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应用一奇-----合书 汉字源远流长,在其运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奇特有趣的现象:两个或若干字组合写在一起,形成一体,表达一种意思。这里姑且称之为“合书”。例如: 合书的特点之一:部分相同或相似的笔画、偏旁可以互相借用,因而就省略一些笔画、偏旁,并使几个字粘连一体。如民间最常使用的“ 再如“招财进宝”的合书 “宝”和“财”相同的偏旁“贝”共用;“财”的另一个偏旁“才”和“招”的偏旁相似,又互相借用。 为适应合书的需要,有时把字原来的笔画加以变形,或采用俗体写法,在“黄金万两”中的合书 中,“黄”字下面的一短撇和一点变为了长撇和捺,与“金”字共用,“两”对繁体“万”字下部来说都是变形,对“两”字来说是采用了俗体。 特点之二:合书没有一个整体的读音。如果读它,还要按构成它的那几个字的读音。如: 仍然读作“招财进宝:。 特点之三:合书不产生新的意义。如 还是原来那四个字的意思。 合书以上的特点,使之与会意字泾渭分明。如: 只叫“双喜字”,没有其他的读音;像“廿”、“皕”等字,尽管结构和“双喜”相似,但他们有读音,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字,这就不是合书。 合书,按其取义、用场,主要为两类: 庆贺---- 祈愿----
用于婚宴场所----- 用于庭院、器物----
一正一倒两个”有“字合书,意为”反正都有“---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富有。 合书是汉字应用中产生的一种有趣的民俗现象。合书为数尽管不多,却也显示了汉字独有的造型及表意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