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

 昵称4927913 2011-07-20


墨子出山
 
  墨子,姓墨名翟,是战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为宋国人,长期在鲁国活动(后经考证墨子为鲁国人)。墨子故里,应在洛阳西北的黛眉山。
  墨子的先祖是宋国的公族。顾颉刚《禅让说起源于墨家考》说:“墨确是他的真姓氏,而且从这个姓氏上,可知道他是公子目夷之后,原是宋国的公族。”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说:“墨子实目夷子后裔,以墨夷为氏,省为墨也。”
  公子目夷,又名墨夷须,字子鱼,他是宋襄公的庶兄,为宋国的左师。目夷死后,其子公孙友继为左师。公孙友卒后,其孙鱼石为左师,鱼府为少宰。宋共公卒时(公元前576年),宋国公族内讧,鱼石、鱼府失败,退居彭城。四年后,宋国围攻彭城,鱼石、鱼府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把鱼石、鱼府接到晋国,安置在瓠丘。这就是著名的墨(鱼)氏迁晋事件。
  瓠丘,一作壶丘,又称阳壶。传统说法,其地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和黛眉山隔黄河相望。但研究表明,其地应在黛眉山北麓的黄河南岸。大约在周定王时代,墨子出生在这里。
  当墨子出生时,墨氏早已沦为平民,故墨子一生都称自己为“北方之鄙人”。鄙人,就是小人、平民。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的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巍巍的黛眉山经年岚黛飘飘,他们阻挡了墨子的视线。墨子决心走出大山,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于是他开始各地游学,学习儒家之术。但是,他逐渐发现,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
  墨子带着各地收集的典籍回到故里,他登上高高的黛眉山,在这里开始数年的隐修。他从政治文献中,寻求救世真谛;从各种兵书中,揣摩攻守之道;从各种武术秘笈中,习练独特的剑术、格斗技艺。如今,黛眉山还有墨子洞、墨子台等遗迹,见证了墨子艰苦的修炼历程。
  与平静的黛眉山相比,山外的世界异常不平静,战车在驰骋,民众在哀号,儒家还在推销自己的陈词滥调。墨子背着自己的长剑,举着反儒的大旗,带着一颗救世的雄心,走下高高的黛眉山,开始介入诸侯的纷争。
  他首先是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了墨家游侠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火蹈刃”。
  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其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巨著,是墨家学说的精华之作。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于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他去世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