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慘案,又稱濟南慘案,日本称“濟南事件”(済南事件),指1928年5月3日國民革命軍在北伐途中经过山东济南城时,日本方面借口革命軍对城內的日本僑民進行搶劫、強姦、屠殺,而出动军队展開報復,蓄意屠杀中国军人与民众六千余人的事件。其中,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派遣济南的外交处处长兼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及署内职员17人被日军虐杀。惨案发生后,日方否认日军屠杀中国军民,并要南京国民政府道歉、赔偿、惩凶,并于5月11日攻佔濟南,直至次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济案协定》之後,日軍才退出濟南。
背景
济南位处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交会点,加上黄河、小清河水运畅通,在当时是座人口达约三十八万的商业都市。1914年日本从德军手中夺取胶州湾后,1918年中日签署《山东问题换文》,日本取得在济南、青岛驻军的权利,胶济铁路由中日合营。1922年中日在美国的调停下签署《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买回胶济铁路,日本归还胶州湾并从青岛、济南撤军[1]。1925年,奉系军阀张宗昌控制山东[2]。 1928年是中国国民政府北伐的最后一年。自1926年蒋中正宣誓北伐后,北伐军节节胜利,1927年3月进入南京,随后发生了南京事件,导致英美反对。当时日本的态度是希望欧美列强不要出兵,否则容易“刺激其民族意识,从而导致不可收拾之局面”(当时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语)不利于日本保护其侨民[3]。4月,发生分共事变,国共分裂。不久后汪精卫在武汉另组国民政府,宁汉分裂。 而在日本,1927年4月,主张对中国实行所谓积极政策的田中义一政友会内阁成立。为应对北伐军北上,日本于5月28日决定出兵山东,派兵二千到山东,从青岛登陆并准备开赴济南,是为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此举遭到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同时抗议。有人认为此次出兵是为了援助张作霖,阻止北伐军而借口保护日本侨民。而此前蒋中正亦派人到东京谋求日方谅解,日方希望北伐军止于徐州。8月,蒋中正主动下野,日军也日本跟随英国从中国撤军的决定,撤出山东。10月蒋中正赴日后,于11月5日与田中义一会谈,希望改善其对华政策,然而田中反劝蒋中正以统一长江流域为终止,停止北上[4]。蒋中正在日记中批评日方“毫无诚意”,势要“妨碍我革命北伐之行动,以阻止中国之统一”[5]。 1928年1月,蒋介石重任北伐军总司令。4月起,誓师继续北伐。北伐军分为三路,直指亲日的奉系张作霖军。北伐军一路攻占台儿庄、临城、临沂,势如破竹,直逼济南[6]。蒋中正特别知会日本驻上海领事,北伐军将保护战地的外国侨民[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