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窃听,?世界新闻报?的黑暗艺术

 魏语 2011-07-12
因涉嫌窃听丑闻,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有168年历史的英国报纸《世界新闻报》7月10日发行最后一期后永久停刊,而以《世界新闻报》为代表,被默多克新闻集团发扬广大的"非正常采访"手段却也并非是一时出格。[详细]
 
     

目前在伦敦,也很难找到不相信自己的电话遭到《世界新闻报》窃听的人。——《名利场》杂志

     

演员、球星、议员、首相"一个都不能少":2000多位名人政要被窃听

窃听事件早在06年底就已陆续曝出,这一轮窃听事件涉及人物众多,英国诸多"大牌"影星、球星,如著名演员休·格兰特、喜剧演员史蒂夫·科根、模特艾丽·麦弗森,足球明星约翰·特里均涉身其中,更多名人的详细名单还未公布。除了明星,英国两院政要也未能幸免,据信,前首相布莱尔助理也遭窃听,甚至还包括前首相戈登布朗。整个窃听门事件具体有多少人受害仍不为外界所知,而据《卫报》保守估计,逾2000人涉身其中,而据推测,真实情况将会是这一数字的二到三倍。

王子信息,事无巨细:王子膝部肌腱拉伤等私密信息也为新闻报获得

2005年10月,英国王室的三位高级助理察觉到自己的手机有些异样之处:一些尚未收听的语音邮件显示为"打开并已保存"的状态。与此同时,关于威廉王子的一些小道新闻,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世界新闻报》上。虽然新闻本身没什么重要性,都是诸如威廉王子膝部肌腱拉伤此类的报道。但是这种消息却让王室震惊不已:这种极为私密的信息一般只有王室成员周围极小部分人知道,而且王室历来口风甚严,此类消息不大可能为外界所知。

   

王室八卦、明星绯闻一直是英国小报热衷的话题。哈里王子在夜总会与女友厮混的照片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报或者《太阳报》的头版

     

媒体同行也不放过:《每周镜报》和《每周邮报》总监助理也被窃听

除了名人大腕、王室政要,《新闻报》的触角也伸向了媒体同行。前不久英国传媒大亨柯立福(Max Clifford)助理也加入对《世界新闻报》的控诉大潮中。她声称,为了得到《周日镜报》和《每周邮报》的独家报道,《新闻报》不惜入侵她的语音信箱。并且,她表示,在她提起诉讼后,新闻报记者打了电话,请求她放弃诉讼。

 
 
     

"大哥大"时代,记者就已开始扫描戴安娜电话的模拟信号

2011年,曾任新闻报编辑的保罗·麦克穆伦(Paul McMullan)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之前也做过电话窃听,而且电话窃听这种手段也早就"司空见惯"。在移动电话普及的早期,由于移动电话采用模拟信号,所以通常他们会利用特殊设备对模拟信号进行扫描。"比如,可以到市面上合法地买一个信号扫描仪,坐在休·格兰特的住宅外面等着收听就行了,"麦克穆伦说,"我还记我们扫过查尔斯亲王与卡米拉的会话。当然,戴安娜的也没有落下。"随着移动电话升级为数字技术,扫描通话成本越来越贵,故记者转而窃听移动电话的信息。

 

窃听事件让《世界新闻报》这家“百年老店”走到了历史尽头

     

4332人名单,2978个手机号码、30盘磁带录音,91个登录密码摆在记者案头

2006年,警方开始对《新闻报》进行调查中发现了两位关键人物:《新闻报》的王室新闻记者克莱夫·古德曼(Goodman)以及私人侦探格伦·穆尔凯尔(Mulcaire)。警方在调查中找到大量的计算机文档、磁带、手写的笔记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纸质资料。这些相关资料显示,有4332人的名称或部分名称被列入这他们感兴趣的范围内,另外还有2978个手机号码,30盘磁带的语音留言,以及91个用来登录语音信箱的PIN码。潜在的受害者数量巨大,而这些原始文件就摆在他们桌面上。

 
 
     

记者利用窃听材料"要挟"名人:用录音换取伯爵夫人独家采访

另一位曾在《新闻报》任职的记者霍尔(Hoare)接受采访时表示,电话窃听的意义还远在新闻爆料之上。他认为,电话窃听的优势在于它确认了谣言内容的真实性。一旦有记者通过电话窃听确认了某件新闻的真实性,他会拿这条新闻跟当事名人的新闻发布官沟通作交易。"记者通常会说,我知道这一切的来龙去脉。我也不想惹你的主顾,你有什么跟我作交易?"新闻官通常会再提供另一份新闻通稿,报纸则会停止对当事名人的攻击,与此同时,原始信息依然为报界所掌握,而且一旦有需要就可以派上用场。"这已经不完全是新闻操作了,"霍尔说道,"它成了谈判,跟华尔街操纵文字没什么区别。"

《世界新闻报》对于这种批评手法早已驾轻就熟。2001年,新闻报获得爱德华亲王之妻、威塞克斯伯爵夫人苏菲讥讽有些英国内阁成员的录音,伯爵夫人在录音中斥责某些内阁成员利用皇室身份为其下属的公关公司拉客户。为避免《世界新闻报》出版她的评论,伯爵夫人答应接受《新闻报》的独家采访,大谈怀孕观、称自己有可能接受体外受精。该报为这篇报道最终以《我的爱德华是直男》为标题刊出,一时洛阳纸贵,更进一步发酵了英国坊间对亲王性取向传言的炒作。

 

因涉嫌窃听王室成员电话,《世界新闻报》王室新闻的记者克莱夫·古德曼于2006年被英国警方逮捕

     

窃听变成"窃用",删除失踪女孩电话记录招来首相抨击

警方调查中发现,窃听门事件已经有超出媒体爆料之外的嫌疑。2002年3月的一天,英国一位名叫米莉·杜勒的13岁女孩在放学路上失踪,引发英国警方的大规模搜索行动。6个月之后,杜勒的遗体在一片树林里被找到,而谋杀者直到2010年才认罪。而近日有报道称,当时受雇于《世界新闻报》的私人侦探窃听了杜勒的手机语音信箱。该侦探删除了部分窃听过的留言,直接给杜勒家人和警方留下了杜勒仍然活着的假象。此事遭到曝光后,舆论一时哗然。英国首相卡梅伦说:"如果指控属实,这就是一种十分可恶的行为。"

 
 
     

"鸡鸣狗盗"不止《新闻报》一家:一位私家侦探,300名记者的"公共情人"

电话窃听在英国是违法的,不过这也就是说说罢了。《卫报》观察家在《新闻报》窃听门后的一次报道中评价道。"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普遍,"曾在世界报任职编辑的保罗麦克米兰(Paul McMullan)如是说,"所有人都这样做,你实在没有理由不这样。"

2003年,英国对隐私数据和政府透明度进行调查的机构,信息专员办公室(the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曾对另一位私家侦探史蒂夫·惠特摩尔(Steve Whittamore)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此人为多家英国报纸提供信息。在3年时间里,超过300名记者雇佣过惠特摩尔。这些报纸不仅限于各种小报,而涵盖整个英国新闻界。《每日邮报》是最主要的顾客,《世界新闻报》排名第15,新闻集团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也位列其中,另外还有卫报传媒集团的《观察家报》。除了电话窃听,他们其他一些"黑魔法",例如欺诈(装作某些机构,例如电话公司和银行,套取一些个人信息),非法搜索警察局和政府部门的内部信息,或者利用手机号码获取私人地址等。

 

《世界新闻报》所属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默多克对窃听事件指责一再否认,但本人的黄色新闻作风却历来备受争议

 

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利用私家侦探和无孔不入的小报记者,利用可以使用的一切手段,追寻着一切可以成为新闻猛料的新闻来源,窥视着英国上流社会的每一寸肌肤,在英国小报风格的裹挟之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