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防不胜防 买数码相机的五大陷阱

 林中游 2011-07-18

过年了,可能很多朋友都打算在最近入手一台数码相机,好回家拍照纪念啥的。对于相机经销商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黄金季节,挺过淡季的萧条,迎来了曙光!

 不过相机市场这趟混水,可是深得很呐。现在爱正正当当做生意的经销商已经是为数不多了,更不乏走旁门左道骗钱的经销商,你想都想不到的骗术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防不胜防。

 走过了水货、刷号机充斥相机市场的年代,层出不穷的新骗术又开始蔓延开来。下面,我就把自己在市场上了解到的一些经销商骗钱的伎俩一一揭露,并总结了一些应对方法。

 陷阱一:闪光灯成了光学防抖?

 这一招,是在光学防抖功能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出现的常见骗术,虽然现在光学防抖已经普及,但考虑到其“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这里就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闪光灯启动的瞬间可以大幅度提高快门速度

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应该都知道,光学防抖其实是依靠镜头防抖或者CCD位移防抖两种方法来提高三档左右的快门速度达到防抖效果。防抖究其根源,是为了防止照片拍虚而发明的。事实上,防止拍虚的方法远不止光学防抖一种,比如提高ISO、把光圈值调大、以及打开闪光灯。重点来了,由于很多消费者对防抖概念的模糊,造成这一招数屡试不爽,那就是打开闪光灯冒充光学防抖。

利用闪光灯冒充光学防抖可能了解相机的朋友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成为一些销售人员卖非光学防抖DC的绝招。在开启闪光灯的情况下,即使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也能达到1/100s以上,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对着拍摄物对好焦,然后大幅度晃动相机,依然能拍出清晰的照片!然后就慌称这是光学防抖功能起作用了。不懂的消费者可能就此上当,买了一个不带光学防抖功能的“防抖”DC回家,却可能因此而多花了数百元的冤枉钱。

 对策:了解光学防抖的原理的话,就你知道,即便开启了光学防抖,也不可能拿着相机使劲晃还不拍虚的,光学防抖没这么厉害。破解这一招也非常简单,看销售人员在拍照时是不是开闪光灯了,什么是闪光灯,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吧?

 陷阱二:相机的M档玩出新花样

 M档,即全手动档,在M档下,可以自由调节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专业人士提供的功能,却被经销商玩出了新花样。

                          手动相机的手动选项通常置于顶部拨轮上

 了解M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果调节不当的话要么过曝要么一片漆黑,而经销商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消费者产生错觉,以为相机质量不好,拍不出好照片,然后趁机换一个便宜的相机调好参数拍一张效果很棒的照片,让消费者觉得这个相机比那个好,从而卖出高价达到赚钱的目的。

 我曾在卖场亲眼到的一起利用M档骗消费者的真实案例:有一个先生买数码单反尼康D200,结果拍照时却因为被经销商调到了M档,并且曝光参数也不对,拍的照片很黑,经销商趁机说D200本来就是中端单反容易出问题,于是换了一台尼康D80,慌称高端单反,然后调到P档顺利拍出一张效果很不错的照片。某某先生信以为真,结果以D200的价格买了一台D80回去,事后发现上当,经销商却拒绝退换。(尼康D200售价10000元左右,D80售价6000多元)

对策要买数码单反或者手动DC,最好对手动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实在不了解,就要注意经销商给你试拍时是不是调到了M档或者S档、A档,这个时候你要调到P(程序)档或者AUTO(自动)档进行拍摄才不会出错。

 陷阱三:利用单反镜头做文章

 买了数码单反,投身到庞大的镜头群是迟早的事,如果你在购买镜头的时候并不了解镜头行情的话,就要小心上当了。 

                                庞大的镜头群组很容易让人挑花眼

 有很多刚接触镜头不久的消费者,还以为焦段越大或者变焦倍数越大的镜头越贵,就算不这么认为,庞大的镜头群错综复杂的价格体系也很容易让人头晕。这就造成了很多经销商浑水摸鱼,将一些本来很便宜的镜头报高价销售。最常见的如腾龙的28-105mm镜头,实际售价仅1000元左右,但奸商往往报出2000元以上的价格,另外腾龙和适马的70-300mm镜头就更离谱了,它们的实际售价不到1500元,而奸商经常报出4000元以上的高价,不懂行情的消费者还以为捡了大便宜。

 还需要注意的是防抖与非防抖镜头的价格差。比如佳能70-200mm非防抖镜头售价在5000元左右,而70-200mm的防抖镜头则贵达14000元!副厂镜头也存在这样的价格差,比如最热门的适马18-200mm非防抖镜头售价为2700元左右,而防抖版的适马18-200mm镜头则要4000元左右。区别防抖与非防抖镜头也非常简单,每一家镜头制造商都有自己独特的防抖标志,比如佳能是IS,尼康是VR,适马是OS,腾龙是VC等,并且防抖镜头上都有开启防抖功能的按钮,购买时细心观察就很容易发现。

 对策:购买单反镜头时,最好要找个懂行一点的朋友一起,实在没有的话,就自己上网做足功课再出手吧,毕竟镜头群实在太庞大了,不小心很容易就会中招。

 陷阱四:报负价、转机型

 这一招最为常见。经销商利用消费者对相机或者配件价格不了解来赚黑心钱,通常有报负价靠配件赚钱和转机型靠差价赚钱两种方法。

 配置相同价格大不相同的佳能IXUS 960 IS(上)和富士F50fd(下)

 报负价:大家去购买相机时,可能都会先选好几款相机,然后找懂行的朋友或者在网上了解大概价格,这个时候才出发去卖场购买。到了卖场,货比三家是大多数消费者常做的事,毕竟问到一个便宜的价格心理上也能接受一点,而有的经销商正是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报一个比市场平均价还低不少的价格,然后忽悠你买一大堆配件,虽然相机是便宜了,但配件肯定会报高价,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

 转机型:转机型可能有的朋友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同是1200万像素卡片机的佳能IXUS 960 IS和富士F50fd,IXUS 960 IS的售价是2700元,而F50fd的售价仅2020元,如果你的目标是购买佳能IXUS 960 IS并且也了解它的大致售价,但被销售人员一忽悠你可能会觉得富士的F50fd也不错(F50fd的功能确实比IXUS 960 IS多,但用材不如IXUS 960 IS),而且价格还便宜一些(通常销售人员会稍微比IXUS 960 IS价格报低一点,但绝对不会是2000元出头的实际售价),这样一来你很可能就会改变当初的想法购买F50fd,但却白白多花了几百元的冤枉钱,自己可能还觉得拣了便宜。

 对策:买相机时不要太贪便宜,如果遇上报价特别低的经销商,就要注意是不是报负价了,你可以只买它报低价的相机其他任何配件都不买,就可以试出它到底是不是报的负价。破解转机型的方法,就是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即使真的觉得经销商为你推荐的另外一款相机好,也要多跑几家问问价格,这样才不至于被骗。

陷阱五:所谓的正规商场也有猫腻

很多消费者都觉得去电脑卖场这样的地方买相机骗子太多,还是去正规的连锁商场购买放心,殊不知,所谓的正规卖场同样存在着猫腻。

                                    所谓的正规商场同样存在猫腻

 其实所谓的正规连锁商场,里面卖相机的绝大多数依然是类似电脑城一类的经销商在里面摆货。由于连锁商场铺货面广,意味着经销商要摆更多的样机,成本自然而然的上去了,而这些成本也就直接转嫁到了相机身上。所以了解行情的朋友都会发现商场里的相机标价普遍比电脑城卖场的贵不少。

 但是,我觉得连锁商场里的相机售价贵得有些离谱。虽然都会开取正规发票,但相机的发票税点还不到5%,也就是说买2000元的相机,仅需多交纳100元的发票钱。而实际上呢?以上图中某商场的索尼T200为例,现在电脑城卖场的售价仅2200元,即便加上5%的发票钱也不过2310元,但该商场的T200标价却高达2879元,足足贵了569元!虽然红色的T200要比银色和黑色贵100元左右,但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T200是银色款,即便因为成本的提高转嫁到相机身上,也不至于贵这么多,所以我觉得不排除有价格虚高的成分。

除了T200,这样价格显得有点虚高的数码相机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顺便在这里提醒大家在连锁商场里同样存在“转机型”的情况,由于连锁商场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家庭用户,这样的用户通常对相机都不太了解,因此“转机型”的成功率往往更高。

 对策:要记住,在这个薄利的时代,很少会有真正从你实际需求出发为你推荐相机的销售人员,通常都是推荐利润更高的。所以买相机时最好问问懂行的朋友,然后锁定目标不要更改。另外,不要迷信连锁商场,在电脑城这样的卖场里购买,不仅便宜很多,而且对于保修的问题,只要你开取了发票,和连锁商场是完全一样的。

 在这个年头购买数码产品,已经不是不贪便宜或者货比三家就能免于被骗的,层出不穷的奇招的确有些让人防不胜防,不过文中所告诉大家的对策如果您都能做到的话,基本上买相机被骗的几率还是很小的。最后希望大家在过年前都能够买到心仪的相机,开开心心的回家过个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