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3)

 汨江 2011-07-19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3)-地理论文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 〖关闭〗综述  研究  利用  水资源   -
-
-
3.2 雨水贮蓄技术
  雨水贮蓄技术包括雨水的蓄存和水质改善两方面的技术。
3.2.1 雨水蓄存
  雨水蓄存是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中间环节,是指将汇流面汇集的雨水通过导流渠(管)引入蓄水设施贮存,等到需水时再从蓄水设施取水的过程。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使用较多的蓄水设施有水窖、塘坝、涝池等。水窖主要用于人蓄饮水和部分农田补灌,水窖建筑容易,使用方便,蓄存的水质基本不受污染,渗漏蒸发少,目前较多采用。另外,蓄水池、瓷缸、水泥罐等也普遍使用。在一些来水量大的沟道或土地利用程度低的低洼地,修筑塘坝涝池蓄水,兼有沉沙调洪的作用。蓄水设施还包括引水渠、沉沙池、滤网等配套设施以导引雨水径流和保护改善水质。
3.2.2 水质保护和改善
  降落于地表的雨滴本身带有空气中的一些尘埃及大气污染物,再加上一般地区集流面没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设施,使得汇集于蓄水设施中的雨水水质较差。据对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6 个县的水窖水质调查分析,发现水质均达不到我国通用的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1],因而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饮用水水质的主要保护措施有:降雨前清扫集流面,设置沉沙池、滤网,蓄水窖加盖,定期清洗水窖等。在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应对蓄存的雨水净化。在我国饮用雨水的地区,一般家庭较多使用的有(本文来自范文家http://www.,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明矾、漂白粉、熟石灰等,但是某些常用的化学物质如漂白粉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不利于人蓄的副产物如三卤甲烷[12],因此,雨水净化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利用城市建筑物收集的雨水由于工业污染(如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物),水质较差,但贮存一段时间后,经过雨水的自然净化,水质可满足一些工业生产和环境用水标准[10]。
3.3 集蓄雨水的利用技术
  雨水汇集蓄存,其目的是为了利用;而充分高效、经济合理地利用雨水是保证整个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体系取得最大效益的关键一环。
3.3.1 人蓄饮水和农业雨水利用
  利用庭院屋顶收集雨水解决干旱半干旱山区、淡水缺乏地区的人蓄饮水问题是提高这些地区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甘肃省中东部地区 1995 年实施“121 雨水集流工程”,一年多时间解决了 131.07 万人、118.7 万头生蓄的饮水问题[13]。浙江省余姚市由于地表河道蓄水量少,地下水水质差且污染严重,井水咸、涩、臭,所以这里居民家家都建有雨水集流设施。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及降雨期与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错位,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通过对这些地区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分析,发现水分亏缺限制了其他因子作用的发挥,是“箍桶效应”中的短板,如果解除水分胁迫,初级生产力是目前的 4~5 倍[14]。在这些地区,降雨多集中在 6~9 月,若将多余的雨水径流收集起来缓解春旱、夏初旱,将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实际上就是二重“箍桶效应”中的截长补短

您正浏览的文章《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3)-地理论文_范文之家(FWjia.COM)》由范文家(www.)整理,访问地址为:http://www./jiaoyulunwen/dililunwen/2010-09-10/24436_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