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做大做强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薛小辉 2011-07-21

做大做强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与思考

规模以上企业是推动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火车头。近期,我们对做大做强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现状

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企业(简称“三上企业”)共有121户

(一)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7家,占“三上企业”总数的6%;第二产业62家,占51%;第三产业52家,占43%。其中,第一、二产业全部为规模以上工业。

(二)从行业分布来看,煤炭行业(煤炭11家、洗煤26家)37家,煤化工4家,焦化6家,电力3家,钢铁(选矿)4家,其它工业企业15家;批发3家,零售12家,住宿餐饮13家建筑业15家房地产10家。

(三)从企业规模来看,产值过百亿企业1家,过20亿3家,过亿元10家,过2000万69家;收入2000万批发企业3家,过500万元零售12家,过200万元餐饮住宿企业13家。其中,三星级酒店4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9家,二级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

(四)从财税贡献来看,2010年“三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1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9.6%;上交利税51亿元,贡献率达到92%。其中,纳税过3亿元企业3个,超亿元企业5个,2000万元以上企业9个

二、“十一五”的主要做法。

(一)产业引导提层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生物制药、机械加工、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主要表现在:农业以农产品的深加工为重点,发展金太阳花椒公司、中鲁果汁等规模企业3家;工业以产业链条延伸和“三废”再利用为重点,建成昌顺煤化、黄河煤化、黑猫炭黑等规模企业4家;旅游以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为突破口,成功引进陕文投(韩城)公司,对古城、司马迁祠、居水河等进行规划开发。通过引导,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

(二)结构调整壮规模。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构建”的发展思路,我们以关小上大为主线,先后淘汰焦化、水泥等落后产能1100多万吨、电力28.7万千瓦,新建龙钢产业升级、500万吨焦化、200万吨水泥等大型项目12个,全力打造陕西钢城、焦化基地、煤化工基地、新型建材。通过调整,组建集团公司3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家。

(三)深挖潜力增后劲。深挖花椒叶、花椒籽的潜力,研发出花椒芽菜、花椒油及“中药a-亚麻酸软胶囊”、“椒葛软胶囊”等科研成果,结束了花椒叶籽弃用的历史;深挖焦化产业“三废”潜力,发展焦油、硫磺、硫铵、粗苯等煤品,使煤化工成为我市主导产业之一;深挖关闭整合煤企的资本优势,向酒店、商贸、金融、旅游等领域进军,为规模以上企业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深挖潜力,为我市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5家。

(四)优化服务激活力。坚持每年对招商引资企业和纳税大户进行表彰,今年首次对纳税超过3亿元企业家授予“经济功臣”称号,聘为“经济顾问”,激发投资创业热情;建立了重点保护、特派员管理、入企审批三项制度,开通“企业110”,推行行政审批“一条龙”和市级领导包联的保姆式服务,着力化解企业发展中的土地、融资运力、拆迁等难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存在问题。

(一)融资能力不强。暂无一家企业具备上市融资条件,黑猫炭黑已按上市条件运行3年,目前仍不成熟。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抵押贷款和民间借贷,受央行准备金率上调影响,运行成本较高,直接制约企业扩张壮大。

(二)产业结构不优规模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重工业比重过大,占到总量的70%以上,经济结构粗放,节能减排压力大。新兴产业比重很小,仅占总量的23%发展后劲不足。

(三)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煤、钢、焦、电等传统产业,从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全国市场走向分析,受管理、技术、市场开拓等因素的影响,已基本趋于饱和,必须尽快寻找新的突破点。

(四)潜力挖掘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三产业,分别仅占规模工业总量的10%和0%得天独厚的“中国花椒之乡”、“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的发展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潜力挖掘不足发展空间很大

(五)保障水平不高。从今年项目推进会分析的情况来看,用地批复、环评批复、征地拆迁成为主要障碍,相关部门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方法不活,措施不力,制约了规模企业的总量扩张

、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建议尽快编制《韩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指导目录》,把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机械加工、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当前规模企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方向。在新型建材上,重点抓好黑猫建陶、梦特香陶瓷墙体砖、柏忠公司矸石烧结砖、大唐盛龙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在特种铸造上,鼓励西安重装韩城机械、伟山机械、华通机械、留顺铸造等企业与陕汽集团等省内外大企业联营合作;在新型电力上,加大煤电联营,鼓励发电企业充分利用冬夏两季煤层气高低峰差和余气空燃,研发季节性煤层气发电项目;在生物制药上,加快花椒“中药a-亚麻酸软胶囊”、“椒葛软胶囊”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盛华药业椒葛软胶囊项目今年落地;在文化旅游上,加快推进陕文投项目开发进度积极引进西安亮宝楼文化集团开发韩城黄河文化,带动五星级酒店、大型超市、高档会所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努力,力争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15家。

培育龙头。钢铁是我市工业的龙头,对煤、焦、电都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引领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必须以龙钢集团为龙头。核心要抓好原料保障、效益提升、物流保障三个环节。在原料保障上,通过对上游采矿、煤炭、焦化、电力等企业的控股联营,形成风险共担的关联共生体;在效益提升上,加快建设抗震钢、无缝钢、H型钢等高品质钢材生产线,催生加工、化工、检修项目裂变为子公司;在物流保障上,加快龙门陕汽物流园的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关中东北部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力争将龙钢打造成集团公司、控股公司、下属子公司“三位一体”的巨型钢铁产业集群,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目标,孵化出龙丰轧钢、曙光物流等规模以上企业3-5家

(三)做强主体。煤炭是我市工业之基,要解决工业经济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就必须在煤炭、焦化、煤化工等主导产业上做文章。重点是要解决好陕煤韩城矿业、海燕焦化、黄河矿业三大集团总量扩张、质量提升、多元发展的问题。在总量扩张上,加快发展王峰煤矿500万吨焦化等优势项目煤矸石、尾气、煤气发电等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在质量提升上,加快三大集团优势产品的裂变扩张,使彻底脱离母体发展为子公司;在多元发展上,加速炭黑、甲醇、焦油、粗苯等新兴项目和烯炵、苯加氢、合成氢、尿素等后继产业投产。通过做强主体,转型发展,形成以三大集团为轴心焦、电、建材关联子企业为羽翼的重型煤焦产业群力争每年孵化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四)挖掘潜力。建议在第一产业,围绕椒、果、菜、畜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带动龙饮矿泉、惠丰奶业等企业做大做强,争创7-10个省级名优品牌。在第二产业,大力推广三立矿业、留顺煤焦等企业的转型经验,推动煤炭、焦化、洗煤等传统产业向煤层气化工、煤化工、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转变,每年平稳过渡2-3家产能落后企业,确保质量提升,总量不变在第三产业,借陕文投打造国家级精品景区之机,挖掘民间资本优势,强力推动大型酒店、房地产等服务性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挖掘潜力,力争每年培育10-15个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管理。加强民营企业宏观指导,帮助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监事会四者独立,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三权制约的理结构。在融资方面,尽快成立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政银企三方会谈,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推动规模企业参与并购重组和技术改造,通过改制上市融资,解决规模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培训方面,聘请省内外知名经济学者担任政府经济顾问,并经常开班讲课对工信、经发、招商等经济干部和规模以上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提升经济干部和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
 
(六)优化服务。由经发、工信等部门负责,制定《韩城市循环经济项目贷款贴息和以奖代投奖扶办法》,实行分级奖励,并在项目布局、土地、环评、核准、税费等方面予以支持。由国土局牵头,制定《韩城市项目用地保障办法》,提前做好土地预征规划和应对措施,通过复垦、整理、置换等多种方式加土地存量,加大闲置资源回收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重点项目用地大力推行规模以上企业项目手续委托代理制和限期办结制随时向上级反映诉求,“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