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片U约】意大利电影:《德意志零年》

 雨中笠翁 2011-07-22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标题分割线 - 博元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意大利电影:《德意志零年》
( 大师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的第三部)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 大师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的第三部) 
 
 《德意志零年》(Germania anno zero)在故事片里算短的——我看的这个版本是74分钟——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意大利人跑到德国拍电影,到底能拍多深实在值得怀疑,但可以看出来,虽然片子绝非史诗巨作,但罗西里尼在处理上还是很精致的。   
  《德意志零年》也有生硬的地方。一是埃德蒙特给美国兵卖希特勒的讲话录音,希特勒说,“德意志的将来是无限光明的”,导演将镜头转向废墟,希特勒激昂的声音在回响。另一个是埃德蒙特走向死亡的时候,罗西里尼插进了教堂的风琴音乐和镜头。太刻意了,削弱了影片的力量。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剧情资料]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 Max Kolpé
主演: Edmund Moeschke / Ernst Pittschau / Ingetraud Hinze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德语 / 英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48-12-01
片长: 78 分钟 / Brazil: 71 分钟 / USA: 71 分钟(TCM print)
又名: Germany Year Zero

德意志零年的获奖情况
 
  • 1948年
  • 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
  • Carlo Lizzani
  • 1948年
  • 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
  • Max Kolpé
  • 1948年
  • 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Prize
  • 罗伯托·罗西里尼
德意志零年剧情:这是12岁的Edmund的世界,他只知道动荡和暴力,在千疮百孔的柏林废墟中为了生存而努力。Edmund遇到了从前的老师Herr Enning,后者为他提供希特勒的演讲录音到黑市上去卖,并将一篇出色的纳粹宣传品灌输给这个小男孩,教育他鼓足勇气击败软弱。在他的影响下,困惑的小主人公走上了悲剧之路。 
 
[精彩影评]
 
 废墟中的人们
 
“通货膨胀带走了我的财产,希特勒带走了我的孩子。”这是片中爸爸的话。这个爸爸后来被他的小儿子,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用药剂带去了天堂。
  
  故事是在一片连着一片的残桓断壁中展开的,也是在这背景下结束的。其实,片子里只有这么一个场景,二战战败后的德国荒芜萧条。
  
  在战争这种特定情况下,很多逻辑也就变得混乱起来。原来的秩序也就变得不值一提。从这部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是多么严重,一切都是现实的。从经济到工作生活,到人们的内心深处的道德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少有人去做“战争中的我们”这种模拟演练。即使做了,恐怕也难以胜任在战争中这种真实的考验吧。战争后的情况亦是如此。
  
  有人说人类活着只是几十亿只蚂蚁爬来爬去而已,根本谈不上苦难。的确,我相信也只有这些蚂蚁身在其中,才能去述说自己的苦难了。我想,如果你的财产缩水了百分之九十,原来有存款十万,而现在一下子只有存款一万了,内心总会有所波澜。特别是当你所爱之人,你依靠的人,或每天相处的人离你而去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从本能上难以接受这种突然的改变的。
  
  这部片子从表现手法上是过于朴实,我甚至觉得是有些粗燥的。配乐也显得比较笨拙。演员们的表现倒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作为对战后的描述的电影,本人觉得今村昌平的《黑雨》似乎比这片子更为耐人寻味些。
无辜的德意志青年
 
 不,我不想分析这个故事所告诉我们的。因为它告诉我们的那么深刻和惨不忍睹,超过了它的新现实主义形式。请注意这句话。我的意思的是指这部罗西尼的新现实主义作品,表达不仅仅是新现实主义,而是一个伟大的人文思想。现今的《钢琴师》所表达的残酷思想和《德意志青年》的所表达的似乎是一样。都是那么的灭绝人寰。
   在这部新现实主义里,你是找不到一个完整故事的。并没有像现在的好莱坞一样,有着亚里士多德的完美戏剧结构。它展示的是生活般的细节,而每个细节零零散散构成一个思想整体。相较于罗西里尼的《战火》,我认为《德意志零年》更加现实。我的现实并不是单纯客观的记录现实,这包含罗西里尼对二战纳粹深深的控诉。就如开头字幕所说的那样,我们往往记得纳粹的残酷,却忘记德国的人民却是无辜的。
   让你对德国改观了嘛,通过罗曼的《钢琴师》和阿伦雷乃的《夜和雾》,我们并没有原谅他们。但是通过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青年》,我们悔恨战争的同时深深的责问自己,这些无辜德国的人民又为什么要遭受这些罪?
 
[请您观看]
 
 
 
 
 
 编辑于2011年7月22日
 
标题分割线 - 博元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