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死 观 孙延浩 “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一个人,生、长、衰老、死亡,与昼夜变化过程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没有人例外。 现在,人活八九十岁者常见,满百岁者也有,少数人六七十岁精力尚佳,还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但是,自然规律,人到了八九十岁之后,余热殆尽,即将死亡。 佛学讲,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我说只有衰老、多病二苦。我向庄子学习,顺应自然,“乐生”、“乐死”。我生活能自理,乐生;半自理,活下去,不怕死,也不找死;完全不能自理,乐死。 人为什么要话着? 这是人生观的核心。一个普通人为社会做好事、善事,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只为个人,损人利己,虽然活着,在人们的心中却早已死了。人的肉体总是要死亡的,不死的只是精神,是理论。 民间习俗办“红白”喜事,以前,我只知道嫁娶是喜事,为了表示欢乐热闹放鞭炮,办丧葬是悲哀之事,同样也放鞭炮,我就弄不明白了。自从,我学了《庄子》之后,所谓“红白”是人生命的两端,“红”是生命繁衍开始的迎接;“白”是寿终天年为老人送行,所以叫做“红白”喜事。同样是喜事,同样放鞭炮,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热切盼望,国家早日制定“安乐死”法规,依照法律可以让那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兼患绝症者;一切需要他人护理痛苦不堪者;还有久卧病榻,生不如死,死了更好者……早日解脱,免受痛苦,我说“安乐死”是最好的,最人道的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