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蛆蛹”

 慢慢的我疼 2011-07-21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响应国家号召,全民除“四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对于这项全民卫生运动也未能幸免于难,被告知,全校大力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活动,消除“四害”之一的蝇子活动。

“枪打露头鸟,棒打愣头青”、“拔草除根、永绝后患”,为彻底杜绝“四害”之一的苍蝇,我们二年级的学生被分配到村西头的大粪场,集体“找蛆挖蛹”工作。

第二天一大早,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集合,在班主任金田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目的地“粪场”。

那时的天气虽炎热,但不像现在潮湿、躁动,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成群结队的 “山羊”漫步清婷、悠然依然的游览长空。学生们红红的小脸,被微风拂面别样心情。“粪场”的气息,抵挡不住我们高涨的热情,精装待发,只等一声号令。此时每人手里都有一个瓶瓶和铁丝砸扁的挖钩。这也是头天老师特别交代好的每人必备品,如:罐头瓶、墨水瓶、糖浆瓶、铁丝钩等工具。

金田芳老师做最后的“挖蛆蛹”动员会讲话,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认真完成本次工作,每人 “挖蛆蛹”不少于100个,完成较好的同学纳入年度“三好学生”评比,活动结束后,由班长配合老师清点“蛆蛹数”是否符合分配名额。

其实,乍一听100个,人那么多恐怕完成不了。五十多人像窝蜂似的炸开,争先恐后的四散奔向自己临时观察的据点,开始行动。晾晒粪的周围是集中的好去处,人员最多。堆积起来的粪堆几乎没人去光顾。

看看围不上好的地点,只好来到粪堆周围,蹲在地上看准潮湿带点浮土的地方,用木棍轻轻一刮,边露出许多紫黑色的蛆蛹头,用铁钩一撅,便出来一个,而且不多会的功夫,别说一百,足足装满了半个罐头瓶。

欣喜之余别提多高兴了,误打误撞的选择了一个好地点。

原来粪场潮湿的地方苍蝇刚刚下仔,变成蛆,蛆得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才能变成蛆蛹,成熟的蛆在待一定条件后,开始往四周爬去,慢慢的潜伏到土地表层,经过天气和地温的相互作用,最终成苍蝇。

其他同学一看到这种情况后全都围了过来,剩余的几个粪堆被围喽了严严的。吴杰说道,上当了、上当了,刚才光顾在潮湿的那儿找了,而且气味又臭,没想到便宜都让你占去了,还挖那么多。

事后开始清点,光我一人就足足挖了二百多个,全班第一。清点后的蛆蛹,老师安排几个学生到麦场携了很多的麦秸,铺平放好,集中放在麦秸上面,待同学们四散走开后,由金老师一把火给烧的干干净净的。

看到火光燃气的瞬间,每个人透红带有泥土汗道的小脸,都露出开心的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