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手笔构建"大景区管理"模式
陈来生 http://www.gmw.cn 2011-06-10 16:57:03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
□市旅游文化促进会会长 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陈来生 平江区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这是好事,但这也成了旅游管理的难事、旅游营销的烦事:说是难事,因为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和条线,既存在属地管理,又存在行业管理,景区之间,景区内外,往往互不统属,监管力度很弱,难以统一协调、统筹管理;说是烦事,因为各自的归属、利益、诉求、习惯不同,采用的营销模式、重点和步骤也就不相同,较难打造统一的旅游形象和宣传口号。 要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现实问题很难。那么,能否构建一种“大景区管理”的模式,在上级政府的主导下,由相关部门和条线联合设立一个管理架构,对区域内的景区景点实行统一管理?以平江区为例,平江旅游要想有大突破,必须由资源依赖向创意提升、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由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一定要在上级政府主导下,强化统筹,加强规划,通过文化品位高、带动效应强的核心景区的拉动和管理,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仅涉及区内单位的由区委、区政府牵头,涉及市级如园林、宗教、文化等部门的,则由市委、市政府主导,由相关部门和条线联合对“平江大景区”加以宏观领导和组织协调,具体可以设立 “拙政园和平江路历史街区管委会”、“桃花坞历史片区管委会”等,也可仿照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中山陵、玄武湖、鸡鸣寺、台城等20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以合力保护35平方公里的钟山风景区的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也可考虑组建旅游集团作为“大景区”建设管理的载体,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加大开发、管理和宣传力度,启动旅游集团组建工作,对纳入集团的旅游景区按照企业化运营模式进行运转,建立“行业自律”、旅游信用体系、区域旅游营销联盟等新型体制机制,组团营销,营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合作共赢的组团发展新模式。 “大景区管理”要坚持保护资源、科学管理、有序开发、统筹营销的原则,对旅游项目和吃住、购物、停车等配套设施,按照统一规划、选点布局、集中开发、体现特色的要求来建设。即使暂时无法组建专门管理机构,也可按照“大旅游”的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做优做美每个节点、做精做细每个环节”的标准,找准定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建设上,按照“建一物添一景”的原则,从道路、建筑、绿化,到色彩、小品、雕塑,乃至旅游导引系统,搞好绿化、美化、优化、亮化,所有新建景区及未达到A级标准的景区,都要按照A级景区标准进行开发建设、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建成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景物造型美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性的旅游精品景区。在营销上,以树立品牌、优化形象为重点,强化主题、大胆创新。在服务上,全面提升接待服务水平,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拓展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