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平安帖
《平安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共一纸,亦统称《平安帖》。前隔水,有瘦金书题签‘晋王羲之奉橘帖’,下钤‘宣和’朱文联玺。首行末‘来十’二字右侧,有梁朝‘僧权’半字押署。‘僧权’即梁朝鉴赏家徐僧权。
在《平安帖》四行后,是《何如帖》,又称《不审尊体帖》。其第一行末‘尊体比’三字右侧,有‘察’、‘怀充’小字押署。‘怀充’即梁朝人唐怀充;‘察’即隋朝人姚察,皆是当朝的鉴赏家。《何如帖》三行后,是《奉橘帖》二行。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都五十八卷’第六卷载有一帖,曰‘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如何,五行’。若将此帖与《何如帖》合并,正五行,文意亦相属。三帖相连。幅后有‘隋开皇十八年三月廿七日’落款,再后有‘参军事学士诸葛颖’、‘谏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题名。拖尾有欧阳修等题名,前后有‘政和’、‘宣和’、‘绍兴’及项元汴、笪重光等人收藏印,以及清帝鉴藏印多方,确系流传有绪的唐摹本。
平安帖用笔峻利,沉著潇洒,俊宕清健,体势丰满,尤其是尖笔的起迄牵带,丰富多变, 饱满完整,实为行书楷则。帖中‘修载’,即王耆之,字修载,王第三子,王羲之的叔兄弟。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