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盼风雨故人来
类似这样的画面,常常出现在古代画谱中,那是古人寻常的生活景象。现在令人感慨的是,古代的景象每每出现在今人的笔下。
今天,还有谁会长时间地候在门前,等候故人从风雨中来?今天,还有多少人会冒着风雨去探望那个依旧布衣的老友,仅是为了心头的想念而没有其他目的?
现代化了,一切节奏加快了。陈年的友情如果还未来得及消逝,偶尔拨个电话,已属奢侈;笔墨传书,鸿雁往来,好像也成了现世奇观。纵然一方有闲情雅趣,学一学古人,宣纸毛笔,写封书信,问候身心,吐点衷肠,寄与友人,然而那位急匆匆忙碌碌的朋友能否有份闲心来欣赏你的这份远古情怀呢?倘若抹不开脸面,心里过不去,回你几行潦草的圆珠笔字,或是发一行没有标点符号的超短句,你心又作何思量?
即使你有雅量体谅他,但是自己投出去的闲,反弹过来的忙,也足以让你悟出自己的不识时务来,反倒觉得欠了人家什么。余光中有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当你的女友已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套用过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