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2011年远程研修随笔之二

 生活-快乐 2011-07-22

  ——2011年远程研修随笔之二

山东省教育厅 张志勇副厅长

我知道,老师们对当下的职业生活有很多不满。比如,收入不高,应付购房、送孩子上学、赡养老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评职称难,许多骨干教师,工作十几年、二十年了,却连评审高级职称的机会都没有;社会上、教育上,让老师们心中不平的事儿也不少,什么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等等;还有,我们常说,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可近年来,培训、研修似乎也成了一种负担,一件让老师们感到不幸福的事。

这迫使我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这一重大课题。如果说,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那么,做教师这个职业的目的,无疑也应该是获得教育职业生活的幸福。否则,做教师就是既无意义又无价值的一件令人痛苦的事。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害的。

因此,我们为今年的远程研修策划了两个小时的公共课程,这就是《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不知道老师们看了这门小课程之后,有没有一点收获?

我想,获得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做一位幸福的老师,这不仅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保障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我提议将“做幸福的老师”作为今年远程研修的主题。

在这里,我想围绕“如何做一位幸福的老师”,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

一、教师职业生活面临的三大挑战

我认为,今天做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感到不快乐,与老师们能否处理好以下三个挑战至关重要。

1、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整体上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早就摆脱了长期贫困的状态,正在从温饱迈向小康。不容讳言,今天人们当老师幸福不幸福,与收入待遇、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但是,收入待遇、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更不是惟一因素。

英国人1957到至2005年,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了3倍,但人们感到生活幸福的比例却从52%降为36%,降低了16个百分点。

这说明,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主体性越来越高,人们在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如何平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是一个人生活幸福指数高低的关键。

2、在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已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等因素或机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存状态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的教师,对其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与定位也出现了一种“泛职业化倾向”。这就是:教师也是人。似乎社会上其它职业角色应该享有的、应该做的,教师也都可以做。这就消解了教师这个担负着人类社会特殊的育人职业角色的独特定位。对教师职业的这种“泛职业化”理解与人民群众对教师职业角色的高期待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反差。这也正是今天做教师不容易的根源之所在。

不错,教师也是人,但教师也是同时担负着育人职责的特殊职业人。由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做教师其个人生活的底线是不对教育、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平衡好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的关系。

3、在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

教育正处在从升学为本向育人为本的重大转型之间,在这个艰难而又困苦的转型期,每个置身其中的教师都会经历不适应,经历各种各样的阵痛。同时,在这个转型期之中,“应然”的教育与“实然”的教育之间,必然存在着对抗,不符合教育方针、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尊重教育科学的现象,必然是广大教师不愿意看到的。这些都会对教师的职业心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既要满怀教育理想,又要找到实现理想的现实之路,这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活都是挑战。

二、认识教师职业生活的三维视角

我个人认为,理解教师职业生活有三个视角。这就是职业心态、职业能力与职业实践。

教师的职业生活建立在两个轨道上,一是职业心态,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背景。二是职业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础。二者分别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纵轴和横轴,在由纵横两轴构成的坐标上,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风景线,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实践。而教师的职业实践包括三个部门,即学习、实践与反思。教师的职业实践与职业心态、职业能力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过去,人们对教师职业生活的认识,更多地是从职业能力角度去认知,表现在现实实践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反思,等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种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情结”。

其实,决定教师职业生活图景的,往往不是技术、不是职业能力的高低,而教师的职业情怀。在这里,我们可把教师的“职业心态”看作是教师职业的“情商”,而把教师的职业能力看作是教师职业的“智商”。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重视教师职业心态的修养与调适,对一位教师过什么样的职业生活,能不能获得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至关重要。

三、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三大源泉

我个人认为,古往今来,教育家们关于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源泉有三个代表性的观点。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教师职业价值、教师职业幸福之源的传统观点。

2.探索求解未知之迷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的上述两段话,对于我们认识儿童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活的“探索”和“研究”性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凡人都有探知未知的好奇,在满足这种好奇中工作,是人类生活的特殊价值之一,

3.分享生命成长的快乐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如果将教师与医生这两个职业做个比较的话,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讲,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与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打交道,而医生却是与正在走向消亡的生命打交道。与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生命打交道,作呵护生命之花的“天使”,并在与生命共舞的教育历程中,分享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是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四、寻找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三条路径

幸福,有人曾经把它编在歌里,有人曾经把它写在书籍中。今天,美国哈佛大学把它搬进教室里。不仅如此,沙哈尔博士讲授的有关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还成为了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超越了长期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原理”。在历史上首次以科学来论证幸福是什么。——美国有线新闻网(CNN)

塞里格曼于200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第一次提到真正幸福论,在积极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真正幸福论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所以塞里格曼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快乐生活”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关于过去的积极情感包括安宁、知足和满意。关于现在的积极情感包括躯体愉快(意指直接且相对短暂的知觉上的欢欣)和复杂愉快(是指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乐趣)。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则是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快乐生活是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

“充实生活”是指充分利用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围绕着这个基本理论生活的人会拥有接近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美好生活”。因为聪明地利用个人的特长和天生潜能会给人在生活中带来更多的参与和融入,也就是说拥有一个更充实的人生。

“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参与和为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服务。生活的意义是从参与和在为这种机构服务中取得的。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宗教、政治、国家、社区和家庭。积极心理学家们相信积极和正面的品质和情感只有在积极和正面的环境中才能最好地得到发挥和发展。

四、教师职业幸福与教师专业发展

1、终身学习是由教师职业特性所决定的

这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

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一般有6个标准:

(1)专门知识

(2)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

(3)专门的职业道德

(4)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

(5)有行业自身监督控制的约束

(6)要终身学习

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因为它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这个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2、终身学习是教师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理解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传统视角。这个视角仍然是必须坚持的。

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视角,这就是:不能脱离教师自身的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最根本的是获得职业生活尊严的需要,是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解决自身“本领恐慌”的需要,是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我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归结为:

自助以助人

自立以立人

自省以省人

自乐以乐人

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的拓展

学科教学专门知识

教育教学拓展性知识

人生知识

人类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