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式楼:就是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子,朝向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点式是指以核心筒为中心对称布置的短板楼
板式结构:“板楼从建筑物本身来说,反映的是一个建筑物的长、宽、高之比。”目前市场上的板楼确实有不少是塔楼的变异
从板楼的建筑特征来看,板楼就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板楼的户型应该是南向面宽大,而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
板楼的户型应该是南向面宽大,而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在南北开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形成对流。
什么是点式楼?板式楼? 楼层高了,住宅的平面布局就更有讲究,多层住宅的“一梯两户”无法生搬硬套,经济适用的原则使高层住宅设计必须寻求扩大电梯服务对象的适宜途径。
在此先决条件之下,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就演绎出点式户型,点式户型环绕着电梯布置,在规划总图上它看似一“点”。 高层点式楼的优点是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规划中的边角地,灵活安排。宽阔的视野,也是点式楼的卖点之一,前后毫无遮挡的窗外景观,令住户心旷神怡。但它户型的均好性差,每个楼层中总有几套住宅的朝向不佳,这对于有着“晒太阳”情结的居民来说,房产销售将形成障碍。有的设计为了避免这一缺点,把朝北的套型略向东西方向扩展,形成了前小后大的“蝶型”,虽然解决了部分房间的采光问题,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它们日照不足的缺陷。有的设计将点式与板式的方案揉合在一起,均好性的问题稍有缓解,然而与电梯相邻的户型成了“口袋型”,通风不畅又影响了居住的舒适度。 板式楼,“板楼从建筑物本身来说,反映的是一建筑物的长、宽、高之比。”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副总建筑师刘东卫先生说。“从板楼的建筑特征来看,板楼就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如果仅以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目前市场上的板楼很难辨别真伪。同时,他又指出,目前市场上的板楼确实有不少是塔楼的变异。为迎合目前买房人的偏好,有不少开发商将建筑的外形做成板式住宅的模样,如果深入到室内,每一个户型来看,却发现有不少户型与塔楼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刘东卫先生告诉买房人鉴别一个住宅是否是真板楼,不能只从建筑外形来看,而应该深入到它的内部看个究竟。板楼的户型应该是南向面宽大,而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在南北开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形成对流。而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所谓板楼的户型却达不到南北通透,甚至有的板楼还有纯北向户型。这与塔楼其实没有太大区别。有的户型虽然做到了南北通透,但进深却达到了17米,甚至更大,使室内出现了暗厅。这样板楼通风采光效果都大打折扣。 鉴别板楼应“由外而里” 有关专家介绍,板楼并不是越薄越好,过度地追求“薄”也可能导致室内空间分配不合理。“薄板”是在不影响室内空间功能分区及方正感的前提下,将楼体厚度尽可能减少,以增加室内的通透性与单位面积的受光度。这样可以使来自南向的采光面与北向的受光面的光线有效对接,从而保证了室内充足的采光与通风性。室内进深短了,室内空间受管道、空间布局等因素的影响也相应减少,明厨明卫就成了可能。厨房和卫生间都有采光面,利于日常的油烟、卫生间潮气、异昧等可以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排出室外,这样不但能有效保持室内清洁,更有益健康。 除了进深小、面宽大,南北通透这些标志外,专家认为真正的板楼实质是能满足人们生活品质更高追求的一种住宅产品,它在朝向、通透性、建筑密度、人均绿化率等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有的产品虽然也做到了通透,但是由于东西朝向,并不能满足北方采光的要求,所以不算是真正的板楼;有的产品建得太高,加大了容积率,减少了人均绿地的占有,也不算是真正的板楼。只有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设计才能更有利于发挥板楼的通风采光的优势,同时也使室内的户型更加方正。 因此,有关专家提醒买房人,在买房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板楼的意识。不要认为只要从建筑外形看,符合板楼的长、宽、高比例就认为一定具有板楼的通风采光性好的居住特性。更应该研究住宅的内部结构,只有当户型的面宽、进深有一个合适的比例,社区的容积率,绿化率达到一定的标准时才能达到板楼通风采光性好的特点。 板楼优势并非绝对
很多开发商在宣传中对塔楼持否定态度,其观点不外乎有二:其一,塔楼容积率高,每层人口密度大;其二,居室通透性差,通风、采光不如板楼。 客观地讲,塔楼与板楼二者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势。事实上,规划超前、设计合理的塔楼无论是户型方正实用、功能分区明确,还是通风采光效果上均不会逊色于板楼。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高层虽说是板楼,但无论是从进深面宽上,还是容积率、均好性并不能尽如人意,比如:做高层板楼建筑进深必然加大,进深可达到15—16米,采光不彻底,又因为市场上小户型受宠,大进深的板楼做出小户型必然缩小面宽造成通透不足,上述类型的板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板楼的意义。 另外,虽说板楼南北通透采光性好,但很多板楼是东西向设计,也达不到板楼应有的效果,因此,从2002年至今,越来越多的发展商意识到高层板楼的劣势,纷纷开发小高层或多层板楼。而塔楼的者也逐渐意识到空中大杂院的弊病,将一楼10户至12户的设计调整为一梯5户至6户,使传统臃肿的“王”字型塔楼变形为舒适健康型的薄塔、蝶塔。 板楼塔楼各有千秋 板楼与塔楼是两种不同的建筑形态挺拔的塔楼与平缓的板楼各有各的特色。 板楼四大优点 1.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 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进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于采光与通风,而且户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间尺度适宜。通常而言,由于板楼的面积充裕,因而户型设计更容易出精品。 2.板楼均好性强 眼下一梯两户的小板楼非常受宠,正是因为整栋板楼中各套户型的优劣差距很小。板楼由于住户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较清静。 3.管理成本不高 通常而言,板楼的管理成本普遍较塔楼低廉,除一些配套设施要求较少外,仅外墙粉刷的日常维护费用就要比塔楼便宜得多。 4.面积使用率很高 板楼户型的使用率通常高于塔楼户型。因为塔楼内的电梯井、候梯厅、变配电机房等公共设施面积较大,都将摊到每个业主的头上。 板楼的两项缺点 1.建筑密度低,房价高 板楼社区多属低层低密度,容积率较低,尽管居住舒适性强,但房价一般比较高,特别是在城区内寸土寸金的地段,为数不多的板楼也许只有非工薪阶层才能消费得起。 2.户型格局不宜改造 板楼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板楼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变化,这一点不如塔楼的可改造性强。 塔楼的四大优势
1.节约土地资源,房价较低 由于塔楼社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因而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让更多的人安居。 2.空间结构灵活,宜于改造 塔楼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内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楼甚至可以将整层楼面打通,灵活分割户型。 3.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 高耸的塔楼由于采用了框架结构,现场浇筑楼板,因而其结构强度比板楼高,抗震性与安全性很好。 4.居高望远,视野开阔 塔楼住户可尽览都市美景,相信低层板楼的住房是无法领略这一份心旷神怡的感受的。 是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其特点是建筑布局紧凑、集中;分户灵活,一般每户能获得两朝向;建筑外形处理比较自由,建筑轮廓挺拔;可以丰富建筑群体;建筑占地小,便于因地制宜地在小块零星地插建。在风景区及主干道两侧,为避免建筑成片的单调感和视线遮挡,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点式住宅,同时也丰富了街景。点式住宅外墙较多,经济性较差。对一梯服务多户或面积较大的多室户住宅,较难布置,且易出面朝向差的房间,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应予以注意,尤其要注意不得使一户住宅所有房间均为不好朝向。点式住宅设计时应在满足平面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使建筑体型简洁,结构整齐、合理,外墙少,暗面积少。一般点式住宅平面形式有方形、T形、Y形、风车形、十字形等 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然而对于一些开发商,对于广大消费者,在生产和购买什么样的产品的问题上仍显得“盲目”、“无从”,更多地变成了“盲从”。
对于高层的建筑类型问题就是一例。最近在业内和购房者中,对板式高层住宅推崇备至,趋之若鹜。大有非板式不造,非板式不买之势。不错,板式高层之于点式高层的优点做了细致的点评,如通风好、朝向好、私密性好等。那么,如何看待这几项优点呢? 首先,这三条在一些设计好的点式高层中已经极大地被克服。其次,发展商在研究人们需求的时候,不能总停滞不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虽不能完全地解释个体需求的多样化特征,但实践证明,它对于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对需求层次的变化是非常有效的。当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时,意味着市民对住房的需求也已由满足基本需求转为满足舒适、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也许有人要说:人们的生活习惯难改是真理。但我要说,生活习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才是真理。就拿付款方式来说吧,过去习惯一次性付款,觉得心理踏实。现在习惯按揭贷款。 同样还是通风、朝向和私密性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理解。 关于通风 通风,渐成为购房考虑要素之一。也许搞清人们为什么要通风,我们才会明白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通风已不那么重要。因为,人们要求通风,并不是要常常“和我一起吹吹风”,试问谁敢在穿堂风中安睡?空调的普及,优良楼盘的新风系统难道还不足以解决通风问题吗?其实,点式塔楼也有它的优越性。 容积率可充分利用 对于开发商而言,这是房产开发的重要决策因素,也是保证利润的要点。实际上,开发商赚钱或保本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居民所获得的长期利益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每个开发商的楼盘都亏本,还有谁愿意投资这个行业,还有谁会一期一期的开发,不断地提升自身楼盘的服务和品质呢? 建筑风格富于变化 小区的板楼给人带来的最不好的印象就是兵营式的排列。而各类清俊的、浑厚的、港派的、欧式的点式高层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都市的风貌,在人们的居住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更使人们的感官得到满足。 有更富于选择性的景观视野 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于购房的第一考虑要素从1998年的地段,到1999年的房型,到2000年的环境。如此显著的变化,不正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吗?谁又能说2001年购房的首选要素不会是景观呢?何况环境与景观本身就乃相辅相成者也。现在亲水楼台、景观中亭、公园毗邻的兴起,不也从另一面反映了这一点吗?还有,景观中亭、点式高层可以围合而设,大家共享;而板式高层基于南向的设计理念宁愿前后布局,只给前面的独有,又算什么“以人为本”? 板楼优势并非绝对
很多开发商在宣传中对塔楼持否定态度,其观点不外乎有二:其一,塔楼容积率高,每层人口密度大;其二,居室通透性差,通风、采光不如板楼。 客观地讲,塔楼与板楼二者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势。事实上,规划超前、设计合理的塔楼无论是户型方正实用、功能分区明确,还是通风采光效果上均不会逊色于板楼。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高层虽说是板楼,但无论是从进深面宽上,还是容积率、均好性并不能尽如人意,比如:做高层板楼建筑进深必然加大,进深可达到15—16米,采光不彻底,又因为市场上小户型受宠,大进深的板楼做出小户型必然缩小面宽造成通透不足,上述类型的板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板楼的意义。 另外,虽说板楼南北通透采光性好,但很多板楼是东西向设计,也达不到板楼应有的效果,因此,从2002年至今,越来越多的发展商意识到高层板楼的劣势,纷纷开发小高层或多层板楼。而塔楼的者也逐渐意识到空中大杂院的弊病,将一楼10户至12户的设计调整为一梯5户至6户,使传统臃肿的“王”字型塔楼变形为舒适健康型的薄塔、蝶塔。 板楼塔楼各有千秋 板楼与塔楼是两种不同的建筑形态挺拔的塔楼与平缓的板楼各有各的特色。 板楼四大优点 1.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 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进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于采光与通风,而且户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间尺度适宜。通常而言,由于板楼的面积充裕,因而户型设计更容易出精品。 2.板楼均好性强 眼下一梯两户的小板楼非常受宠,正是因为整栋板楼中各套户型的优劣差距很小。板楼由于住户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较清静。 3.管理成本不高 通常而言,板楼的管理成本普遍较塔楼低廉,除一些配套设施要求较少外,仅外墙粉刷的日常维护费用就要比塔楼便宜得多。 4.面积使用率很高 板楼户型的使用率通常高于塔楼户型。因为塔楼内的电梯井、候梯厅、变配电机房等公共设施面积较大,都将摊到每个业主的头上。 板楼的两项缺点 1.建筑密度低,房价高 板楼社区多属低层低密度,容积率较低,尽管居住舒适性强,但房价一般比较高,特别是在城区内寸土寸金的地段,为数不多的板楼也许只有非工薪阶层才能消费得起。 2.户型格局不宜改造 板楼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板楼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变化,这一点不如塔楼的可改造性强。 板式高层住宅:未来中国住宅的发展方向|点式高层、板式高层的名词不属于规范的叫法。按老百姓的叫法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楼房一般分为“板楼”和“塔楼”两种,板楼最大的特点是每户住宅都能够南北相通,从外观看,板楼建筑的长度明显大于宽度。板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走廊式的,各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第二种是单元式拼接,若干个单元连在一起就拼成一个板楼,我们常见的单元住宅就是属于这种。而塔楼的特点是每一层都有若干户共同围绕一组公共竖向交通设施形成的楼房平面,这种楼房一般比较高,从12层以上到35层不等,塔楼一般是一梯四户到一梯12户。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塔楼和板楼各有特点。板楼朝南户型比较多,南北通风条件好,且板式住宅多为低密度住宅,其居住的舒适性要高于塔楼。而“点式楼”可以节约用地,而且一楼一般都会设有比较豪华的大堂,但小区的容积率一般都比较高。“点式楼”起源于一些土地资源紧缺的大城市,由于这种建筑可以大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点式楼”几乎全部是高层建筑,这种建筑在北京、深圳、香港等地极为盛行。但这种住宅由于设计的原因,不可能做到户户朝南,因此直接光照不是很理想。另外有些专家表示,外地出现的“蝶形楼”和“井”字形楼弥补了日照的不足,比传统的方形塔楼先进。
点式楼房是从香港的建筑设计风格借鉴过来的,香港地少人多,住房非常紧张,所以采用这种点式的设计,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土地,但是点式建筑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通风不好,大部分房型采光不理想,部分房型遮挡严重。一个楼层住户太多,人员复杂等等。而板式建筑是2000年左右在大陆兴起的建筑模式,它的好处是通风好,一般两梯三户(也有两梯4户,一梯两户等),两户是南北通房型,采光好,每个房型都是主卧和大厅朝南,没有遮挡(不会被自己大楼遮挡),一个层面上住户少,最多4户,人员简单,相对安全,可以说板式住宅是点式住宅的一种进步。 户型关系着居住者的贴身感受,板式高层住宅之所以备受人们青睐,正是因为其观景、采光、通风良好,均好性十分明显,这是保持愉悦心情、健康居住的根基。以至业内人士称,作为现代户型新选择,板式高层将成为楼市主角和主流生活住宅产品。 板式建筑区别于塔楼,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南北通透、室内无死角、全室内见光、空气流动性好、远观视野好,因此,板式高层迅速兴起,并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是与其优良的性价比息息相关的。实际上,从卖方时代到买方时代的转变,板式高层也从中找到了支持的空间,因为,单一的多层、塔楼建筑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 审视板式高层,多从以下角度:板式高层、小高层以南北朝向为主,自然采光、通风充分,户型均好性明显;市场中的项目多以一梯两户、三户或两梯四户等为主,区域范围内私密性好,噪音、污染、视线干扰等影响相应减少;建筑拔高,绿化面积增大;设有电梯,方便老人和小孩出行;公共交通面积较省,使用率较高等等。 |
|
来自: jianyezhidi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