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培总结

 叶小婷 2011-07-13

我有幸参加了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通过短时间的网上培训,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与快捷。在国培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辅导老师郭勇老师。下面就此次培训谈谈我的一些拙见。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我自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樟树市大桥中心小学任教。由于工作在农村小学,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通过培训,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我们应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首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例如,教师在教小学英语《A busy day》这一课时,就将David忙碌的一天用课件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其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第三、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和传授。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如果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只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坚信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会让学生学的更快乐,更轻松。决不能用老眼光去评价格一个学生的好坏,只有当他们真正收获到了自己的丰富的果实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绩。我们都应该与他们高兴,与他们同乐。

    二、通过培训,提升了学习理念。

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老师要多读书。“爱读书的人最美丽”,走进书的世界,你的心灵会由一贫如洗变得富饶而充盈;你会由浮躁不安变得宁静而庄重;你虽身居斗室,却能思接千古,心游万仞。 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指引孩子前进的道路。我们虽然是教师,我们学的知识也很有限,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老师是学生的示范与榜样,不能光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我们也要积极地去做去学才行。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要求我们的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现在有的教师工作马马虎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铃响匆匆忙忙冲进教室,下课铃响拍手走人;有的教师对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缺少爱心,不愿花时间与学生、家长交流;甚至有教师把心思精力放在上班以外,心中没有教室,没有学生,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做为一个好教师,应该明白教育家和教书匠最大的不同。他们对教育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教书匠认为教师是职业,是谋生的手段,给我多少薪酬我做多少活,而教育家往往做份额之外的事情,他们把它当做事业当做人生的追求来做,他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地在做这件事,所以我们说教育家是狂热型的,当做生命的一部分,喜欢跟孩子交流,把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最大的梦想。

我们要做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好教师,做一个让学生爱戴的好教师。这就是为我们做一个好的教育家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师的成长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生活”,第三是“生命”。生存层面的教师,刚走上教师岗位,只是具有教师的角色,尚属于“身份”意义上的教师;生活层面的教师,工作是为了谋生,只能称之为“工作”意义上的教师;生命层面的教师,有源自内心的教育理想,发自内心的教育责任,这是“精神”意义上的教师,也是真正的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是从“生存”层面走过来的,现在也有不少“生活”层面的教师,但教育发展更需要“精神层面”,也就是教育家型的教师。

教育家型教师应该有亲和、智慧的教学气质;有扎根课堂、坚持操守的人格风范;有耐得住寂寞、敢于领先求真的学术追求;有对儿童大爱、把教育当做天职的教育情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是陶冶人的心灵的职业,教师是从精神上去影响人的。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稍有不慎,一个细小的动作或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会使学生偏离价值轨道,甚至给他们的一生带来不幸。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我们在唤醒他人的同时,首先唤醒自己,我们要作“一个教育的智者”。所以我们应该一如继往地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

    三、通过培训,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

吴忠豪教授的《外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扫描》介绍了六七个国家的母语教育,设计阅读、习作、评价各方面。老师以理性的思维和辩证的眼光对中外母语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既开启了一扇了解国外的窗口,又让我们鉴定了前行的方向。他认为语文教学急需改进。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一研究当前我们国家的国情,二是要研究传统,三是要研究外国。对于传统的和外国的经验都应该进行认真冷静科学的研究,取其应所取,弃其所当弃。而我国在教材不能大改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一种思考的策略,打破过去以理解内容为重点的思维方式,在语言能力和运用上下气力。

在实践中,课堂提问浮浅、随意、琐碎甚至无效,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发争议,阐发观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性的指导。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我认为以下策略可以借鉴:态度真诚、因人施问、注重实际、体现整体、创设情境、重视体验、巧妙变换、体现“两”度、强化重点、“节外生枝”。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四、通过学习,学会了交流。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在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期间,一天,他发现一个学生王又用泥砸同学,他当即制止,并令王又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来一下。放学后,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又已等在门口。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果给王又:“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当王又满怀疑惑地接过糖后,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让你停手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紧接着,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放在王又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他们也同样期待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又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先生满意的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 好了,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个故事令人深思,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肯定的具体表现就是能被别人赏识。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希望自己学习、工作等受到赏识。那么,学生们呢?他们也同样期待着老师的赏识。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会学,就必须有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是——赏识教育:用其所长,情感激励;讲究方法,爱心雕塑;欣赏亮色,享受成功。

我想说:当别人把学生看“扁”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他们看“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而能不能教好学生,关键就看你会不会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现在的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成长烦恼会伴着而来;另外由于竞争的加剧、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亟需老师来帮助解决;再如,由于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如何让学生汲取营养,而避免不良思想的侵蚀等。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知道学生真正的看法和认识。“蹲下来与学生谈话”,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朋友般的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让双方明晓共同点和差异性,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多与学生交流,就是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相互信任,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而相机诱导,促其奋进,促其成才。加强与学生沟通,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不要用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学生、限制学生、禁锢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坦诚地交换意见,学生能真实地感觉到老师是在关心自己的成长,教育的效果也就相当好。对于教育和影响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的德、才、识、能都很重要,均应全面发展,但起灵魂作用的是一个关键的“情”字,它正是一个爱的综合体。而爱要让学生读懂,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面对学生时,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只有始终脸上充满阳光,心中装满学生,满怀激情地去爱我们的学生,从他们成长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品质,信任和赏识他们,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掌握关爱的技巧,真心实意对待学生,提高关爱的品质。老师的爱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也爱自己的老师,这种情感流动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人格品质就会不断地上升,一个和谐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氛围就会形成。

总之,在本次国培计划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培训让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了教育教学技能,明确了今后成长发展的方向。一个多月的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