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荒野之鹰 十五岁,捆了今生的第一个行李,连牙刷,毛巾都带走。屋前厝后,巡了一趟,要狠狠记住家的样子,躲在水井边哭一场,忽然长大了五岁。我不嫉妒别人的十五岁仍然滚入父母怀里,睁着少女的梦幻眼睛,而我却得为自己去征战,带刀带剑地不能懦弱。 这样逼自己,正常的十七,八岁身心也会垮的,平常,没谈得来的朋友,她们追逐影星,交换情书,我没兴致,想谈点生命的困惑与未来梦想,她们打不起精神。我干脆跟稿纸谈,谈迷了,就写文章,投稿,成天在第二堂下课冲到训导处门口的信箱,看有没有我的信?若是杂志社寄来刊搞消息,我会乐得一看再看,看到眼眶泛红;大报副刊寄回退稿,则撕得碎碎地喂垃圾桶,我想:“总有一天... ...”为了那一天,吃多少苦都值得。 这样逼自己,正常的十七,八岁身心也会垮的,平常,没谈得来的朋友,她们追逐影星,交换情书,我没兴致,想谈点生命的困惑与未来梦想,她们打不起精神。我干脆跟稿纸谈,谈迷了,就写文章,投稿,成天在第二堂下课冲到训导处门口的信箱,看有没有我的信?若是杂志社寄来刊搞消息,我会乐得一看再看,看到眼眶泛红;大报副刊寄回退稿,则撕得碎碎地喂垃圾桶,我想:“总有一天... ...”为了那一天,吃多少苦都值得。 我做事一向劲道猛,非弄得了若指掌不可。迷上写作,连带搜别人作品看得眼睛出火。他们写的好,我写不好,道理在哪儿得揪出来才能进步。常常捧着两大报副刊上的名家作品,用红笔字字句句勾,我不背它们,我解剖它们,研究肌理血脉,渐渐悟出各有各的路数,看懂名家也有松垮垮的时候。那时很穷,买不起世界名著,铁了心站在书店速读,霍桑“红字”,赫塞“流浪者之歌”,“泰戈尔全集”,扥尔斯泰“高加索故事“... ...,有些掏钱买了, 缺乏目标的年轻生命好比海上飘舟,我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往哪里去,考大学只是眼前目标,我知道为什么必须上大学,不是依社会价值观,师长期待或盲目的文凭主义,而是依自己对生命的远大梦想。 每天,依例凌晨四点起床早读,按照作战策略,这个暑假必须总复习所有科目并预读高三功课(已搜得学姊的旧课本),至少做一遍从各补习班,明星学校搜集的题库,试卷及历年联考试题,并且每隔半月“验收实力”—看自己能考上哪一个“混帐学校”。 思考为什么叫人啃一头死牛没人要吃,煎成小牛排就美味得不得了。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料理亭”,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胃纳,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抽屉里有一叠没写完的稿子,其中有一篇关于一个高中男生逃家的故事。想往下写,又收进去,索性把专放稿件与写作大纲的抽屉贴上封条,仿佛唯一的财产被法院查封。
如此安顿之后,升高三,当同学们一个个迸发高三杂症,勉强念书,或奔波各补习班像只无头苍蝇,我却笃定得像个磐石,心穏穏地纹风不动。继续按自己的作息方式排读书计划,虽然高三下学期的课堂考试成绩遭透了,但我摒弃老师的授课进度及测验计划,照自己的时间表走,不急,不慌,从不脱序。我读书喜欢问“为什么”,思考答案。有时“国文”里的问题必须从“历史”找解答,“历史”里的疑问,可以从“地理”得到线索。活读比死背深刻, 而且有乐趣。如此一遍遍地读到胸中如有一面明镜,且国文,历史,地理知识相互串连,佐证,活生生如能眼见一朝一带风华。 联考前一个礼拜,同学们灰头土脸,乱了军心,熬夜赶进度,我却无事可干,反其道而行,逛市场吃红豆冰,买蕃茄弄蛋炒饭,早晨,黄昏到山径散步,过几天舒服日子。其实无形之中,脑子里正在整编,活络所有念过的内容,使枝枝节节的知识更加密实,形成实力。我有自信,问任何问题,我都能说出一番道理。
联考那日,大多数人像进刑场,我却觉得像园游会。听说有同学拿到试卷,眼前发黑,手心冒汗,下腹绞痛,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太稳了,拿到国文,历史,地理试卷,觉得像在考小学生,暗笑出题老师怎么出这种简单的题目? 钟响后,同学们纷纷翻书找标准答案发出哀嚎声,或到家人面前忧心忡忡。我没人陪考,也觉得家人像组“进香团”陪考只会坏了军心。我一本书也没带,考过就算了,不在想它。闲得没事干,买汽水边走边喝,像个巡逻。
没放榜,我已算出自己到台大,就算科系不理想,选个学风自由的大环境再转系总比意气用事只是填几个志愿再挤破头转校保险。我想到一个人才荟萃,高手辈出的大环境逼自己成长,所以,台大文学院六个系全填了。同学问我:“万一上考古系怎么办?”我说:“那就去挖坟墓嘛!”老师看我的志愿单,同样纠眉头,简直是没主意的人的手笔,我仍坚持从头填到尾,人生哪能一下子就趁心如意? 我把选校搁第一顺位,进了大环境一切好说, 在不断飘荡中,能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重量与意义是最大的收获。我太早离开家庭的保护,也学会独立,为自己的生命做主。虽然无法像一般人拥有快乐的青少年时期,可是也学到同龄孩子学不到的,如何做一只在荒野上准备起飞的鹰。当一切匮乏,无人为我支撑时,我惊讶自己能从“无中生有”,磨砺出各种能力,守护自己。这样的训练比考上心目中大学更重要 - 或者反过来看,因为有这种训练,才可能上心目中的大学。年轻生命蕴涵各种潜力, 如今回想高中生涯,短短三年,却把我一生的重要走向都起头了,我如愿转入中文系,如愿成为作家。少年时,怨怼老天,现在懂得感谢。 思考为什么叫人啃一头死牛没人要吃,煎成小牛排就美味得不得了。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料理亭”,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胃纳,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思考为什么叫人啃一头死牛没人要吃,煎成小牛排就美味得不得了。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料理亭”,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胃纳,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很感动的文字 回想今年我的高三 和故事主人公的努力 相比 太太 不够了 所以结果才这样不尽人意吧 ···回头看我的高三 有过努力 但说实话 真的没有做到拼命···但马上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感觉好失败 看了这些故事 都有了想复读的念头···但又怕自己还是无法真正的做到·怕结果还是不理想 未来 有些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