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伤寒论》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1-07-11
                             解密一:《伤寒论》和温病论是对立的吗?
   《伤寒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专门论述外感病的一部专著。千余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籍,研究外感病的理论指导。然除文字简奥,义理精深外,更多的学术观点并未被后人理解。这从仲景后出现的温病学派就能足以证明:因为没能理解其学术观点,未对临床做出指导,故遇到所谓温病便无从下手,于是出现了温病学派。果真《伤寒论》中的‘寒’仅指的是六淫中的寒邪吗?温病学派中的‘温’仅又指的是六淫中的温邪吗?
   让我们翻开《伤寒论》去寻找答案。我先摘录第六条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薇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条显然是对温病的论述,而切是从病因·病症·病机·治法·疗效等多方面作了深层次的论述,末了还谆谆告诫后人治疗温病勿用温热伤阴之法,以免误治伤人生命。温病是伤阴的一种外感病,宜当滋阴抗邪。火熏是‘伤阴’的一种代表治法。下是利水,也伤阴。故一并禁之。仲景既在《伤寒论》开首明确论述了‘温病’,焉有全书不论治方之理?
   我们再从《太阳病篇》中选几个案例分析一下。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例,“阳浮阴弱”一语点清患者
的身体是阴虚阳盛,腠理不固,本自汗出,极恶风。故伤风后有如是症状。桂枝汤主之,说明桂枝汤的意图是滋阴的。桂枝汤何以能滋阴呢?这要从桂枝汤的组成分析。方中芍药·甘草·大枣为甘苦化阴之剂,桂枝·生姜为引经之剂,使所化阴液达于太阳体表,与过强的卫气相平。阴阳相平,邪无藏身之所,故能治疗太阳中风病。
   桂麻各半汤证:“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虐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薇缓者,为欲愈也;脉薇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例,“阴阳俱虚”一语点清患者的身体是阴阳俱虚。因阳虚而感寒,因阴虚而不可更发汗。必当滋阴发汗并举,故桂枝麻黄各半汤,将滋阴散寒相结合。麻黄汤是助阳散寒,合桂枝汤,一使阴阳相平,二使寒邪外出,病焉有不治之理?至于桂二麻一汤证,只是阴虚甚于前证罢了。
    《伤寒论》每条都是鲜活的例子。毋用我一一分析。仲景是通过每一个案例,淋漓尽致地演示治外感病的方法:必须紧扣《内径》阴阳相平,天人相应的精神。将人体阴阳,气血运行,六淫特性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来自大道的思想,治法园活,绝无仅指一端。相反,后世医家是未解仲景学术观点,自以为有所发现,自创温病论,虽有所进步,却也扰乱了后学者思想。不也惋惜?     解密二:《伤寒论》辩证的原理是什么?
     《黄帝内经》曰:阴实阳密,邪不可干。就是说一个人阴精充实,阳气密实,阴阳相平,任何邪气都不可能侵入人体。换句话说,纯粹的外感病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病邪,都是在内伤的基础上进入人体的。设想两个人相伴而行,突然天气鄹变,风雨交加,温度下降;结果不是两个人都罹患外感病:一人有恙,一人安然;说明有恙者,自身虚弱,这叫内伤,安然者,自身强壮,这叫无内伤;可见六淫不能使人疾,内伤才是招患的主因;而且再放大统计面,此环境下,罹患外感病的:或伤风,或伤寒,或伤湿,或伤温,不一而同,这个事例说明内伤不但是招患的主因,而且还决定着招患什么病邪。这个事例是毋庸质疑的。它说明外感病的发生是以内伤为先决条件的。
    不仅如此,而且内伤还决定着外感病的发展路线。还是上边的例子。我们变换一种统计方式,用分类法,会发现:有的人外感后,经治疗很快就痊愈了;有的人病情则继续发展,发展的路线因人而异,即在临床上出现了种种变证。为什么同种环境会引起不同病症,而且病症的预后和转归又因人而异?追究其因还是内伤决定的。这就是《伤寒论》的辩证原理:人先有内伤,后才可外感六淫;内伤是六淫侵入人体的窗口:阳虚的,伤寒;阴虚的,伤温;气虚的,伤风;湿困的,伤湿;津亏的,伤燥;外感病形成以后,其发展仍按内伤路线进行。此结论,还可以用一个实验作说明:取同样大小的玻璃砖和土砖各一个,分别放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水盆中,水不会侵入玻璃砖内,却侵入了土砖内。此实验说明:砖受水的侵蚀,不是由水决定的,而是由自身决定的。水在砖体内的传播,仍然由砖的密实程度决定,疏的部位水可以进去,实的部位水难以进去。六淫对人体的侵入也是这样:无内伤,六淫何以侵入人体;六淫在人体内的传播同样也是这样:正气盛的部位病邪不能侵入发展,只有正气薄弱,即内伤的层面才是病邪侵入发展的部位。所以,在外感病中,病情只有沿内伤的路线预后转归,绝没有什么按经表里传、越经传、横传、逆传的现象和道理。两千年来,后人对《伤寒论》的注解,可谓汗牛充栋,可惜都未得仲景真意,解错了。仅以太阳病层面罗列展示原理如下:
    太阳伤寒病:每一脏腑的阳伤,都会引起太阳经经气中的阳削弱;此种内伤型机体,寒邪易于侵入,形成的外感病初期是太阳伤寒证;若久治不愈,便会沿着内伤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出现或脏寒或腹寒的病症;治疗大法是扶阳祛寒。
    太阳伤风病:每一脏腑的气伤,都会引起太阳经经气中的气削弱;此种内伤型机体,风邪易于侵入,形成的外感病初期是太阳伤风证;若久治不愈,便会沿着内伤路线进一步发展,出现或脏风或腹风的病症;治疗大法是补气祛风。
    太阳伤湿病:每一脏腑生湿,都会引起太阳经经气中的燥湿功能消弱;此种内伤型机体,湿邪易于侵入,形成的外感病初期是太阳伤湿证;若久治不愈,便会沿着内伤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出现或脏湿或腹湿的病症;治疗大法是扶正利湿。
    太阳伤温病:每一脏腑的阴伤,都会引起太阳经经气中的阴消弱;此种内伤型机体温邪易于侵入,形成的外感病初期是太阳伤温证;若久治不愈,便会沿着内伤路线进一步发展,出现或脏温或腹温的病症;治疗大法是滋阴清热解毒。
    太阳伤燥病:每一脏腑的津伤,都会引起太阳经经气中的津气消弱;此种内伤型机体,燥邪易于侵入,形成的外感病初期是太阳伤燥证;若久治不愈,便会沿着内伤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出现或脏燥或腹燥的病症;治疗的大法是养津润燥。
    我举《伤寒论》中一个例子作说明。
     桂枝汤证——小建中汤证。桂枝汤证(12条),小建中汤证(105条),《论》中不在一处排列,但却演示的是脾营损伤引起的太阳伤风病的发展路线。因脾营损伤,引起太阳经气中的营气消弱,招致六淫中的风邪侵入机体,初期形成太阳伤风证;若巧用桂枝汤,病情就会就此痊愈;若未经治愈,便会沿着脾伤的路线发展,形成脾风证(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心中之所以悸而烦,是因为脾脏伤了风邪;治疗大法是建中益营。
    《伤寒论》每一条都是鲜活的例子,仲景是在不厌弃烦地淋漓尽致地演示他辩证的原理。而且此种原理把病因·病机·治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医家只要掌握了这一原理,病家就像是你设计的机器,你的诊断和治疗还能有错吗?
  解密三:《伤寒论》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是依据它的辨证原理制定的。大法是祛外邪是治表,疗内伤是治本。扶正,扶的是内伤所缺之正;祛邪,祛的是内伤所招之邪。
     一,根据内伤和所伤六淫性质决定药物的寒热温凉及升降浮沉。汗吐下泄,滋补宣通各种治法,在《论》中都有展现,而且巧妙至极。但各法总是和内伤外感紧密配合,天衣无缝,无有差谬。举太阳病治疗以说明:
     太阳伤寒证:内伤在阳而能承受解表之法,外感寒邪束闭经络而需解表之治;故用麻黄汤辛温开腠发表 。 (35)    
     太阳伤风证:内伤在气而能承受解肌之法,外感风邪腠理不闭汗出而需解肌之治;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肌。(12)
     太阳风温证:内伤在气和阴而能承受辛凉解表之法,外感风温阴伤热郁而需辛凉解表之治;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益营和卫,轻宣表热。此方不如温病论中的银翘散,也许仲景时代药物有限,然治法原则已经非常明确。 (27)                                                                                            太阳伤湿证:内伤在脾虚湿困而能承受解表祛湿之法,外感湿邪湿郁肌表身重而需解表祛湿之治;故用大青龙汤发之。(19条)  
    二,外感和内伤同时存在,且不在一个经络层面,内伤较为严重不能承受解表治法时,先治内伤后解表。
举一例说明:
    太阳伤寒证--阳明中寒症:本阳明胃中寒,致使太阳经经气中的阳虚弱,若外感必是太阳伤寒证;解表本用麻黄汤,但内伤过度,若服麻黄汤不但表证不解,反而寒邪会乘虚入于阳明胃中,致使阳明胃中寒加剧,此为逆;谊先治里后解表,治里用吴株萸汤,解表用麻黄汤。
    三,外感和内伤同时存在,且在一个经络层面,外感和内伤同时治疗。举几例说明:
    四逆汤证:本少阴肾阳虚弱,又外感寒邪;属外感内伤同时存在,且在同一个经络层面,外感和内伤同时治疗;故用四逆汤主之。(324条)
   少阴热化邪热炽盛证:本少阴热化,又外感邪热,导致小便过多大便干燥,口燥咽干;属外感和内伤同时存在,且在同一个经络层面,外感和内伤同时治疗;故用大承气汤。(320条)
    四,病因不同病理相同的,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举几例说明:
    少阴热化兼太阴热蕴证:本少阴热化伤津,又太阴热毒内蕴,致自利清水,色纯青,腹疼,口干舌燥;病因为少阴热化兼太阴热毒内蕴,然病理是热邪伤津,同少阴热化邪热炽盛证;故同用大承气汤。
    少阴热化兼手太阳小肠热盛证:本少阴热化伤津,又手台阳小肠阳热盛,致水走过多,腹胀不大便;病因为少阴热化兼手太阳小肠热盛,然病理也是热邪伤津,同少阴热化邪热炽盛证;故同用大承气汤。
    五,合病并病的按合病并病治疗,《论》已说明,不赘。
伤寒论中痉暍湿病就是温病.
后世医家是未解仲景学术观点,自以为有所发现,自创温病论,虽有所进步,却也扰乱了后学者思想。不也惋惜?
医术越繁,医家越多,越不得其要的关键因素!君慧眼人也!未见得后学者思想皆乱,只有那些不明白者会乱。不明白者永远会乱,他看到本来不乱的东西也会乱。

仲景在理论上不排除温病,所以有《伤寒论》第六条专论温病。但是毕竟仲景的目的主要是发明伤寒,而非温病。《伤寒论》显然是将温病的空间留给后人的。

后人发明温病,并非所云“自创”,一方面温病理论根源在《内经》中(《伤寒》也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伤寒》,就不会有温病,二者是本末关系。《内经》之广义“伤寒”本就包含温病的。
伤寒与温病的历史问题并不大,就怕我们小题大做,真的就闹大了。
《黄帝内经》曰:阴实阳密,邪不可干。就是说一个人阴精充实,阳气密实,阴阳相平,任何邪气都不可能侵入人体。换句话说,纯粹的外感病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病邪,都是在内伤的基础上进入人体的。

上面这句话很有分量,有较深层次思考。但是,这里是个相对性的问题,没有绝对的虚或内伤。君不闻《内经》有言:圣人避风,如避矢石。圣人当是体健不虚者,但是也需要躲避外邪。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人对生存环境是有选择性的。不适合的环境致病并非是“内伤”所致,而是选择错误。这就是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根源。

在临床上,并非是所有疾病都要考虑“内伤”问题,千万不要误导初学者。对《内经》理论的价值定位,要恰如其分。

如果我说,一个本来“内虚”的人,因为感受外邪而发病,邪退后其“内虚”反而不存在了,但治疗中只用了祛邪法,没有用补法,你说是什么道理?你能想清其中的原理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个相对概念。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内伤存在,因而在遇到五运六气发生太过不及产生六淫时,都可能发生外感病;发生哪一种外感病不是由六淫决定的,而是由内伤决定的。外感病发生之后,它的预后和转归,也不是由六淫决定的,而是内伤决定的,君说有一种外感病只用了祛邪法,而未用补法亦愈者,其实祛邪法所选取的方剂,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涩有通,这本身就是对内伤的处理,至于没有明显的加补正一类的药物,那是因为内伤不重,病邪尚在浅表,正气仍能抗持而已,若内伤已重,病必转里,此时若不补正,病邪何能外祛?请君思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