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社会最显著的两个特征是什么?
(1) 信息社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社会;
(2) 信息社会是以网络化为特征的充满信息流的社会。
2、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服务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服务方式多样化
(2)服务内容个性化
(3)服务手段网络化
(4)服务范围远程化
(5)服务意识超前化
(6)服务模式集成化
3、 图书馆读者服务作为整个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前哨和桥梁,是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的出发点与归宿。
4、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5、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大体有?
(1)词表导航
(2)推送服务
(3)智能代理
(4)信息传播服务
(5)各种各样的中介信息服务
6、 集成信息服务指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诸要素(功能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等)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使用户得到面向主题的信息服务。
7、集成信息服务包含以下三个含义:(信息资源)的集成;(信息内容)的集成;(信息技术)的集成。。
8、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四个模式是哪些?
(1)“小而全”模式
(2)“专而深”模式
(3)网络化模式
(4)信息导航模式
9、“专而深”的特色资源作为全球虚拟图书馆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0、 组织机构有哪三种管理模式?
(1)柔性化
(2)扁平化管理模式
(3)虚拟化
11、未来的图书馆员应承担哪几种角色?
(1)信息资源的管理者
(2)信息分析与组织者
(3)信息提供与传播者
(4)信息利用的导航者
(5)信息知识的培训者
12、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规章管理是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图书馆赖以有序运转并促进事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管理制度是图书馆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它既是图书馆行为的规范,也是图书馆员行为的规范。
13、未来图书馆馆员应当承担哪些角色?
(1)信息资源管理者
(2)信息分析和组织者
(3)信息提供与传播者
(4)信息利用导航者
(5)信息知识培训者
13、“复合型”图书馆人才应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1)图书馆基本理论
(2)相关专业基本知识
(3)语言文字知识
(4)信息技术知识
(5)知识产权知识
(6)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14、复合图书馆,又译作混合图书馆,是英国图书馆学家苏顿 于1996年首次提出。
15、数字图书馆连续变化的四种形态?
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16、尽管电子型文献馆藏快速增长,但传统图书馆具有不可替代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 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出现无纸化社会
(2)纸质印刷文献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3)未来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纸质印刷型文献的继承和发展,大量的书刊杂志是人类的“知识宝库”,数字图书馆要依赖传统图书馆的官舱印刷品信息资源转换为数字化信息资源。
(4)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印刷品信息资源不可能全部转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这是因为传统图书馆现已收藏的印刷品文献数量极大,转换成数字化需要相当时日,需要大批资金。即使是已转换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原型印刷信息资源仍需由传统图书馆保存,不能轻易处理,如善本书。
(5)纸质印刷型文献适合在较广泛的环境以广泛的方式阅读,无需任何特殊设备,特别适合各类人员尤其是幼儿、少年,也适合科研人员。
(6) 电子型文献本身的缺陷似的纸质型文献不可或缺。
(7)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所有新事物都排斥原有事物,也不是新事物都要代替旧,其实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少事物总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有的是新旧事物两者结合,共存互补,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就属于这一类。
17、复合图书馆具有哪些优势?
(1)信息资源更丰富,来源渠道更多,品种更齐全。
(2)服务范围更广,读者更多,效益更好。
(3)突破时空限制。
(4)虚实结合。
(5)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图书馆的功能更全面、更完善
(7)能使图书馆的发展既符合社会实际,又适应未来的需要。
4、 复合型图书馆的形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物理形态上,复合图书馆是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统一。
(2)在载体形态上,复合图书馆是纸质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的统一。
(3)在信息记录形态上,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化与非数字化的统一。
(4)在资源配置形态上,复合图书馆是协作收藏和资源共享的统一。
(5)在功能形态上,复合图书馆是整理和创新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