毫克%,尿糖四个加号,血压130/90毫米汞柱,舌质偏红,脉缓。证属气阴两伤,肺胃火炽。拟益气养阴,清热为治。方药:生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石斛各15克太子参、花粉各30克生地、熟地各15克芡实米、知母、黄柏、乌梅各9克天冬、麦冬各9克枸杞子12克10剂。二诊:服药后,诸症均减。口不太干,饮水减少,只觉腿软无力,唇色暗,舌胖,苔白,脉缓。前方去石斛、乌梅、枸杞子、知母、黄柏,加五味子9克,功劳叶12克10剂。三诊:服药后,疲乏好转,“三消”症状全减,仍控制饮食。原方继服10剂。四诊:又服30剂,诸症显好,空腹尿糖阴性。但因饮白酒一斤,次日空腹尿糖两个加,口干思饮,大便溏,苔白,脉滑。方药:生黄芪、苍术、元参、太子参各15克山药12克五味子9克金樱子6克天冬、麦冬各9克生地、熟地各15克肉桂3克10剂。五诊:服药后尿糖转为阴性,血糖为100毫克%,“三消”症状消失,改服丸药。

(即上方加四倍量,研末,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饭后服6克)。患者服药一料后,血糖、尿糖正常,已不控制饮食,血糖、尿糖均正常。

(祝湛予:对糖尿病的治疗体会,《新医药杂志》5:36,1976)

例二岑××,男,46岁,初诊日期:1974年1月13日。素患夜间盗汗,全身尽湿。两个月前体检发现血糖175毫克%,尿糖三个加。证见两胁窜痛,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口于思次,大使偏溏,纳食差,皮肤搔痒,脉沉弦细,舌红。证属阴虚生热,气阴两伤。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山栀、柴胡、白术、茯苓、当归、麦冬、五味子各9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4克生黄芪15克山药12克生麦芽30克二诊:服上方6剂后,盗汗减少,手足心热消失,仍口于思饮,脉沉弦,舌质红。方药:生黄芪30克天冬、麦冬各9克山药、太子参、元参、苍术各15克生地、葛根、天花粉各15克五味子9克乌梅6克茯苓12克肉桂3克绿豆12克三诊:上方连服13剂,除口稍干,微有盗汗外,其它症状全消。检查血糖已正常,尿糖

(-),脉沉弦,舌质偏红,改用丸药巩固。二诊方加四倍量,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饭后服6克。

(祝湛予:对糖尿病的治疗体会,《新医药杂志》5:37,1976)

例三卢xx,男,59岁,住院号:58011,入院日期:1964年12月28日。12月9日,突然发冷发烧,头痛头昏,曾诊为感冒。服药后病势转重,恶寒战栗,体温38℃。服西药后,体温梢降。12月16日渐觉口中干渴,每日饮水2~3暖瓶,腰隐作痛,小溲频数,每日十余行,每次300~500毫升,尿色微黄,茎中微痛。检查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检查月身体丰腴,面色赤若浮肿,舌绛,苔白厚而腻,苔心有黄苔,芪促善太息,脉象实大。化验:大便潜血(++),尿蛋自栅,红细胞、白细胞满视野,上皮细胞(+),尿搪(+),血糖240毫克%。辨证:心火亢盛,肾水亏耗。治法、补肾水,泄心火,清肠胃。方药:生石膏27克知母15克白人参6克甘草6克花粉9克山药12克川贝母9克4剂。1月5日:药后口渴心烦明显减轻,仍有腰痛,尿道微痛,心悸气短,全身乏力,四肢酸沉,舌质绛,苔白腻而厚,舌根黄苔,脉稍缓和,改以补肾扶正为主,方药如下:生地9克熟地12克山药15克山萸肉9克丹皮6克茯苓6克泽泻6克寸冬9克五味子3克枸杞9克3剂。1月9日:腰痛减轻,但心悸气短,全身无力,血糖208毫克%。改用下方:生地12克山药6克山萸6克茯苓6克丹皮6克泽泻6克寸冬6克知母6克元参6克黄芪15克花粉6克1月14日:面色红润,除心烦气短外,别无所苦,脉微见滑数,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直至2月7日,复查尿糖

(-),血糖130毫克%,继服前方18剂、3月2日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扶其正气,增其津液,以巩固疗效,方药如下:熟地12克生地12克山萸肉9克山药9克茯苓6克粉丹皮6克泽泻9克知母6克枸杞子6克花粉6克元参6克石菖蒲6克寸冬6克黄芪18克红人参6克共服24剂。5月3日停药,自觉症状完全消失,5月14日,血糖定量88毫克%,近期痊愈出院。

(高仲山主治,赵子明等整理:治愈糖尿病一例报告,《黑龙江中医》1121,1966)

例四张x,男,49岁。1971年发现糖尿病,尿糖(++++),血糖232毫克%,症见多食多尿,口干口渴,脉数,苔薄自。辨证属消渴,治法: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方药:生石膏18克熟地45克当归15克菟丝子30克党参30克元参12克枸杞子15克二冬各9克川连6克乌梅12克泽泻12克花粉12克红人参9克每日:剂水煎服,共服30余剂,上述症状消失,血糖下降为156毫克%,连用药四个月,自觉症状消失,复查尿糖可疑,血糖下降为136毫克%。为巩固疗效,制成片剂继服。

(《赵锡武医疗经验》)

【评按】《临证指南》明言:“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导致肾阳亦虚,或素体阳虚,病后亦可兼见肾阳不足证候。

例一证属气阴两伤,肺胃火炽。祝氏认为:“其病在肺、胃、肾,而根在于肾,病理是积热伤阴,所以一般都取滋阴清热法”。他结合其师施今墨氏的经验,以增液汤合生脉散,再加生黄芪配山药、苍术配元参为主方,治疗本病,疗效尚好。本案即在上述主方的基础上加强养阴清热之品。

例二阴虚蕴热。且有肝郁之征,故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之。通过上述二例不但简要阐明其治疗消渴的经验外,还介绍了施氏的心得体会。如生黄芪配山药、苍术配元参均有降血糖的临床效应。一般均认为苍术性燥,不宜选用,但施氏体会苍术有敛脾精作用,其性虽燥,如配用元参,可制其短而扬其长。

例三系因感受冬温时邪,又因素体阴虚,外表邪热失于清解,内传肠胃,引动心火,益伤肾阴而致消渴。始用参白虎加味,清肠胃、生津液,急治其标。待烦渴解除,用麦味、知柏、杞菊地黄之辈加减,培元滋阴补肾缓治其本。

例四治以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之法而获效。赵氏认为:消渴“临床多见热盛伤阴之证,且阴虚与燥热二因互为因果。”其治疗法则:早期多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纯用养阴益气为主,后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候,相应施治。本案的特点是在于辨证精当,方药简洁,标本兼顾,竟一方到底而获良效。

(五十)疟疾

例一王,男,30岁,8月。痰湿内伏,枢机不和,疟发间日而胱,先寒后热,头痛胸满欲呕,腹笥作胀,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治以清脾饮加味。制厚朴4.5克煨草果4.5克制茅术4.5克柴胡4.5克炒黄芩6克姜半夏7.5克威灵仙9克白蒺藜9克小青皮4.5克茯苓12克乌药9克生姜3片竹茹9克二诊:前方服后,疟发已轻,呕止,头痛、胸闷、腹胀俱瘥,苔腻转薄,脉仍弦滑。再宗原法。柴胡2.4克黄芩4.5克茯苓12克制川朴2.4克小青皮4.5克白蒺藜9克姜半夏7.5克生谷芽9克威灵仙9克煨草果2.4克制茅术4.5克台乌药6克(《叶熙春医案》)

例二徐××,女,34岁。每当天明即壮热汗出,烦躁不安,气粗,渴喜冷饮,午后渐退,烧退后精神萎靡,历时月余不已,屡治无效,发烧时肌肤灼热,面赤唇红,脉洪数,两尺微弱,舌质红绛,苔薄黄少津。据其脉证是为“瘅疟”。治宜甘寒生津,救阴清热。生石膏15克麦冬9克沙参15克生地15克鲜蔗汁一杯连翘9克天花粉9克五味子3克鲜京竹叶20片服三剂后烧退汗止,渴饮全解,二便正常,脉息和缓,舌红润,以归芍六味汤益血养阴以善其后。方药如下:生地15克淮山药15克山茱萸6克茯苓9克粉丹皮9克泽泻9克当归15克杭芍15克

(《李继昌医案》)

例三詹××,男,31岁。患牡疟20余日、、每日午后即作,寒战发抖,头痛体困,虽时值三伏,仍寒战踡卧,棉被毛毯加身亦不足以御其寒,冷汗自出,厌食胸闷,恶心欲吐,四肢厥冷,面青白,舌淡微青,苔白腻,六脉安细,两尺尤弱。方药:黑天雄120克(开水先煎透)炮姜30克炙草9克厚朴9克烧草果1个(去壳)苍术15克炒常山6克草寇6克浮小麦15克大枣5个(酒烧)复诊:上方服2剂后,诸症悉解,惟病久正气大虚,以辛温助阳,健脾补气之品调理善后。方药如下:黑天雄45克(开水先煎透)潞党参15克自术15克炮姜15克法半夏9克烧乌梅1个陈皮9克炙草9克茯苓9克烧草果1个(去壳)大枣5个(酒烧)

(《李继昌医案》)

例四黄xx,男,19岁。曾患痎疟,左胁下疼痛有痞块,日渐增大如拳,轻按漉漉有声,将有年余,小溲黄,近且茎痛。诊视左关弦结,右较软弱,舌苔灰自。此由寒湿凝紧,气血留滞于胸胁。“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两胁痛引小腹。”如因疟疾而起,其邪结为症瘕,名曰“疟母”。肝病及脾,脾脏肿大,左右相移,治脾即所以治肝。法当消积化痞,疏肝软脾。制鳖甲15克云茯苓10克酒白芍10克金铃子(醋炒)10克生牡蛎10克制香附7克山楂炭7克延胡索(醋炒)7克醋青皮5克广木香3克北柴胡3克油安桂1克甘草梢2克复诊:胁痛减轻,小溲仍黄,茎痛,大使搪薄,积块顽硬。原方去牡蛎、楂炭,加酒炒黄芩、左金丸(分吞服)助脾以制肝。三诊:硬块软缩,胁痛可任轻按,小浚时茎痛亦减轻,睡眠后,腹内枳气转动不宁,此肝气散漫不收,脾机受制之故。按复诊方改金铃子7克,去黄芩、甘草梢,加当归身10克、山萸肉5克。续服多剂,块痛消失。

(《李聪甫医案》)

【评按】疟疾多因感受疟邪所致。是一种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点的病症,大多休作有时。早在《内经》中已有专论阐述。由于兼感病邪的不同和患者体质的差异,以致阴阳有所偏盛,故临床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或三日一发等不同证型。其热多寒少者称为温疟;但热不寒者称为瘅疟,寒多或但寒不热者称为牡疟,反复发作胁下有结块者称为疟母。

例一为正疟,间日而发,证属痰湿久蕴,脾为所困,少阳枢机不和,故用清脾饮加减,蠲化痰湿,和解枢机。方中乌药、威灵仙为叶氏经验用药,用于正疟尤宜。

例二为瘅疟,但热不寒为其临床特点,患者素有伏热,津气已伤,腠理空疏,邪热伏于肤内分肉之间,热为阳邪,而平旦至日中又为阳中之阳,两阳相合,故发作有时,阳气盛则但热不寒,热炽津伤。故用甘寒生津,救阴清热之剂,以忻其热,继以归芍六味汤养血益阴善其后。

例三为牡疟,但寒不热,四肢厥冷。患者阳气素虚,脾为阴邪所困,寒邪久伏少阴,加之饮冷贪凉更伤其阳,阴霾益盛,宗仲景四逆汤加味,使之阳长阴消,伏邪外透。

例四为疟母。证由寒湿凝聚,气血留滞胸胁所致。治以消积化痞疏肝软脾之剂。乃遵《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之理,故久疟体虚,一般不用峻剂,以免伤耗气血。

(五十一)颤抖、震颤、

例一王xx、女。患者沉默,偶或呆笑,所答非所问,口唇及四肢颤抖不休,有低热,据护者说:前夜自言自语,下床走到别人床上,吵闹整晚。当归9克白芍9克远志3克钩藤15克磁石9克丹皮9克朱茯神9克龙胆草6克龙齿9克天麻9克僵蚕9克服药24剂,言语仍稀、颤抖轻微,记忆稍减退,颅神经检查阴性,四肢运动,梢不灵活,肌张力稍增强,腱反射增高。二诊:原方加玉竹9克银花9克,10剂。精神状态完全正常,言语清楚,腱反射仍有增高,上肢肌张力仍有轻度增加,并有轻度颤抖。三诊:记忆稍差,言语稍不清,一般情况佳良。龙齿12克朱茯神9克龙胆草6克珍珠母30克天麻9克全蝎3支枣仁9克白芍9克玉竹9克钩藤15克天竺黄6克当归9克银花9克10剂。四诊:睡眠欠佳,四肢感觉乏力。珍珠母30克朱茯神9克移山参3克龙齿9克生地15克全蝎5支枣仁9克钩藤9克山药9克天竺黄3克合欢皮9克10剂完全复原。

(姜春华医案,《中医杂志》4:56,1959)

例二王××,女,52岁,门诊号:77/8475,初诊日期:1977年3月10日。左手足震颤已八年。始于左上肢,以后发展至左上下肢震颤抖动,但以手指部震颤最严重。经神经科检查诊为震颤麻痹

(帕金森氏病),服用各种中西药未显效。症见:左手足震颤,不能自主,行动缓慢,振振摇搐,纳谷不佳,睡眠不酣,口干便坚,脉弦细,苔薄腻,质偏红。震颤麻痹者,筋之病也。肝主筋,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筋之病故属肝与血也。治拟平肝柔肝,养血熄风。生熟地各12克全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花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珍珠母30克

(先煎)生黄芪12克潞党参12克制首乌12克枸杞子9克川石斛12克(先煎)怀牛膝12克单桃仁9克杜红花6克玄精石18克仙灵脾18克上方加减服至1977年6月以后,左下肢震颤已明显好转。

(张羹梅《临证偶拾》)

【评按】颤抖或震颤系指肢体肌肉跳动发抖为主的证候。多因肝血虚、肝风内动,风动则肢摇,故见颤抖或震颤。

例一西医诊断为亚急性脑炎,原案命题“颤抖”,治以养血潜镇,清热熄风之剂,疗效尚好。

例二诊为震颤麻痹,肝血虚,血不养筋则肢摇震颤,治以平肝柔肝,养血熄风,虽未痊愈,但症状明显好转,尚有参考价值。

(五十二)无脉症患者女性,27岁,初诊日期:1959年4月5日。患者于1957年1月间忽然右手不能活动,双足发麻,曾住院检查,发现腕部脉沉伏,右臂血压180/130毫米汞柱,服降压药后,右手逐渐能动,其他症状好转出院。1958年4月间忽然口喑不能言而心中了了,再度住院,血压同上,又服西药降压药8~9天,恢复说话而出院。嗣后经常头痛、失眠,手冷无力,不能上班工作,屡治一年来仍无少愈。西医诊断无脉症。诊其脉象左伏右沉细,舌质暗红,苔薄腻,口渴,烦躁,头痛失眠,手冷无力,右臂血压150/130毫米汞往,左臂血压不能测到,月经3~4月一潮,亦无定期。1957年结婚。未曾怀孕。先予平肝熄风,凉血降逆为治。方药:干生地12克甘菊花6克青葙子9克夏枯草9克酒白芍6克粉丹皮3克北沙参6克钩藤9克川芎3克当归4.5克川牛膝4.5克4月12日:前方连服7剂,烦躁稍减,手冷未除,乃于前方去当归、沙参,加海藻、昆布各9克借以散结软坚。连服14剂。4月26比复诊时左脉仍伏,右脉软起,舌苔仍腻,头痛差减,乃去菊花、青葙,加元参9克,以去其浮游之火,连服14剂。5月10日:前方加减共服35剂,头痛失眠,烦躁诸症悉除,而脉象仍无明显好转,拟予活血逐瘀,软坚通络之剂,缓法图治。方药如下:全当归30克川芎30克酒白芍30克苏木12克牛膝9克红花12克丹皮30克钩藤3Q克海藻30克昆布30克香附30克麝香0.6克上共研细未,炼蜜为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2丸,空腹用葱头、生姜煎汤嚼服。6月14日,病情脉象无甚变化,原方去钩藤再增疏肝通窍之品,如柴胡30克,枳壳、细辛各12克,当归加至60克,苏木加至18克,麝香加倍,蜜丸服法如前。7月19日,左脉始出,但仍沉细而涩,右脉接近平脉,夜眠又感欠安,乃于前方去柴、枳、辛、附,加行血安神之品,如丹参30克。桃仁15克,枣仁、柏子仁各30克,远志、菖蒲各15克,蜜丸服法如前。8丹23日,经期比前提早,约40天左右一潮,夜眠较安,前方去远志、菖蒲,加青木香30克以调气,蜜丸服法如前。开始半日工作。10月4日,左脉已出,仍较沉细,右脉如平,右臂血压140/90~100毫米汞柱。左臂血压仍不易测到,经来微有酸痛,前方去柏子仁、苏木,加生蒲黄、五灵脂各15克。蜜丸服法如前。11月8日:左脉已出,右脉如平,夜眠已安,右臂血压130/90~100毫米汞柱,左臂血压仍不易测到。前方去枣仁再服。以后按前方加减,曾使用过于生地、旱莲草、女贞子等。至1961年2月26日,诸症悉除,左臂血压已能测到为90/80毫米汞柱。5月2日复诊,左脉仍沉细,右脉如平,舌有薄苔,血压左臂90/70毫米汞柱,右臂95/70毫米汞柱。前方生地改熟地,加阿胶30克,砂仁15克,减麝香至0.6克。蜜丸连续再服。8月20日,右臂血压114/78、左臂100/70毫米汞柱,月经30天左右一行,症状全消,停药观察,整日上班工作。随访至1962年7月17日,患者毫无所苦,继续整日上班工作。

(朱颜:无脉病一例报告,《中医杂志》1:11,1963)

【评按】无脉症又称大动脉炎,为西医病名。是主动脉及其分枝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故又称为缩窄性大动脉炎。由于受累的动脉不同,又分为上肢无脉症、下肢无脉症、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等类型。根据其症状表现,大致属于中医“眩晕”、“脉痹”,或“厥证”范围。其病多因先天不足,脾肾两虚,或后天失调,气血两亏所致。气虚则血行不畅,阴血亏则脉道不充,运行缓慢,日久则脉道瘀滞,甚则闭塞不通,以致脉涩如丝,甚或无脉。本案属于上肢型。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加之虚风上扰,故见头痛、失眠;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手冷无力,甚而不能活动。治疗首用平肝熄风、逐瘀通络之剂。先服汤剂以求速效,待症状改善后,续以丸药长服,取其力缓持久。治疗两年余效果良好。停药随访一年,一切情况尚好,为治疗此类疑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例证。

(五十三)盗汗

例一祝xx,男,58岁。十多年来,每夜盗汗,身体强壮,面赤唇绛,脉数,相火易动,阳常举。当归9克熟地30克生地15克黄柏9克黄芩9克黄连1.5克元参9克7剂。二诊:前方服一剂盗汗即上,有咳嗽痰多,前方加黄芪9克,元参9克,7剂。三诊:阅读流泪,面仍红,因过度疲劳:有盗汗一次。当归9克熟地30克生地15克白芍9克黄芩9克黄芪9克黄连1.5克牡蛎15克望江南9克黄柏9克七剂后汗止停诊。

(姜春华医案,《中医杂志》4:56,1959)

例二张××,女,51岁,初诊日期:1963年3月6日。胃中苦冷,时唾清涎,头晕心悸,口干,虚烦难眠,阖目则汗出,小溲热赤不畅,大便昨起未通。舌绛无苔,脉虚弦小数。初拟苦辛甘合化治法,取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诊治三次,加减法液汤,均未获效。3月12日,诸症如故。至此大便已5日未通,且因连续盗汗,精神更加疲惫。细辨其脉舌,脉虽小数,然重按无根;舌虽绛无苔,但滑润而不干,口虽燥,但只漱水而不欲咽。因悟此证乃系龙雷之火不安其位,虚火浮越,真火衰微。因其虚火妄动,故口干、舌绛,脉数;因其真火衰微,中土失澳,饮食水谷不化津液而成痰水为害,是以胃中苦冷,时吐清涎。盗汗不已者,脾虚营卫失调之故。头晕心悸,虚烦难眠者,一因脾失转输,精微不继:一因汗出过多,营阴不足,相火妄动。溲赤便秘者,津液内竭无以下输使然。种种见证,均由脾胃失职所致。此证此时,首重培土,尤须益火。无如病将一月,纳少汗多,不仅阳微,抑且液亏。若进辛温则伤阴,若与滋润复碍阳。拟但取和胃理脾之品,别加炮制,意在“以火益火”,又使诸药存其性而变其气,庶期温而不劫阴液,柔而不遏中阳。白术(上炒)、淮山药(炒令黄)、扁豆(炒黑)、山楂炭各9克半夏、姜炭各6克左金丸6克(送服)3月13比口吐清涎茴除,他症随减。唯大便未通。再步前法,去温涩之药,加温润之品。前方去山楂炭、姜炭,加麦门冬(炒令黄)12克、熟地炭9克。3月14日:汗敛,便通,口干,心悸并除,再按前意处方,服2剂而安。

(俞长荣:益火生土法则的认识与实践,《中医杂志》11:25,1964)

例三田××,男,35岁,初诊日期:1964年3月10日。春温卧床已半月,病情已转入痊愈阶段,神识已清,呛咳已减,胃纳已现增进,惟早晚体温相差甚巨,成峻峭的体温曲线,每夜仍在39℃左右,睡中大汗如浴,衣被全湿,醒后头目昏眩,困倦不支,经注射解热敛汗剂,均无效,脉数大无力,舌色红而干燥,口渴思饮。方药:当归身9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炒川连6克炒黄芩6克炒黄柏6克炙黄芪15克天花粉9克麦门冬9克麻黄根6克五味子3克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服5剂,热退汗止,继用导功散加炙芪、山药、石斛、谷芽、糯稻根等,调理数日而安,

(裴慎: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愈盗汗的体会,《江西医药杂志》5⑥:852,1965)

【评按】盗汗为常见的汗证之一。《内经》名为“寝汗”。《金匮要略》曰:“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盗汗系指入睡则汗出,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证,尤以阴虚者多见,或可因肝热、阴火所致。

例一证属阴虚火旺,故见盗汗。面赤、唇绛,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后加生芪、元参以助益气养阴之功,药证相符,十多年之痼疾,三诊而愈。

例二除合目则汗出外,兼见虚烦难眠,头晕心悸,胃中苦冷等证,因治不得法,而病情迁延。后以益火生土之法,但取和胃理气之品,加意炮制,旨在“以火益火”,又使诸药存其性而变其气,庶期温而不劫阴液,柔而不遏中阳。

例三为春温后继发盗汗,盖温为阳邪,缠绵不愈最易伤阴,王肯堂有“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而为盗汗之说。故用当归六黄汤滋阴液、降邪火,佐以清润敛汗之品而获良效。

(五十四)无汗症蒋调,男,28岁,初诊日期:1977年7月12日。患者自幼就有汗闭症,暑天烦热难忍,伴有低热,精神疲乏,口干,肢麻甚则作痛,浚多而清。历年来服中西药未效。刻诊:肌肤干燥,脉弦细而数,满舌裂纹、苔剥,体温37.4℃辨证:肺气、肺阴不足,不能宣散皮毛,汗源亦少。治法:益气养阴,清燥润肺。方药:生石膏30克(先煎)玄参12克知母9克鸡苏散30克(包煎)太子参15克生地12克葛根9克山药9克桑白皮12克阿胶9克(烊冲)7月22日

(复诊):服前药7剂后,皮肤潮湿,有出汗感,其他诸症尽减,脉弦细不数,效不更方,洽从原法,再服7剂。服药14剂后,汗闭症痊愈,暑天炎热汗出溱溱,肌肤湿润,低烧也退。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金寿山医案,张玉萍等整理)

【评按】无汗症系指暑热之际饮热奔跑,阳气蒸发,当汗不汗之证。有全身无汗。半身无汗或局部无汗之别。多因肺气不足,不能宣散皮毛,汗不得出,或因心肺阴亏,汗源匮乏,无汗可发。若因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腠理闭塞,汗不得出,则属邪客为害,又当别论。本案自幼即有汗闭,病发时烦热难忍,伴有低烧,证属肺气虚不能宣散皮毛,因其肺阴不足,汗源匮乏。故为汗闭。方从清燥救肺汤化出,清燥热、补气阴以治其本,佐葛根、薄荷解肌疏表以治其标,标本兼顾,奏效颇速。

(五十五)夜游症

例一姜××,男,42岁。病经四载,1974年因每夜外游,家人务必锁门,经治后夜游已不发作,近倾夜寐惊叫吵闹。辨证:肝火挟痰,蒙闭清窍。治法:豁痰、平肝、通窍。方药:霍香9克龙胆草2克陈胆星9克远志6克僵蚕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竹茹9克茯苓12克代储石30克桔梗5克生紫菀5克干菖蒲5克另服白金丸90克每晚3克礞石滚痰丸45克每晨1.5克上药加减连服三个月,夜游已三年未再发,一度稍觉头晕,续服温胆汤加杞菊、真珠母、壮蛎、白芍。桑椹子等调治而释。

(《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例二xxx,男,27岁,1967年秋初诊。

(其母代诉)十几年来,患者不断在夜晚入睡之后,突然起床,不论冬夏都穿好衣服鞋袜,不言不语,也不开灯,便下床活动。有时扫地,有时擦擦桌椅,别人叫他,他也不答,约10~20分钟,他又脱衣而睡,次日问他,他说未曾起床,日子久了,习以为常,曾诊为梦游症。住在二楼,他一人独居一室,半夜起床后,常常先生火炉,然后开门,拿上桶担,下楼挑水,回来又把门关好,将水倒入缸里,又把铁壶灌满,放在火上,有时随即复睡,有时把水烧开(?),灌热水瓶,从未发现他吃喝过,干起活来轻手轻脚,从不碰撞。所以别人很难发觉,有时问他,仍一无所知。患者自诉,除感经常头晕,有时心烦外,别无不适。但察其神色似有萎靡,表情略呈淡漠,寡语少言,目光无神,从无癫痫发作及癔病史,历经治疗效果不著。舌边、舌尖红而少苔,脉细弦而稍数。辨证:肝阴不足,肾气上逆,火扰心神,伤阴生痰,以致魂不随神而动。治法:养血安神,清热法痰。方药:以酸枣仁汤加减。炒枣仁30克柏子仁15克合欢皮12克夜交藤12克川芎10克知母12克茯神12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朱砂末1.5克(分二次冲)水煎服,5剂。药后复诊,症脉似无改变,原方再进5剂,嘱其家人细为观察。服药10剂后,自述头晕,心烦大减,其母说,夜仍起床活动,但不外出,仍以原方稍变用量,续给5剂。服药后,据称已不每夜起床活动,但过二至三夜仍犯一次。不过时间似短,活动亦少。嘱将上方连服半月。再来复诊。又诊称:经细观察,近一周来,再未犯病,精神较前亦佳,有时还主动找人说话。遂嘱可间日服药:剂,继服10余剂,以巩固疗效。翌年夏季,其母告知患者已十月有余,未再复犯。《杨作楳,《临症录》》

【评按】本症系因经常夜间外出行走、操作,随后仍能入睡,毫不自觉而得名。黄一峰氏认为本症大多属于“癫痫”范畴。由于思虑太过,肝木不得疏泄,肝气被郁,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阻蔽神明而致。或认为系因肝阴不足,肾气上逆,火扰神明,伤阴生痰,以致魂不随神而动。夜间属阴,心神当以守舍而入睡,其所以夜间动作、行步,乃魂亦有所主,并无神昏妄动之意。例一属于前者;例二属于后者,其病机相同之处在于有“痰”。前贤有云“怪病责之于痰”,而怪病之治亦当从治痰入手。例一证属肝火挟痰,蒙蔽清窍,治以豁痰平肝通窍之剂,方用温胆汤加减,神识不清者加白金丸(自矾、郁金),痰火偏盛者加礞石滚痰丸。

例二源于肝阴不足,龙雷之火升腾,方用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另加龙骨牡蛎养阴镇逆安神,效果均佳。

三、妇产科病类医寨

(一)月经先期、后期

例一王女,平素经先期,掌心热,阴虚肝热不能藏血也。地黄12克牛膝9克山药9克萸肉9克阿胶9克丹皮9克泽泻9克赤苓9克车前子12克炒续断9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5克

(《章次公医案》)

例二李xx,女,27岁。初诊日期:1972年5月19日。主诉:月经后错、行经腹痛二年余。现病史:1970年底开始月经后错8、9天,色黑紫有血块,经行小腹疼痛,下肢瘦软。结婚1年多未孕,测基础体温为单相型,西医诊断为无排卵性月经,妇科检查,子宫前倾前屈,大小、活动均正常。苔薄白,脉细缓。辨证:血虚肾亏,下焦寒冷。治法:养血补肾,温暖下焦。方药:当归9克炒白芍9克川芎3克熟地12克覆盆12克菟丝子12克山药15克巴戟天9克荔枝核9克7月5日复诊时称:于5~6月间共服上方20剂,6月27日行经,血量增多,基础体温为双相,说明已有排卵现象,月经周期正常,量中等,色正,血块减少,无腹痛。

(《刘奉五妇科经验》)

例三陈××,女,39岁。1973年5月24日初诊。1963年起月经后期,40余天一行,经量涩少,历程三天,伴有凝块,每行经前一、二天自觉寒热,腹痛恶心。现月经逾数天未行,寒热又作,少腹疼痛,腰酸,脉细弦,舌质淡,苔薄白。辨证:厥阴气滞,寒温不化,营卫不调。治法:和血调营。方药:毛柴胡4.5克小桂枝6克

(后入)枯黄芩6克泡吴萸4.5克北干姜4石克香藁本6克元胡索9克煮半夏9克秦当归6克(后入)川芎6克淡茯苓12克京丹参12克。次诊:服3剂后,于5月30日月经来潮,量中等,未见寒热,今值经行第三天,少腹微痛,舌脉如上。上方加苏梗4.5克,香附9克,服3剂后,观察三个月,经期均无寒热发作。

(《孙浩铭妇科临床经验》)

【评按】月经先期多热,后期多寒。热证以清热凉血为主,寒证以温经为大法。

例一月经先期,章氏抓住“掌心热”的症候特点,诊为阴虚肝热,故治以滋阴补肝法。

例二为月经后期,常错后八九天而经色黑紫、有血块,西医诊为无排卵性月经。刘氏诊为血虚肾亏,下焦虚寒,治以养血补肾,温暖下焦法。方治标本兼顾,最后获得月经期正常

(有排卵)的满意效果。

例三月经后期兼有寒热,少腹痛,腰酸,诊为厥阴气滞,寒湿不化,营卫不调。治以和血调营,温寒行气。其方治即滑伯仁所说的“辛散苦温血药”对经行愆期和经前、经行寒热均有良效。清·宝辉认为:用行气药于散寒方中,其效倍捷(见《医医小草》)。从例三的治效,大致可以看到这个学术理论的实践性。

(二)痛经

例一林氏,20岁。据云每月经胱,预先胸骨、乳房胀痛,胃呆作呕,纳食不进。经将至,则小腹发剧烈疼痛,面唇脱色。病已三年,经中西医诊治未效。授以行气化瘀法。当归6克白芍6克香附6克延胡6克青皮3克乌药4·5克柴胡3克川楝6克丹参9克桃仁6克牛膝6克嘱于月经前七日,服药至行经时,诸疼如失……。

(《刘铁庵医案》)

例二蔡女正值经行,骤逢拂逆,从此经少而少腹胀痛。古人谓木不条达,正对此等症候而言。全当归9克白芍9克丹参9克柴胡9克云苓12克薄荷尖3克(后下)甘草2.1克生姜3片另:五灵脂、香附、莪术、肉桂各6克研未,每服1.5克。

(《章次公医案》)

【评按】:痛经以月经前后或行经中少腹部疼痛伴有腰酸痛为主症,临床又以气滞血瘀为常见病理。另有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情况,须根据不同的病闺、病理确立治法。

例一为气血瘀滞,肝气郁结,治以行气化瘀疏肝法,是痛经较常见类型的一种治法。

例二以“木不条达”为主要病机,治以逍遥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以疏肝调经养血,另以四药研未配合治疗,有温经法瘀之功,是为章氏的经验方,此案治法对读者权衡临证用药,颇有启发。

(三)经闭

例一梁××,女,30岁,门诊号:081868初诊(1973年4月3日):患者自述婚前经候正常,婚后因病服药不慎,遂至长期经候失调,初起月经2~3月或6~7月一次,经量或多或少。从1971年5月29日起,月经停止。初以为有孕,未加治疗,后经妇检证实为闭经。曾先后用人工周期法及服中药除痰湿、活血通经之剂,均未获效。患者闭经后身体渐见肥胖,时有头疼胸闷心跳。脉细弱,舌胖苔白。辨证:精血不足,血虚经闭。治法:滋养精血,调理冲任。方药:柏子仁丸加味。卷柏9克泽兰9克当归尾9克川续断9克淮牛膝9克熟地21克柏子仁15克水煎服3剂。

二诊(4月7日)。患者服药后,觉少腹微疼有经来之兆。继用前法去归尾,方药:柏子仁15克卷柏9克泽兰9克川续断12克淮牛膝12克熟地黄24克水煎服3剂。三诊

(4月9日)。眼前方一剂,月经已通,经色初鲜红,后浓浊,经量正常,脉转细缓,舌红苔白。月经通而经色鲜红,是挟热之象,遂改用四物汤加味。当归12克熟地黄24克川芎9克白芍15克丹皮9克条黄芩6克川续断9克炙甘草6克3剂。以后经前三日均服柏子仁丸以巩固,经调理数月,月经恢复正常。

(刘赤选:闭经,《新中医》4:23,1963)

例二刘x,女,29岁,门诊筒易病历。初诊日期:1975年5月17日。主诉:闭经半年之久。现病史:自十六岁初潮起,月经一直稀行,每年来月经1~3次,曾行人工周期治疗,停药后又闭经,现已闭经半年,结婚6年未孕。自觉胸闷不舒,烦急易怒,胃脘胀满,胃纳减少,少寐多梦,心慌气短,头晕,心烦热,口干,身体逐渐发胖,曾经妇科检查,除子宫较小外,未发现其它异常。舌质红,脉弦滑。辨证:阴虚胃燥,冲逆经闭

(西医诊断:

(1)继发性闭经。

(2)原发性不孕症)。治法:清胃化燥,降逆调冲。方药:栝蒌24克石斛12克栀子9克连翘9克泽兰9克丹参9克瞿麦9克篇蓄12克牛膝12克益母草12克车前子9克治疗经过:6月9日服药7剂后,症状减轻,仍有烦热口干,胸闷烦急。上方去栀子、连翘、萹蓄,加枳壳6克,元参9克,麦冬9克,当归9克,继服。6月20日服药6剂后,症状减轻,于6月18日~19日行经2天,血量极少,咖啡样色。7月3日服药7剂后,症状改善不大,仍有心烦热,胸闷,舌质红,脉弦滑兼数,方药如下。栝萎30克元参9克麦冬6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瞿麦12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益母草12克栀子9克连翘9克泽兰9克丹参9克8月1日,服药后于7月19日行经6天,量仍少,诸症减轻,上方去栀子、连翘,加桃仁,红花各6克。8月30日:药后诸症消失,按月正常行经3次

(6月18日~19日,7月19日~23日,8月13日~20日)。唯经血量少,加用桃仁、红花后,经量逐渐增多,体胖稍减,现仍感口干、眠差,脉弦滑,舌暗红,仍以前方继服。9月5~9日行经,量较前稍增多,继服前方以巩固疗效。

(《刘奉五妇科经验》)

例三李姓,女,35岁。经闭十四周未通,服药未效,近有膨胀意,口渴喜饮,兼有鼻衄,又不似逆行势,腰酸痛楚颇剧,脉弦涩而实,姑予重剂通经。石决明(生、研,先煎)30克生鳖甲(先煎)15克生石膏(研,先煎)延胡索12克川牛膝12克旋复花(包煎)12克生储石15克大腹绒6克北细辛4石克川郁金12克桑上寄生30克威灵仙12克制乳没各9克桃杏仁泥备9克鸡内金12克生知柏各9克水煎兑无灰黄酒一杯,落水沉香(研细,冲服)1.5克,大黄(上“庶”包“虫”虫丸1粒(和入)。复诊:1剂药后,血遂攻破而潮,腹中骤爽。据云血色淡,黑块壅下,伴白色粘质,脉候实象已退,六位仍弦,予丸方调治。按原方量加一倍

(去黄酒,庶虫丸改为5粒),同研细末,炼蜜小丸,早晚各服6克,以橹豆衣15克煎汤分送。

(孔嗣伯整理:孔伯华医案,《中医杂志》8:547,1958)

【评按】妇女经闭,《素问》称之为“不月”、“月事不来”。临床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虚或血虚所致。实证以气滞血瘀或寒湿凝滞较为多见。此外亦可因津液耗损、肾阴匮乏、肝劳血伤或风冷、火热、痰滞等因素引起,当根据不同的病因予以辨证施治。

例一乃经血不足、血虚经闭,治以滋养精血、调理冲任法,方用柏子仁丸

(《妇人良方》方)为主方,此方柏子仁、牛膝、川断有濡养调理冲任之功;泽兰、卷柏通调血脉;熟地以滋养阴血。药味虽少,而选品精当,一丝不杂,其效殊宏。例二为阴虚胃燥,治以清胃化燥,降逆调冲,后参入清血养阴、活血化瘀而获效。例三经闭三月余,腹鼓、鼻衄、渴饮,病属实证,孔氏以重剂通经,全方治重攻瘀破积,兼能平肝清热、降逆行气,证方相合,竟一剂而效。此案方师古法而立意颇新,堪为后学者研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