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老公去太仓交运公司调试上网行为管理器,我搭车去太仓武陵街发资料和名片盒,顺便背上了相机,准备去拍一下太仓的元代古桥。
一早出发,一路上迎着太阳有一点点热。到太仓快10点了,赶紧工作。。。
午饭后不知不觉中发现不仅没了太阳,而且风很大,差点下了雨,今年的第一次降温倒是没有含糊。。。
请教了当地的朋友,知道古桥就在武陵街不远处。还好,事先做好了保暖工作,所以在致和塘上来回地找古桥,那点风寒还能接受。。。

州桥,三桥中间的一座,始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是三桥中年代最久远的。该桥原名为“安福桥”,据说正中地幅石一侧刻有“安福”两字,不过我没找到。可能桥正好对着当年州署衙门,百姓俗称州桥。桥长 16.2米,三孔,中孔高4.23米,跨度8.05米。

州桥

州桥的桥面为台阶哦

周泾桥,太仓元代石桥中最负盛名,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原名"海门第一桥"。周泾桥长17.26米,宽4.7米,高5.18米,三孔,桥正中地幅石上刻有"海门第一桥"字样,不过我没找到。

周泾桥

周泾桥,桥面为碎石,桥面中央一块3米长的龙门大石上刻有八卦图案,桥身系青石建成,桥栏有缠莲枝等浮雕图案。

周泾桥,桥身上长满野生植物,平添一番古意。

皋桥,建于元统二年(1334年),本名兴福桥。桥长15.05米,宽4.23米,高4.4米。可能单孔关系,显得较高,故又俗称高桥。古汉语中"皋"通"高"字,为显其雅意,文人爱把高桥别称为皋桥。据说皋桥的正中地幅一侧也刻有八卦图案,不过我没发现。

皋桥的桥面为碎石铺设,拱石上还刻有花卉。

皋桥

致和塘上的无名古桥,据朋友介绍也属元代古桥,只是未列文保,具体不详。。。

该古桥的桥面共有12条石组成哦,此处看致和塘河面并不宽,不知当年有多宽?。。。
从历史上看,水乡太仓历来桥梁甚多,但在一条数百米距离的河上有三座元代石拱桥,这在国内也属罕见。目前太仓市区致和塘上最有价值的周泾桥、州桥、皋桥已全部列入文保单位,它们距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比之周边县市宝之珍之的明清石桥,这三座元代石桥,更显得古老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