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花肉苁蓉

 昵称317021 2011-07-16
管花肉苁蓉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 Wight ,列当科,又名南疆大芸、红柳大芸。茎入药,有补精血、益肾壮阳、润肠通便之功效。

形态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沙漠人参----管花肉苁蓉沙漠人参----管花肉苁蓉

植株高60-100cm,地上部分高30-35cm。不分枝,基部直径3-4cm。乳白色,干后变褐色,三角形,长2-3cm,宽约5mm,生于茎上部的渐狭为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穗状序,长12-18cm,直径5-6cm;苞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7cm,宽5-6.5mm,边缘被柔毛,两面无毛;小苞片2枚,线状披针形或匙形,长15-17cm,近无毛。花萼筒状,长15-18mm,顶端5裂至近中部,裂片与花冠筒部一样,乳白色,干后变黄白色,近等大,长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6-10mm,花冠筒状漏斗形,长4cm,顶端5裂,裂片在花蕾时带紫色,干后变棕褐色,近等大,近圆形,长8mm,宽1cm,两面无毛。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7-8mm处,长15-17mm,基部膨大并密被黄白色长柔毛,花药卵形,长4-6mm,密被黄白色长柔毛,药室基部钝圆,不具小尖头。子房长卵形,花柱长22-25mm,柱头扁圆球形,2浅裂。蒴果长圆形,长10-12mm,直径7mm。种子多数,近圆形,干后变黑色,外面网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产新疆全疆,但以南疆的民丰分布较集中,生于水分较充足的柽柳丛中及沙丘地,常寄生于柽柳属植物的根上。

生物学特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位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别名红柳大芸,地下茎黄色,肉质肥厚扁圆形,肉质鳞片状,叶密集,顶生圆锥花序,虫媒花,紫色或黄色,花萼钟形,蒴果卵形,二裂,无真正的叶,不含叶绿素。肉质茎一旦出土,受到阳光刺激,马上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开始开花结实,肉质茎中营养被消耗尽,中空枯萎。种子寿命长,细小且多,千粒重0.09g左右,一般每株结种子1~30万粒。当种子成熟后埋入沙土中,红柳根系的毛根生长接触到肉苁蓉种子种脐处,种子受到刺激开始萌发,寄生在红柳根上,生长1年或数年出土结实,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3]

分布状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广泛分布于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印度及前苏联中亚地区

生长习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分布于柽柳灌木丛植被,没有出土的管花肉苁蓉披挂黄色鳞甲,很象古代战将披挂的战甲,故名"黑司令"。单个的管花肉苁蓉似兵器,有花朵和含苞未放的花蕾。刚开的花是白色,后来变成紫色,并有芳香气味。成片的管花肉苁蓉如不及时采集,会形成白紫色花丛,十分艳丽。

一丛沙漠灌木一般寄生一窝管花肉苁蓉,最多发现过五窝。通常每窝只有一条根寄生管花肉苁蓉。寄生管花肉苁蓉的根不再长须根和侧根。

生衍繁殖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管花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沙漠干旱地区能生衍繁殖,是与它的种子及寄主红柳等灌木的顽强特性分不开的。自然界的管花肉苁蓉种子脱离蒴果飞落沙地以后,由于环境干燥,长期不会腐烂。种子随风到处飘游,一旦遇到寄主红柳等灌木的毛根细胞,它们结合在一起,长出管花肉苁蓉芦头。因靠灌木主根吸收深层的地下水,使管花肉苁蓉芦头得以生长发育。芦头得到充分的养料和水分逐渐变粗,红柳根也逐渐长大。这时芦头就形圆形的萌发尖。芦头可以一连多年长出管花肉苁蓉,而管花肉苁蓉却是当年生长当年成熟。因此,确切讲,管花肉苁蓉是一年生植物。要说多年生,那是指芦头和它的寄主。

采摘时间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以采摘的时间分为春管花肉苁蓉和秋管花肉苁蓉。春管花肉苁蓉每年四月开始采挖,经过夏季炎热阳光下翻晒,肉质、地茎晒干后包装调运,秋季生长的管花肉苁蓉采挖空心时期在9至10月份。它的个体比春季管花肉苁蓉略小,含水份和春管花肉苁蓉一样,但由于秋末冬初阳光弱,温度低,日照时间短,难以保证质量、规格。

人工种植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管花肉苁蓉

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通过对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wight)人工种植深度对管花肉苁蓉的接种率、越冬、产量的试验,以取得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的最佳深度。

试验地

位于且末县车尔臣河中游东岸的广袤的沙漠上,该沙漠区年降水量12mm,蒸发量3700 mm,空气相对湿度为35%,年均气温10.10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6.40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3.50 ℃,7月均温25.20 ℃,1月均温-9.20 ℃,夏季沙表温度可达70 ℃以上,无霜期167d,年均风速≥2.50m/s,年≥8级大风15.80 d,最长达37d,主害风为东北风,沙尘暴日数24.50 d,最多达53d,浮尘天气193.70d,沙丘活动性极强,年均向西南方向移动距离可达20m,沙漠地貌极易改变。地下水埋藏11.30 m,几乎无任何天然植被。

试验材料的选择

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的技术关键是要提高种子的接种率,据刘铭庭研究,1kg管花肉苁蓉种子(约1千万粒)撒种只能种25亩地,种子利用率只有5~8万。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有关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反复试验研究,研制了管花肉苁蓉种子接种纸,每张纸上均匀分布有180~200 粒经过优选的良种,通过这样的处理,种子利用率提高到1/200,我们则选用了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制的管花肉苁蓉种子接种纸进行人工种植。

试验设计

为了尽可能使试验中其它因子一致,其设计为在同一条支管同一条毛管进行深度为40 cm、60 cm、80 cm、100 cm对比,并在不同的毛管、不同的支管进行反复。并尽量使每一对比在1 d内完成。每一种植深度种植1 000穴,共计种植4 000穴。

种植时间 

管花肉苁蓉一年四季均能种植,但最适合季节为春秋两季,我们于2004年4月15日开始进行人工种植,4月29日结束。

种植方法 

人工营造的防沙治沙林为东西走向,在行间南侧距红柳根部60cm处,分别挖深40cm、60cm、80cm、100cm、长40cm、宽 30cm的接种穴,每1条毛管每种深度均为20穴,将接种纸以45度角放置于坑底,每穴放1张接种纸,回填沙土10cm厚左右,然后均匀洒100g复合肥料,最后再回填沙土至地面平,踏实。

抚育管理 

因管花肉苁蓉为寄生植物,接种后红柳的营养状况决定管花肉苁蓉的产量及生长速度,因此,接种后,应加强对红柳的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4、5、9月每隔20d放水1次,每次8 h,滴头间距1m、滴水量为3.60L/h,6、7、8月每隔15d放水1次,其它同上。在我站的防沙治沙林中,红柳主要病虫害为红柳条叶甲,发生时间为 4月中旬至5月下旬,根据发生病虫害的情况来确定防治方法,如小面积发生,用人工捉虫方法进行防治,如大面积发生,用农药进行防治。

采挖 

在采挖管花肉苁蓉的过程中,将要出土的管花肉苁蓉从寄生部位以上3~5 cm处用利器切断,再回填沙土至地面平,把寄生部位埋好踏实,可在断口部位及寄生部位继续萌发出多个分枝,起到1年种植年年采挖的效果。

因管花肉苁蓉是寄生植物,40cm深的土壤中红柳的根系最多,随着深度加深,红柳的根系减少,因此40cm深的肉苁蓉种子接种机率最大,100cm深的接种机率最小。管花肉苁蓉水份含量为75%~80%,试验地的沙漠冻土层深度为50cm,秋季没有采挖的肉苁蓉如果在冬季长到距地面50cm以内,就很容易受冻开春解冻腐烂,不能安全越冬。

通过上述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不同深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种植不同深度对管花肉苁蓉的接种率、越冬及产量有较大影响,最佳种植深度为60cm。如要追求较大的个体,可把种植种植深度定为80cm左右。[4]

药用价值编辑本段回目录

管花肉苁蓉管花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管花肉苁蓉列为滋补药。

管花肉苁蓉,“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肉苁蓉。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1]

管花肉苁蓉是贵重而罕见的寄生药材,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血崩、带下、腰膝冷痛、筋骨无力、血枯便秘等症,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提高肾功能、增强记忆力、抗老年痴呆、抗衰老、抗疲劳、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历来民间常作食品服用,以作滋补之用。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大芸列为滋补药。

◆增强记忆力,防治老年痴呆症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再加上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导致记忆减退、疲劳综合症的发病 率快速增长。如何预防和早期治疗老年痴呆症,如何防止记忆力减退成为各国科学家们关心的课题。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管花肉苁蓉具有明显的提高学习记忆作用,对记忆衰退和老年痴呆症有明显的疗效。

它主要通过4种途 径提高记忆力、防治老年痴呆症

1、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2、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3、增加脑内神经 递质的释放;

4、改善脑循环。

大量的动物试验表明,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正常动物、老年动物和多种模型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如今,我们将管花肉苁蓉的有效成分制成了管花肉苁蓉系列提取物,可以作为保健品原料或者食品补充剂食使用。管花肉苁蓉不仅能作为神经保护剂和脑循环改善剂,同时具有抗疲劳作用。对于从事脑力劳动者以及记忆减退、老年痴呆症初期的患者都非常有用。

◆ 通便不伤身体

管花肉苁蓉的另一重要功能是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而且它的通便作用非常明显,一般便秘只要服用1—2天 即可见效。现代研究表明,管花肉苁蓉的通便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第一、增加肠内渗透压,减少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软;

第二、促进肠蠕动,缩短排便时间。这就使管花肉苁蓉通便作用与其它通便中药如大黄、番泻叶等不同,不是泻下,而是润肠通便,使大便变湿、变软,易于排出。所以管花肉苁蓉通便而不伤身体,特别适用于有便秘的老年人、产妇和体弱多病者,当然也适用于一般人群的便秘。

◆ 抗衰防老,远离亚健康。

药理研究表明,管花肉苁蓉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不仅可以明显地降低人体脂质过氧化物 ( L P 0 ) 含量,对兔血和小鼠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 还可以明显地延长果蝇的寿命。荒漠肉苁蓉中的多糖和甘露醇可以使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延缓皮肤衰老。衰老模型小鼠试验表明,肉苁蓉提取物对肝细胞超微粒体积和大脑皮质 的超微粒都有明显改善作用。

为什么管花肉苁蓉肉苁蓉能抗氧化、抗衰老呢?日本学者门田重利通过研究证实,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所含有的苯乙醇苷类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物的有效成分。

◆ 保护肝脏,养身佳品

门田重利等通过研究还发现从管花肉苁蓉中得到的活性提取物具有保肝活性。我国学者张洪泉进一步研究证实,管花肉苁蓉多糖能明显改善小鼠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现象,能降低 过高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对抗四氯化碳所造成的肝损伤。

◆补肾,益精血,男女皆宜

历代补肾方中,管花肉苁蓉的使用频度最高。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管花肉苁蓉提取物能够明显延长阳虚动物的耐冻时间,增加因应激所致性功能低下小鼠的交配次数和射精率,还可显著增加睾丸被切除大鼠精囊前列腺的重量。管花肉苁蓉中起补肾壮阳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苯乙醇苷类成分,如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等。

它主要通过2 种途径起作用:

其一、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促进体内相关递质和激素的释放,提高性欲;

其二、抗疲劳、提高身体机能作用。

另外,管花肉苁蓉的补肾作用与其它补肾药如锁阳、淫羊藿、巴戟天等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二点。

第一、管花肉苁蓉补肾而不伤阴,长期服用一般不会出现上火、口干等症状,故 《本草纲目》谓其 “ 补而不竣,故有从容之号”,其意为从从容容补肾;

第二、管花肉苁蓉补肾男女皆宜,故其既可治疗男子阳痿,也可治疗女子不孕。

由于管花肉苁蓉确切的补益作用,成为历代医家处方中最常用的补益药之一,被誉为 “沙漠人参” 。

相关知识编辑本段回目录

问一:为什么要选择管花肉苁蓉?

八十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对管花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并与荒漠肉苁蓉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主要作用成分苁蓉总苷纯度及含量约为荒漠肉苁蓉的5~10倍,因此,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增加收载了管花肉苁蓉。

问二:人工种植的管花肉苁蓉与野生管花肉苁蓉的区别?

管花肉苁蓉由于长期过度地采挖,其资源已濒于桔竭,管花肉苁蓉已被列入  ( 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Ⅱ和我国二级保护植物。所幸运的在我国科学家的长期努力下,管花肉苁蓉人工栽培都已获得成功(专利),目前在新疆和田地区已建成30万多亩的管花肉苁蓉的栽培基地,,管花肉苁蓉的资源将基本得到解决,而且经过研究人员的测定,发现人工培植的肉苁蓉和野生肉苁蓉药效以及化学成分都没有任何差别,尤其在治疗作用上都是一样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问三:管花肉苁蓉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

我们做了很多药理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副作用,而且临床方面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可以说,管花肉苁蓉是非常安全可靠的。

问四:哪些人群不适宜服 用肉苁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吗?

管花肉苁蓉基本上适合所有中老年人,以及有便秘的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直接服用管花肉苁蓉。现有研究报道管花肉苁蓉有一定的降压作用。[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