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谁将是最大受益者?去年一度被称为“夺命退烧药”的尼美舒利,在多方利益角逐数月后,终于尘埃落定。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尼美舒利。 早在今年3月下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组织国内尼美舒利主要生产厂家以及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召开会议,讨论尼美舒利的安全性问题,并通报了国内外不良反应数据,基本确定要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修改方向就是适用年龄和使用剂量。 桑迪咨询机构专家张继明认为,与高端市场相比,第三终端的市场特点、运作方式有很大区别。企业在人员配置、工作部署、药品价格上必须符合第三终端的实际要求,具备一定资源优势,才能占据市场份额。显然,这些都是外企的短板,短期内很难提升。“相比之下,那些一直专注第三终端的国内药企,面对尼美舒利退市后留下的‘蛋糕’,更有‘切割’的机会。”张继明说。
为此,笔者走访了国内几家儿童用药的生产企业,想从中了解这些企业将会采用哪些方法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以生产儿童退烧药、近期颇受业界关注的武汉人福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绪荣表示,企业目前正在商讨应对措施,今后会加大药品生产中的质量安全管控力度,至于其中详情,暂时不方便透露。据了解,该药企生产的儿童退烧药为迪尔诺·布洛芬混悬液,几年前就开始在二、三线市场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深耕细作,宣传颇有成效,并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团队,“实战经验”丰富。随后,笔者在市内药店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多数药店已经自行下架尼美舒利。而迪尔诺等品牌的布洛芬混悬液,销售情况良好。医师、店员也向前来购买的顾客推荐这类的退烧药品。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未来我国儿童药销售额还将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如此看来,在安全用药的大环境下,类似武汉人福这样的国内药企,只要假以时日,将通过第三终端这一领域崛起,具备后期竞争优势,值得业内人士密切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