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民初哲里木盟的盐道及蒙古族的远行拉盐

 科尔沁人 2011-07-20

清末民初哲里木盟的盐道及蒙古族的远行拉盐

 

蒙古族作为游收民族,其畜力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人把众多勒勒车和骆驼依次首尾相连装驮食盐的驮运队称之为“达布森阿音齐德”,“达布森”为食盐,“阿音齐德”是远行之意。

由于工农业落后,牧业方式原始,过去蒙古草原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依赖于牛马车和骆驼等。

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载重致运。赶着勒勒车致远,对于远行人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蒙古人的远行驮运主要赴额吉淖尔运盐。从蒙古草原的各方赴额吉淖尔不仅受横穿草地、山川河流、戈壁沙滩,还会遇到疾病和和猛兽的威胁。因为那时拉盐的盐道上经常群狼出没,威胁着人、畜的安全。因此,一次远行需要很长时间,快的半个多月、慢的甚至几个月。在遥远的路途中,人们互相团结,齐心协力,充分体现了蒙古人之间的和睦友爱。

           (一)

远行的人最少每人牵单套牛车七辆,最多为十八辆为一列。一个运输队多由十余人组成。牛车(勒勒车)是一种简单、轻便的游收民族使用的木车,“蒙古载重致远,驼马而外,有达斡尔所制之一种勒勒车,又名辘辘车,又名辘轮车轮不甚圆,辕不求直,轴轻如椽,轮高四尺余,以一牛拽之而行。”①

勒勒车,车套极简单,起初只用一块专曲的木条卡在牛脖子上,再用湿柳条拧成绳将其拴在两辕,用以牵引车。后来发现湿柳条干了,就会自行断开,不能长期使用,所以改用生皮条来代替湿柳条。

除勒勒车以外,还有农业地区使用的较先进的牛车,其木轮较勒勒车坚固,上面钉有铁钉,车圈外有包条,装货量较勒勒车大一些。挽具则用牛鞅子代替勒勒车的夸木,牛鞅子大致呈三角形,中间有槽,用绳子镶在槽内系住两辕,减轻牛的压力。以后又使用搭腰,横搭在牛背上,两端系在车辕上,防止车辕下沉;肚带则穿过牛肚子下面再系住车辕,防止车辕上跷。以后又有了坐秋、笼头等,挽具更健全、完备了。

素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承担着沙漠地带长途运输的艰巨重任,忍饥耐渴,负重致远,“蒙古骆驼体格强大,适于载重。其驼载方法有三:曰驼轿,曰驼车;曰驼载。其搬运货物多鱼贯结队而行,故名曰骆驼队,能苦行沙漠,食树叶青草,一饱隔日不食故称‘沙漠之舟’”。②驼队三、五人为一自然组,每人拉四、五峰,最多可拉七、八峰。

(二)

据《蒙古风俗鉴》记载:蒙古人外出时,大家选出一名“嘎林阿哈”(伙头),负责远行者的住食,有事一般伙头出面处理,远行直至回来的路程中,牛马走失,患疾病或遇到意外之事等都由“嘎林阿哈”处理,并把一伙人用的锅碗装在车上,路上如果车坏了,则由同行的一名“塔西拉嘎”(木匠)负责修复;远行时用的帐篷等御寒用具除“嘎林阿哈”和“塔西拉嘎”以外,其他伙计轮流负责装卸,谁也不能疏忽;每到一个休息的地方,立帐篷烧火做饭熬茶及看管牲畜等事由这一伙人的最小的伙计负责,也有的运输队把领头的牛车用柳条搭上车棚,供休息用。

赶路时,每天由一人牵车走在前面。为了防止夜间行走时牛车脱节而去,把一列勒勒车最末尾的车辕上挂一个大铁铃,用铃声来判断驱使。拉盐的人一般农区来的带小米咸菜疙瘩等,牧民们则带上砖茶、炒米、奶酪、肉干等食品。日升起程到中午休息、吃饭和放牧。休息时选水草丰美的地方,这样,拉车的役牛可以随时随地喂养。晚间就睡在用柳条搭在盐车上的车棚里或睡在帐篷内,并轮流打更值夜(那时盐道上常有群狼出没,为害拉盐的牲畜),照看牲畜。“运盐的牛车,七八十辆或百辆组成一队,鱼贯而行,随带天幕(即以天为幕),即夜间亦野宿,日行五六十里,每行二三十里则放牧休息……

远行运盐时,有的人家因没有劳动力,不能搭伙同行,只得拜托牵少量车的伙计,并按所牵车的数量折算给砖茶、炒米、奶酪、奶油等。运盐回来后还拿出一斗盐给车夫,以表感谢之意。

拉盐的车到商埠过秤时,买卖双方各挑选一盐车来定每车盐的斤数。首先买盐商人从数十辆盐车中选出装盐量最少的一辆车;而卖盐的人从一列勒勒车中选出装货量最大的一辆车来过秤。通过这一少一多盐车的平均量,最后决定每辆装盐车的装盐数量。当时每辆车盐的售价为十几个银元,最高为十六银元。也有的采取以物换物的方法,用一斗盐换取一斗粮或一斗五升粮。

 

额吉淖尔盐湖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西南部。多少年来,她就象慈母般的无私,恩赐和哺乳了草原上的人民,人民又象儿女一样爱护她,崇敬她,并世世代代以虔诚的心情尊称她为——额吉淖尔(母亲湖)。

额吉淖尔湖所产大青盐,是上乘食盐又兼之有医病等之妙用,以水冲食可退热,以火炒而食可以祛寒。不仅在内蒙古久享盛誉,而且闻名于河北、东北等地。人们沿着一条条古老的驿道、驼道、勒勒车道将这里出产的大青盐运销到长城内外,是草原人民与内陆各族人民重要的通商物资之一。

由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6年)规定汉人不许到额吉淖尔运盐,因此当地蒙古族牧民和其它盟旗蒙古族牧民组成的运盐勒勒车队和驮盐驼队应运而生。他们当中仅有一部分是专营此道的,其余大部分是每年运盐季节(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九月十五日)自由聚合组成。

从额吉淖尔拉上盐,大多要远行。远行分西、南两种。西行是指从额吉掉尔到张家口等地,此道主要是驼运。西行的盐车,主要换取砖茶、白面、挂面、糕点、精、蜡烛、火柴、棉布、靴子等以及日用品。南行主要指从额吉淖尔到林西县、乌丹、赤峰、林东、洮南等昭乌达和哲里木盟的盐车。主要换取小米、炒米、烟草等。一串串运盐的勒勒车和驼队在茫茫草原上滚动、场动,铃声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叮冬”响着,逐渐形成了一道道运盐的路线。

额吉淖尔盐湖通往内蒙古东部及哲里木盟的盐道主要有三条:

一、额吉淖尔—王盖庙—彦吉嘎庙—林东—天山—开鲁盐道。

这是一条跨越盟界的较重要的盐道。它自额吉淖尔东南行约114公里在巴彦胡硕到王盖庙,转东行3.1公里至哈拉盖图,36公里至哈日根台,31公里至彦吉嘎庙(锡盟西乌旗罕乌拉苏木),再转东南行73公里至浩尔图,尔后南行57公里经土本畜洲、十三敖包到达今赤峰林东。盐道全长342公里,穿越乌珠穆沁东部牧区到达林东并由林东将盐运销天山(阿鲁科尔沁旗)和今哲里木盟的开鲁县。民国初期,今哲里木盟的开鲁、鲁北、库伦及辽宁的阜新、朝阳等旗县是额吉淖尔盐的主要销售点。

二、额吉淖尔—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开鲁盐道。

此路作为清代盐运大道从额吉淖尔盐湖始向西北行可达外蒙古库伦,由额吉淖尔东南行可达今哲里木盟的开鲁县。到达开鲁的具体路线是:额吉淖尔东南行114公里至王盖,约 127公里至林西,由林西向东行经大川、平顶庙约59公里到巴林右旗,再转东北行经古鲁满汗约84公里至巴林左旗,复转东南行约63公里至阿鲁科尔沁旗,再120公里到达开鲁,全长约567公里。

三、额吉淖尔—喇嘛库伦(东乌旗)—胡稍庙—王爷庙(乌兰浩特)盐道。

这条盐道形成于民国末期,兴盛于解放战争时期,过去是各庙间进行联络和到额吉淖尔拉各庙食用盐的勒勒车车道。在民国末期,特别是解放战争时,由于国民党对东北解放区实行海盐封锁,王爷庙、齐齐哈尔、白城子、哈尔滨等地也都来额吉掉尔拉盐。这条盐道由额吉掉尔到红水泡子东30余公里处分为两岔,一向东北通王爷庙,一向东南到白城子,所以又有上下道之分。上道全长约516公里,由王爷庙东北行经扎赉特旗、富拉尔基可达齐齐哈尔,向东南91公里可达白城子。下道由额吉淖尔盐湖东北行和上道同一路线行325公里,经红水泡子转向东南行102公里到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哲里木与吐列毛都,60公里至突泉,转正东行约102公里经水泉、大泡子、大通到挑安,再正北行达白城子,由白城子东行128公里经大安、转东南行67公里经前郭尔罗斯,东北行80公里经肇州,再约100公里可达哈尔滨。由白城子向西南行约240公里经通榆、太平川可达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中等地。

参考文献:①《呼伦贝尔志略》

②③《新编蒙古鉴》

        ④《内蒙古日报》(蒙文版)199126日第四版《关于运盐远行》

⑤《内蒙古日报》(蒙文版)文史版《蒙古人的远行》、《锡林郭勒盟交通史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