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论]七下册思品《走向自立人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学案

 天雷教育 2011-07-14

七年级思品导学案

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主备:闫伟章  审核:庄丽华    教导处审核: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辨析依赖与依靠的关系

2.懂得依赖的危害

3.懂得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4.懂得自立的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懂得培养自立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链接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三【自主学习

    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并完成如下知识结构

   一.依赖的危害性

 ①使人丧失          的能力和精神

 ②使人缺乏生活的         ,造成人格缺陷

 ③不能适应      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自立与自主

  1.自立的重要表现:独立地生活

①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        

②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2.自立的前提:自主

   ①自主,就是遇事有        ,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②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        。遇事没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无法在生活中自立。

  三.多实践,多锻炼

  培养自立能力主要在两方面下工夫:

 ①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       做起。

 ②大胆地投身          ,只有在社会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                 《啃老族》歌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亲,

    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1)、你能想象啃老族小时候可能是怎么样的吗(说说啃老族的昨天)?

 

 

2)、根据歌词描述现在的啃老族的现状(谈谈啃老族的今天)。

 

 

3)、有一天,阿明的父母突然不幸去世,没有人可依靠了,那他以后的生活将会怎样(猜猜啃老族的明天)?

 

探究二:请阅读课本P42《书生进京赶考》的故事,思考:(1)、书生一路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2)、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自立吗?为什么?

 

(3)请给书生出主意: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

 

    探究三:中日少年《夏令营较量》1992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 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思考:

(1)      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2)      你认为一个自立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培养自立的方法)?

 

五【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家里,自立的你应该是(  

A.当父母不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负气离开他们,不用他们管。

B.有什么要求就对父母说,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一切难题。

C.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困难多向长辈请教。

D.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自己解决。

2、山东市济南市某希望中学七年级的学生蔡强,品学兼优,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平时的蔡强作业独立完成,从不需要父母的监管。遇到疑难问题时,从不依赖于他人,总是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蔡强的故事告诉我们(  

①要自立,就意味着做任何事都不要依赖别人  ②遇到事情要有主见,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④要自立就不需要帮助,不需要依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遥望蓝天,理想是只小鸟,能自由地飞翔。要实现这一愿望,必须学会自立,为此,我们应该(  

A.依靠父母,完全顺从    B.遇到困难,拒绝帮助

C.告别依赖,学会自立     D.我行我素,不受约束

二、阅读思考

     198873日,北大计算机系一年级学生彭某从五楼阳台上跳下。彭某是一个相当聪明的青年,他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就是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优异”学生,却是一个生活上的低能儿。1987年他以全县第一、全省第三的成绩迈进北大校门,却因不会买饭、洗衣等不得不停学回家。第二年接到北大寄来的复学通知书后,又因惧怕离开父母后无法独立生活而渐生厌世情绪,最终他选择了跳楼自杀。

     这些现象说明青少年身上存在什么问题。这种思想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危害呢?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