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

 我就是砖 2011-07-19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

 

“热炉”法则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及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惩罚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也称为“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思考:“热炉”法则指的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刚性,而南风法则指的是工作意识中的心理调适,是柔性关怀。刚柔兼济,人员才能各司其职。然而,在现实中也有一种刚柔颠倒的现象,那就是本来是刚性的规章制度,却在实际操作中变成柔性的符号,而本应体现柔性关怀的心理调适却因缺乏有效沟通而适得其反。

羊群效应

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思考:在教育的层面上看,羊群效应从正面,可以给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引领作用,可以给学校的定位发展起参照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时间、降低成本;若从反面来审视,羊群效应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教师创造和创新的能动性,且在跟从中具有一定的盲动性。因此,学校的思想应是尽可能多地培育一定数量的领头羊,也尽可能快地调动整个羊群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教育调整中占得先机。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思考:责任分散效应在学校的常规教育管理中有太多的表现,学生下课打闹很自然被想成是班主任的责任,课堂纪律问题也总是被为与课任教题无关,学生的心理问题那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好像一切问题都有合理的推卸理由,都有人承担责任。台湾一位校长高震东先生的一次演讲,题目叫做《天下兴亡,我的责任》,高先生认为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恰恰是大家都没责任,至少是“我”没责任!因此,学校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是“学生教育,我的责任”观念

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破窗理论"同样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思考:破窗理论的启示性是我们教育管理当中,在事情发生后我们首要的到底是停留在责任追究的过程,还是在现象的补救过程。当前教育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育者都让眼光和精力深陷于谁是“破坏者”,而忽略自已的思维极有可能酿造更多的“破坏者”。黑格尔认为“存在即合理”,破窗理论最大的意义就是不能放任事情处理过程中的暗示性因素,而这种暗示会直接带来因点失面的后果。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原理。具体地说,即: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这对教育工作者也有很大的启示。

一个班集体,总有先进学生和后进学生存在,正如木桶有长木板和短木板一 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却往往忽视对后进学生的培养教育,放任自流,这是很不应该的。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在加长所有木板的时候,更注意“补短”。不妨给后进生一点偏爱,为他们开点“小灶”学习上多给以关心帮助,思想上热情给以指正,生活上多加关怀照顾,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向先进转化。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班集体这只“木桶”的各块“木板”在一起加长的同时,使“短者”后来居上,从而使“木桶”的容量增大。

思考:另外我们还应思考“补短”的方法策略性问题,“木桶理论”我们都非常熟悉,但突破起来很难,其实难点不在理论的费解,而在我们用什么样的观念去实施它,换句话说,我们真的从内心认可这些后进生的重要了吗?否则,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这些后进生的成长经历中或许也有我们教育上的失误、失当呢?

四块糖理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教育法尤为我们当前心理教育做出了表率。陶校长在校园内看到一男生王友用泥块砸另一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早早来到校长室门口低眉颔首等着挨训,陶校长走来,一面先给了王友一块糖,说:“这块糖是奖你的,因你按时到,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的接过糖。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也是奖你的,因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刻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睁大眼睛看着校长。

 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正直、善良,敢跟坏人作斗争,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喊:“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同学呀.....”陶校长满意的笑了,他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的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思考:“四块糖理论”的价值不在四块糖,而在教育理念。首先我们在意识上求全责备,我们认为学生不应犯错误,或者说不应犯我们三番五次强调的错误;其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居高临下,把“以人为本”变成“以我为本”。我们认为学生不该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是教育者。我们不会犯学生的错误,谁又能保证我们生活中没有失误?因此错误本身可能会害一个人,但教师错误的方法可能会遗害很多人。

皮格马利翁效应

据古希腊神话传说,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把这种至诚的情感全部倾注到了雕像上,期望少女能同自己成为爱侣,这种真挚的爱情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爱创造了奇迹,木刻的少女成了活生生的姑娘,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所说明的期望对于人行为的巨大影响力却是人类心理的重要规律。心理学因此将之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被成为“罗森塔尔效应”,因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在一个随机选取的学校里,先煞有介事地做一些测试,然后提供给这个学校一个学生名单,告诉校方,在该校发现了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只是研究人员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而已。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他们的实验证实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心理规律。研究者认为,其作用机制就是: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无形中寄予他很大的期望,在上课时也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与厚爱,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也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的成绩。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上应用的结果:当你拿你的孩子或学生当人才培养时,他未来就是人才,当你拿你的孩子或学生当奴才培养时,他未来就是个奴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也表明,许多孩子之所以成为少年犯,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在小时候只因偶尔犯过错误却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孩子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思考:关键词  至诚的情感、期望、厚爱与激励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圣经》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两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思考:教育也往往存在这个问题,表现在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则倍受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受表扬。难怪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学校是个使富有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地方。”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也就是“关爱差生”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强调起点的公平性,我们不能用森林法则来对待学生。“马太效应”不能只反省在我们的大脑中,更应该落实在我们的实践上。

蝴蝶效应

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它的小翅膀,即引爆了北美的一阵龙卷风。这简直是神话,但却是见过气象科学论证过的。

有人说:“20世纪的科学界只有三件事将被记住: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在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这属于20世纪的三大物理学革命中,相对论涉及的时空尺度太大了,大得使“普通人”难以想象;量子力学涉及的时空尺度太小了,小得也使“普通人”难以想象;而混沌革命却适用于“普通人”看得见、摸得到的世界,这真是一件应该让“普通人”感到格外高兴和格外有趣的事。混沌理论研究中得到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所谓“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可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一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请看,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或存或亡这样根本性的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说到这里,不禁使我们想起“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中国传统的古语。“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出自《太史公自序》,太史公的引用才使原本“易传”中的这一光辉思想流传至今而未至失传。在懂得了一点混沌理论后,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概也会对“天赋人权”论和“为民作主”论之间的“毫厘之差”以及其他类似的“毫厘之差”有更多的关注和更细的品味吧。

思考:蝴蝶效应即临界点效应,在教育领域则可以利用“蝴蝶效应”,发现教育的触发点,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为了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善于发掘和研究教学对象需求变化的某些临界点十分重要。要利用“蝴蝶效应”捕捉到能引起学生巨大变化的临界点,力争取得最大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效益。同时我们可能对“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有更深切的了解。

 

 

其它:边际效应、相容效应、首因效应、定势效应、懒蚂蚁效应、金鱼缸法则、鸟笼逻辑、苛希纳定律、达维多定律、老鹰效应、麦穗原理、蘑菇效应、鲨鱼效应、负重效应、鲶鱼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