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人族称的由来

 雪峰读书 2011-07-09

汉人族称的由来

  历秦朝及两汉400余年的发展,一个代表统一、稳定、人数众多的“汉人”族称,开始著称于世。

  本为国名,汉代以后作族称

  汉族的族称,得名源自汉朝。汉朝以汉为国号,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邦曾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管辖巴、蜀、汉中三郡。

  由此可见,“汉”的初义是国名。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所用“汉”,皆指刘邦受封国政权,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之“楚”相区别。刘邦即帝位后,“汉”演变为朝代名称,有时候也有用作族称的。但“汉人”作为族称广泛使用,则是在汉朝以后。

  以关中和黄河中下游平原为中心

  汉族以“汉”为族称,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汉国和汉水流域。诚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构成汉文化的两支重要古文化,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汉族的文化中心都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秦汉之时,以此为主源流,并汇合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

  “巴、蜀、汉中三郡”

  秦汉时的巴、蜀、汉中三郡,巴郡在今四川省东部,蜀郡在今四川省西部,汉中郡在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