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瀹骈文2

 丁丑端阳 2011-07-22

经曰,气有高下(上部下部),病有远近,证有中外(表症里症),治有轻重,适其至所,此之谓也。数法之分三部,合高下中外而量远近轻重以为治。适至其所者亦如之。又头至胸为上焦,胸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治宜酌用其嚏之兼塞,坐之兼导,炒熨,煎抹之兼糁敷等法者,即于此数法中括之。所谓约六经者,何也。人一日间十二经络各有起止,以处百病决死生(详见《内经》)。手三阴从脏走手,

 

肺从中府走少商,心从极泉走少冲,心包从天池走中冲,是从脏走手也。

 

手三阳从手走头,大肠从商阳走迎香,小肠从少泽走听官,三焦从关冲走丝竹空,是从手走头也。

 

足三阳从头走足,膀胱从睛明走至阴,胃从头维走厉兑,胆从瞳子?走窍阴,是从头走足也。

 

足三阴从足走腹,脾从隐白走大包,肾从涌泉走俞府,肝从大敦走期门,是从足走腹也。

 

太阳少阴行身之后,阳明太阴行身之前,少阳厥阴行身之侧。

 

伤寒先行身后,次行身前,次行身侧。

太阳头项痛,腰脊强,太阳主皮肤在表,脉从巅络脑下项,挟背抵腰,故有此见症。中项故项痛。中背故脊强,见下。

 

阳明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阳明主肉,在表之里,脉挟鼻络目。不得卧者,胃不和也。

 

少阳胸胁痛,耳聋;少阳主胆,在半表里,脉循胁络耳。

三阳受病可汗。喻曰,太阳禁下。

阳明禁汗,利小便。

少阳禁汗,下,利小便,此定禁也。

三阴无定禁,但非胃实仍禁下耳。

 

太阴(阳邪传入于里)腹满嗌干,太阴脉布胃中络嗌。

 

少阴口燥,舌干而渴,少阴脉贯肾络肝系舌本。邪虽传入里,皆为热症。

 

厥阴烦满囊缩。厥阴脉循阴器络于肺。

三阴受病宜下。

又经文邪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邪中于阴,从臂胻始,自经及脏,脏气实而不能容,则邪还于腑。

柯曰:

三阴皆有自利症,是寒邪还腑也,三阳皆有可下症,是热邪还腑也。

 

太阳为开,在表敷布阳气。

仲景太阳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柯韵伯《伤寒论注》极精,宜全读,此只撮其大意而已。柯曰,仲景六经提纲,为百病立法,即足可以见手也。三阳脉俱浮,俱头痛,六经受寒俱各恶寒,惟头项强痛是太阳所独,盖太阳为诸阳主气,头为诸阳之会,项又为太阳之会也。仲景治太阳症,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者,桂枝汤。头痛,发热,恶风,身疼,腰疼,骨节疼,无汗而喘者,麻黄汤,太阳为开,以麻黄汤开之,诸症悉除。

 

阳明为合,在表之里,收纳阳气。

仲景阳明提纲,胃家实。

柯云,阳明有表有里,此以里为主。胃与肠当更实更虚,胃实是阳明病之根,故以为一经之总纲也。太阴,阳明同处中州,而太阴为开,阳明为合。凡里症不和者,以合病为主。不大便,非燥屎坚?,只对下利言,合也。不小便,不欲食,亦自合。自汗,盗汗,表开里合也。反无汗,内外皆合矣。要以胃实为正。阳明为合,故以胃实言,而不及目痛,鼻干等也。阳明之表有二,有初起风寒外束,微恶寒,汗出多,或无汗而喘,可以麻桂发之。有热自内达外,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浮而紧,口苦咽燥,腹满而咳,栀子豉汤吐之,此为阳明解表和里之圣药。治阳明内热之表有三法。上焦栀子吐之,中焦白虎清之,下焦猪苓泄之,胃热一解,胃不实矣。治表即是治里,胃和则能合,不呕,邪去,而三阴不病。如传入太阴。则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则欲吐不吐,厥阴饥不欲食,食即吐蚘。若胃阳亡,水浆不入则死矣。然三阴亦得从阳明而下,则阳明又为三焦实邪之出路也。三承气是阳明下药。阳明以津液为主,胃实是汗出多,小便利所致。然胃实是病根,亦是命根,更当以胃寒为深虑,故仲景有禁攻之说,有用导之法。

 

少阳为枢,在表里间转输阳气。

仲景少阳提纲,口苦,咽干,目眩。

柯云:少阳少阴皆半表里,少阳为阳枢,归重在半表,少阴为阴枢,归重在半里。口,咽,目三者,脏腑精气之总窍,与天地之气相通,非表非里,能开能合,开之则见,合之则不见,恰合为枢之象,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少阳病胸满,胸中烦,心下悸,喜呕,渴,咳,是上焦无开发之机也,腹满,心下痞?,不欲饮食,是中焦失转运之机也。小便不利,是下焦失决渎之机也,小柴胡汤主之。太阳少阳并病,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入,是阳明之合病于下,太阳之开病于上,少阳之枢机无主也。

 

太阴为开,至阴,敷布阴气。

仲景太阴提纲,腹满时痛而吐利。

柯云:太阴为开,腹痛吐利,是太阴本症从湿化也,法宜温中散寒。若以为实而下之,则开折胸中结?,开折反合也。太阴主里,然云开者,不全主里也。故太阴病脉浮者为在表,可用桂枝汤汗之,自利不渴。里有寒者,可用四逆,吴萸等温之。

 

厥阴为合,阴之尽,受纳阴气。

仲景厥阴提纲,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饮食,食即吐蚘。

柯云:太阴,厥阴皆以里症为提纲,太阴主寒,厥阴主热,太阴为阴中至阴,厥阴为阴中之阳也。厥阴热症皆相火化令耳。气旺故上冲,气有余便是火,故消渴而心中疼热且饥也。肝旺则胃闭塞,故不欲食也。厥阴主合,下之利不止者,合折反开也。此肝乘心也。肝有乘脾者,有乘肺者。乌梅丸是厥阴主药,治蚘厥,亦主久利。

 

少阴为枢,肾气不充则开合失常,故曰枢。

仲景少阴提纲,脉微细欲寐。

柯曰,微细是病脉,欲寐是病情,欲寐者非真能寐也。欲寐不得寐与欲吐不得吐,皆枢机之象也。少阴口中气出,唇口燥干,鼻中涕出,此为内热。阴阳脉紧,舌上苔滑,蜷卧足冷,又是内寒。此少阴为枢,故见寒热相搏,病虽发于阴,而口舌唇鼻之半表里,恰与少阳口咽目之半表里相应也。治与少阳不同,汗,下皆勿妄用,宜神而明之。否则静以俟其七日之复。少阴病咳而呕渴心烦者,肾水不升也。下利不眠者,心火不降也。凡利水之剂,必先上升,而后下降,治以润剂,滋阴利水而生津液,斯上焦如雾而咳渴除,中焦如沤而烦呕静,下焦如渎而利亦自止矣。猪苓汤主之。按,少阴病,阴中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有正治存阴之症,亦有从权急温之症也。

 

凡诸病皆钤以此六经。

 

柯云,仲景五经提纲皆指内症,惟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

五经提纲皆指热症,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太阴伤热亦腹痛而吐利,俱不离太阳主外,太阴主内之定法。而六经分症皆兼伤寒杂病也明矣。盖伤寒之外,皆为杂症,病名多端,故立六经分司之。而伤寒之中最多杂病,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也。

 

嚏法,开也,在上在表者也,可以宣发阴阳之气也。

太阳太阴皆主开,皆有汗法,取嚏所以开之。

 

坐法,合也,在下在里者也,可以收纳阴阳之气也。

阳明用白虎,猪苓而呕自止,合也。厥阴用乌梅丸而利自止,亦合也。

肾为胃关,故坐法可泄阳明之热也。乌梅是厥阴药,文中治泻痢有乌梅煎汤坐熏法。又古方治便血,有用乌梅,僵蚕研末醋丸塞肛门法。又治溺血,有用文蛤,乌梅捣罨脐中法。皆是收纳之意,亦从乌梅丸出,可以仿用。

 

炒熨,煎抹与缚之法,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运转阴阳之气也。

《经》曰,因于寒,欲如运枢,谓如枢转运则寒气散也。为炒熨煎抹者,无论寒热,少阳,少阴俱兼寒热。当会此如枢之意,枢利则开合皆得其宜矣,脐中央名神阙,两旁穴名天枢,为身上下之分。

 

缚脐者亦须识此意。

 

按,中寒之症,无热恶寒,四肢厥逆者是也。中太阴多腹痛,吐痢,不渴。

理中汤。中少阴多引衣自盖,静蜷而卧,附子汤。中厥阴多指甲唇青,口吐涎沫,当归四逆汤,吴萸汤。外治即以上药料煎抹炒熨甚妙。文中萸蒸绢熨之法,统治三阴,亦可酌用。又按,温热一症,有冬伤于寒者。有由冬不藏精者,亦有由春夏时口鼻受者,治与伤寒不同,法宜活变。

 

所谓察五郁,六郁者,何也?

 

郁者,滞而不通也,经文五郁言脏气,丹溪六郁言病气,合而观之,天运人事皆在其中矣。

百病皆生于郁。

 

凡人气血冲和,病何由作?一有怫郁,气滞血凝,病斯生矣。外感郁也,七情郁也,痈疽亦郁也,脉见沉,伏,结,促,代皆是也。

 

五郁,木郁达之。

景嵩?:达者,通达之义。木郁,风之属,藏应肝胆,结在胁肋,主在筋爪,伤在脾胃,症多呕酸。木喜调畅,当用轻扬之剂,在表?其经,在里?其藏,但使气得通行,均谓之达,仅以吐该之,未也。喻曰:肝逆胁胀宜升发,因风飧泄亦宜举散。

 

火郁发之,

发者,越之也,火郁之病为阳为热,其藏应心,主小肠,三焦,其主在脉络,其伤在阴分。凡火之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当因其热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腠理外闭,邪热怫郁,则解表取汗以散之。如龙火郁甚,非苦寒降沉之剂可治,则用升浮之药佐以甘温,顺其性而从治之。汗未足以概也,药用羌活,葛根,升,柴之类。喻用升阳散火汤。

 

土郁夺之,

夺者,直取之也。湿滞则土郁,其藏应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伤在胸腹。土畏壅滞,滞在上宜吐,滞在中宜伐,滞在下宜泻,皆夺也。夺,不止于下也。喻曰,邪热入胃,或湿热作胀,温热为痢,可酌攻下。

 

金郁泄之,

泄,利也。金郁之病,为敛闭,为燥塞。其藏应肺,大肠,其主在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或解表,或利气皆可为泄,利小便是水郁治法。与金郁无关。喻云,金为水之上源,金郁则水道闭,宜利。

 

水郁折之。

折,调制也。水之本在肾,标在肺,反克在脾胃,伤在阳分,水性善流,壅滞不通,宜防泛溢,折之之法,如养气可以化水,治在肺,实土可以制水,治在脾,壮火可以胜水,治在命门,自强可以帅水,治在肾,分利可以泄水,治在膀胱,凡此皆谓之折,非独抑之而已。喻用开鬼门,洁净腑三()法。

 

《经》曰,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

如木过者,当益金也。所谓泻之,如盐泻肾,辛泻肺之类。

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如寒水司天,则火受郁,火失其养,则资其木也。

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毋使过暴而生其疾。此经治五郁之法也。六郁,气,血,湿,火,食,痰。

气郁胸满胁痛。湿郁周身关节走痛,首如物蒙,足重,遇阴寒便发,热郁目蒙,口干舌燥,小便赤浊。痰郁胸满,动则喘息,起卧怠惰,血郁四肢无力,能食,小便淋,大便红。食郁黄疸,鼓胀痞块。不言风寒者,郁则为热故也,然亦有属寒者。丹溪云:气郁湿滞,湿滞成火,火郁生痰,痰滞血凝,血凝食结,六者相因,理气为主。赵献可专主木郁以逍遥代越鞠云:治木则诸郁自散,亦是一法。

 

又郁为积聚,症瘕,?癖之本

积有形,聚无形。无非食积,瘀血,痰饮而成,详见文中。

 

嚏法,达之,发之,泄之,可以解木,火,金之郁。

坐法,夺之,折之,可以解土,水之郁。

炒熨,煎抹与缚之法,抑之,扶之,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

 

照上“火郁资木“推用,按,五行有相生相制之理,故无亢害之病。五脏分配五行,只要不是真脏之症,亦能相生相制以适于平,如火欲伤金,自有水制之,有土以生之也。故先哲戒人勿轻服药,而惟曰,慎起居,节饮食也。今人鲜悟此理者,用药一过,反成亢害,数法外治较服药为稳。然调五行而适于平,此中自有精微之蕴,解郁之道,不出乎此。只在人运用耳,嵩?注极详,能包百病,药则勿拘。

 

六郁之病,宜行气,活血,燥湿,清火,化痰,消食,和中。健脾者,亦同此治。积聚亦同此治。若再明乎盛虚,同异正治反治。

 

正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反者,以寒治热佐以热药。以热治寒佐以寒药,或寒药温用,热药凉用。外治假热症,以热药浸冷用即是。

 

微者随之逆之,甚者制之从之,以用药,其郁自解,何病之有。所谓升降清浊以和阴阳者,何也?凡病无非清不升,浊不降,阴阳不和之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

 

水谷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此地道卑而上行。

天气下为雨。

肺行下降之令,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此天道下济而光明也。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天地相交,地升天降,云行雨施,化生万物,人之上下相输应亦然。脾胃不升,则津液少而干渴作,肺不降,则水道塞而肿胀生矣。

 

清阳出上窍,耳,目,口,鼻也。清阳不升,则上窍皆为之不灵也。

 

浊阴出下窍(前后二阴),清阳发腠理(阳主外),浊阴走五脏(阴主内)

清阳实四支,四支为诸阳之本。

浊阴归六腑。传化五谷。以上言不病之常。

 

清气在下,

清气反行浊道。则生飧泄。清阳下陷也。

浊气在上,浊气反行清道。则生

 

浊阴不降则大便干燥,胃之湿与阴火俱在其中,而胀作矣。幽门通利,泄其阴火,润其燥血,生益新血,而胀自已。此下热之法也。

又《准绳》论治胀有三法,邪从外入内而盛于中者,先治其外,后调其内。

阴从下逆上而盛于中者,此血不足而火亢之证,先抑之,后调其中。阳从上降下而盛于中者,此气不足而阳陷之证,先举之,后调其中。使阴阳各归其部。《经》曰,宣布五阳,巨气乃平也。凡火亢而阳陷者,照此推。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阴即下,阳即上。

清浊相干,命曰乱气,乱于胸中,是为大悗(音闷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此症由中气不足,外感内伤,阳热迫于外,阴寒扰于内,使人阴阳反复,清浊相干,阳气暴升,阴气顿坠,阴阳否隔,上下奔迫。

 

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此阴阳清浊气之逆乱而为病者。

 

阴盛之极,阳不能荣,故曰关(小便不通)。阳盛之极,阴不能荣,曰格(吐逆)。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关格者,阳盛之极,地气不得上行,气填塞而不入,故格拒不饮食。阴盛之极,天气不得下行,血凝滞而不通,故关闭不小便。喻嘉言曰: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治不溲之关,由中而渐透于下,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此亦升降法,与治胀法可参。

 

嚏法可以升清,清升,而阳乃不壅于上,陷于下也,不至有降而无升也(如泻不止者)。亦可以降浊气从上而下也。如用瓜蒂,赤豆纳鼻,水自下行,可推。

 

又上窍开而下窍亦利也。即清阳升而浊阴自降之谓。

坐法可以降浊,浊降,而阴乃不结于下,干于上也(浊阴上逆)。不至有升而无降也(如吐不止者),亦可以升清气从下而上也。

如用螺蛳坐身下,而肺热由大肠以清,脱肛自上,可推。

 

又下窍利而上窍亦开也。

即浊阴降而清阳自升之谓。有大便行,而耳目诸病自愈者以此。

 

炒熨煎抹与缚之法,可以升降变化,分清浊而理阴阳,营卫气,通五脏,肠胃既和,而九窍皆顺,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并达于腠理,如皮肤润泽是也,风寒则为解肌也。

行于四支也。如手足温和是也,阴症则为回阳也。

2006/3/12

 

所谓参古针灸法,以知上下,左右,前后之所取者何也?针灸之法。

上取头面胸喉,下取少腹胫足,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谓通其下而上病愈。

病在下,取之上;谓升其上而下病愈。仲景少阴病下利灸百会穴是也。盖此证阳虚当用温,而阴弱又不宜于温。温其上以升其阳,使阳不下陷以迫其阴,阴乃安静不扰而利自止,此即法也。用古方须知其意。

病在中旁取之。谓经络行于左右,针灸,熨药旁取之也。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此是济所不胜。

 

前有腹,后有背,腹为阴,背为阳,募在阴,俞在阳,阴病行阳治俞,阳病行阴治募(穴详文中)。督循脊,奇经八脉督,任,冲,带与阳蹻,阴蹻,阳维,阴维也。督脉主风寒外邪。

 

任起胞,任与冲同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症聚。

 

冲侠脐以直行,其病逆气而里急。

 

带垂腰而横束。带脉起季胁,周围一身如束带然,其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治督在脊(腰背强痛),治任在胞(少腹绕脐引阴中痛),治冲在脐下,治带在腰间。嚏法上取也(头面胸喉),亦可上取而治下。坐法下取也(治少腹并能到胫足),亦可下取而治上。炒熨煎抹与缚之法,中取也,亦可旁取而治中(脾胃有病,或旁取之甲胆)。左取右,而右取左。前取后,而后取前。脊胞脐腰各随其取,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亦可与针灸并用。

 

如《准绳》,《病机沙篆》载针灸法甚备。仲景伤寒有刺风府,刺大椎,刺期门法。期门在乳旁一寸半直下一寸半,治血结非此不可。喉症刺少商穴,委中穴。霍乱转筋刺委中穴出血,腰痛有瘀滞于下者亦治此,所谓病腰取腘也,此穴忌灸。疟疾刺十指尖,见《内经》。?气刺十指尖并委中穴。中风中恶,合两手于中指尖灸之,详见文中。伤寒热症不宜灸,若寒中三阴及男女阴症厥逆无脉,灸脐下气海,关元,手足暖者生,阴症腹痛灸小指外侧上纹尖。暴聋用菖蒲或苍朮削光插耳灸之。此借药气是一法。破伤风,胡桃壳填入粪衬槐皮覆患处灸之。衄血不止,湿纸罨囟门熨之,干即愈,此灸之变。或用线缠足小指,左孔取右,右孔取左,于小指头上灸三壮,或屈手大指就骨节上灸之,左取右,右取左,或灸项后发际两筋宛宛中三壮,即哑门穴也,可以截血路,少林涂项膏本此。可悟膏药与针灸取穴相通处。产后血衄扎中指,已见《骈文》。头风蒜片贴太阳即是灸法。喘嗽不止灸天突穴,肺俞穴。呃逆不止灸膻中,中脘,期门,气海。九种心痛灸大拇指。反胃男左女右灸肩井三壮,又灸膻中穴,三里穴,膏肓穴。水肿灸水分穴,在脐上一寸,此穴能分水谷,利小便,又灸中脘,神阙,用盐填脐,面作圈护住再灸,此症忌刺。黄疸变黑,烙口中黑脉,灸心俞,关元。久泻不止气脱及下利厥逆无脉者,并灸天枢,气海。霍乱转筋入腹,盐填脐中灸之,并灸大椎,中脘,气海。遗精白浊灸心俞,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精宫,精宫在关元对面。

疝气灸大敦穴及三阴交。

妇人血崩灯火爆大敦穴,再发,仍于原处爆之。

难产灸足小指外侧至阴穴即产。

产后血晕不语,此气血两脱,灸眉心不若刺眉心,此穴上通脑,下通舌,而其系则连于心,刺其眉心则脑与舌皆通,而心之清气上升,瘀血自然下降矣。

凡外治须知经络相通,即此可推。小儿初生灸囟门。脐风灸青筋处,筋缩可愈。急惊刺少商穴。慢惊灯火爆手足心各三次。角弓反张烧手背接腕处三次。龟背风邪入脊,灸心俞,肺俞,膈俞。按,刺灸不可轻用,备法而已。

 

外若点眼。

眼主五脏,点法甚多,伤寒时疫皆用之。又,心痛用王瓜挖空,填明矾于内,挂风处,俟霜出点眼,即法也。

 

塞耳。疟用半夏,蛇蜕塞耳,治少阳也,可推。

 

握掌,

掌属心,能发汗,又能清火,伤寒时疫等均有握掌发汗法。喉症初起用盐搓手心,则清火也,可推。

 

涂足(凡引热下行宜用之)诸法,详见文中,并前略言,亦可参用。

其应用膏者,则诸膏主之。

 

用膏之法有五,一审阴阳。阳为热,阴为寒,热多实,寒多虚。

 

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外感,阳受之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清阳膏主之。

 

凡风寒初起头痛者,皆用清阳膏,如欲发汗外加药。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内伤,阴受之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金仙膏主之。

凡饮食内伤皆用金仙膏,如欲攻下,外加药。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风为阳邪,湿为阴邪。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从臂至指端。

 

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清阳膏主之,极而下行,行水膏主之。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行水膏主之,极则上行(湿上甚为热),清阳膏主之,又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清阳膏主之,金仙膏亦主之。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阴症之阴),散阴膏主之(阳症之阴,寒邪未化热者),金仙膏亦主之。又阳盛生外热,

 

上焦不通,腠理闭塞,清阳膏主之;阴盛生内寒,散阴膏主之,

阳虚生外寒,阳虚之人无以卫外,虽不感邪,亦必畏寒。扶阳膏主之;

阴虚生内热,阴虚之人,水不能制火,则内热自生。滋阴膏主之。

 

又有阳虚外寒,阴盛内寒,中外皆寒者,又有阳盛外热,阴虚内热,外内皆热者,四膏可以兼用。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寒太过而火不生,虽用热药而寒不去,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扶阳膏主之,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太过而水不生,虽用寒药而热不去,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滋阴膏主之。

 

按,何氏曰:天地与人,变化之用,皆不外水火二气,水为阴,为寒,为湿。火为阳,为热,为燥,天地大旱大涝,皆不能生物,人生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亦不能化物,水宜在上,火宜在下,水火相交,是为既济。消渴,火偏盛也,泻其火必补其水,肿满,水偏盛也,泻其水必补其火,水火交而病自已矣。

 

一察四时五行,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之病根皆由于冬。尺热曰病温。肾水亏也。

 

清阳滋阴膏主之。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风木克土),金仙膏主之。

夏伤于暑(兼湿在内,秋必痎疟,痎,老也,一曰皆也),金仙膏主之。

阳疟清阳,滋阴膏主之。阴疟散阴,扶阳膏主之。

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热嗽清肺膏主之,寒嗽温肺膏主之。

 

此伤于四时正气而为病者,若不正之气则是疫矣。

 

东方生风,风生木,在脏为肝,春多风木之病,清阳(风木),清肝(脏气),清肺(金胜木),滋阴(水生木)膏主之。南方生热,热生火,在脏为心,夏多热火之病,清阳(散火之原),清心(君火),清肝(相火),清肺(火克金),滋阴(水胜火)膏主之。中央生湿,湿生土,在脏为脾,长夏(季夏十八日为长夏)多湿土之病。

土寄旺四时,随症而变,如春则为风湿,冬则为寒湿也。

清阳(风能胜湿),行水(暑湿),金仙(湿温),健脾(培土)膏主之。

西方生燥,燥生金,在脏为肺,秋多燥金之病,清肺(脏气),清胃(土生金,顾母),清心(火克金),滋阴(金生水,顾子)膏主之。

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脏为肾,冬多寒水之病,温肺(金生水),温胃(土胜水),散阴(去寒),温肾(即扶阳膏补火)膏主之。

 

按,四时中春,秋,冬各行一政,惟春分后,秋分前,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其事,人在湿,热,暑之中,得病最多,且湿热重,预伤金水二脏,为秋冬之病根也。

 

一求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木动摇),清肝膏主之。

清阳滋阴膏亦主之。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清肺膏主之,

金仙膏亦主之(能解金郁)。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运行),健脾膏主之(培土补火),金仙,行水膏(皆利湿消肿胀)亦主之,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性缩急),温肾膏主之,散阴膏亦主之。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疮疡皆属心火,火微则痒,火甚则痛。清阳,云台,行水膏(泻火解毒)并主之。

按病机十九条,火居五,热居四,以风,寒,暑,湿皆能化火,化热也。刘河间本之着为《原病式》,然但言盛气实邪,未及于虚(兹不备载)。一度病情,忧愁思虑则伤心,养心膏主之。形寒冷饮则伤肺,温肺膏主之,又悲怒气逆而不下则伤肝,清肝膏主之,金仙(肝伤气逆胁痛,或有瘀积者),散阴(筋疼),滋阴膏(木旺)亦主之。饮食劳倦则伤脾,健脾膏主之。又强力入房则伤肾,水亏者,滋阴膏主之,火亏者,扶阳膏主之。

 

此五脏正经自病。

一辨病形,肝病者,《难经》曰,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内证脐左(肝位)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胸胁满闷,淋漓,便难,转筋(肝主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素问》: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肝脉布胁肋抵小腹),令人善怒(实则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血虚),善恐,如人将补之(魂不安,又肝虚胆亦虚),气逆则头痛(厥阴与督脉会于巅),耳聋不聪(肝与胆相表里,胆脉入耳中),颊肿(脉下颊里)。又肝病眦青,肝热者色苍而爪枯,清肝膏主之,清阳(?风治头痛),金仙(调气治胁痛),养心(治肝虚善恐),滋阴(壮水治目?耳聋)膏亦主之。心病者,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内证脐下有动气,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畹又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

 

少阴心别脉,厥阴心主脉皆循胸出胁。

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心脉循臂内,小肠脉循臂绕肩胛交肩上。

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手心主脉起胸中,下膈络三焦,支者循胸出胁,少阴心脉下膈络小肠。

故皆引痛。

又心病舌卷短,颧赤,心热者色赤而脉络溢,实者清心(治痰火),虚者养心膏主之,肺,肝,脾,肾膏(心通五脏)并主之。脾病者,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内证当脐有动气,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又身重,善肌肉痿,

 

脾主肌肉,肉痿故身重。

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脾主四肢,脉起于足。

虚则腹满肠鸣(《灵枢》云,中气不足):飧泄食不化,又脾病唇黄,脾热者色黄而肉懦动,热者行水(利湿消满),寒者金仙(消食治飧泄),散阴(体重节痛),健脾(补火生土,燥湿消食)膏并主之。肺病者,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内证脐右有动气,咳喘洒淅寒热。又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肺主皮毛,气逆于上,则痛连肩背而汗出。

尻,阴,股,膝,髀,?(音善,足肚也),胻,足皆痛。

肺为肾母,母病则子亦受邪,气逆于下,故下部皆痛。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气不相续。《甲乙经》曰:肺脉不及,则少气不足以息,卒遗矢无度。

耳聋嗌干。

肺络会耳中,肾脉入肺中,循喉咙,肺虚则肾气不能上润,故耳聋嗌干。

 

又肺病鼻张,肺热者色白而毛败,热者清阳,清胃,清肺膏(两膏皆治咳喘逆气)主之,清肝(耳聋者),滋阴(嗌干者),健脾(脾肺两虚)膏亦主之。肾病者,外证面黑,善恐,数欠,内证脐下有动气,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又腹大,胫肿(肾脉循足上贯肝鬲),喘咳(脉入肺中),身重(骨痿故重),寝汗出,憎风。

 

肾属阴,阴虚故寝而盗汗出,腠理不固故憎风。

虚则胸中痛(肾脉注胸中),大腹,小腹痛,清厥(足冷气逆),意不乐(肾中真阳不舒)。又肾病颧与颜黑,耳焦枯,肾热者色黑而齿枯。阴虚滋阴(治盗汗等),阳虚扶阳(治厥冷者)膏主之,行水,健脾(治水肿),散阴(治足胫寒者),清心,养心(交心肾),清肝(治小腹热痛者),清肺(治喘咳者)膏并主之。胃病者,腹,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胃中寒则腹胀,亦有热胀者。

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胁为肝部,土反侮木),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热者清胃,寒者温胃,金仙,健脾膏并主之。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肠中水火相激,又腹中尝鸣,气上冲胸。喘,邪在大肠。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

胃脉入膝膑,下足跗,故不能久立。大肠,胃同属阳明燥金。又肠中热,出黄如麋,肠中寒,肠鸣飧泄。

热者清胃,清肺,寒者金仙(脐痛),健脾膏(皆治寒泄)并主之。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肾丸也,此即小肠气)而痛,小肠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盲,结于脐。

当耳前热,若寒甚(脉上颊入耳中,故或热或寒),若独肩上热甚(脉绕肩胛及肩上)。热者行水(利小肠),寒者金仙,散阴膏并主之(二膏皆能治疝)。三焦病者(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腹气满,小腹尤坚(脉交膻中,络心包,下膈,属三焦),不得小便,窘急,水道不通,又三焦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溢则水留,即为胀(外为水肿,内作鼓胀)。行水(能利水,通大小便),金仙(利水消肿胀)膏主之,虚者健脾,散阴膏并主之。膀胱病者,位在脐下,藏水,气化则出,然肾气足则化,不足则不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下焦闭塞而为癃肿。

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膀胱上口连于小肠,主小便),肩上热(脉循肩膊)。行水,金仙膏主之,冷结者,散阴膏亦主之。胆病者。善太息(木气不舒),口苦,呕宿汁(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胆虚),嗌中吤吤然(少阳相火),数唾(胆病善呕,数唾,亦善呕之类,胆中有邪故也)。清肝(肝胆同治),清胃(胃气逆者)膏主之,虚者养心膏亦主之(心胆亦同治)。其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宜究其本始,如肾移寒于脾,脾移热于肝,胞移热于膀胱,大肠移热于胃之类,详见经文。

然后用药,其病之兼脏腑者(如咳嗽,肿胀,皆有脏腑症),则分脏腑而治之。妇女之病,当调经期,护胎产,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又,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火上逼,肺,心气不得下降,故月事不来。

清肺,养心膏主之,兼他症者,清肝,清胃,清心,滋阴,健脾,金仙,行水膏并主之。痛经,金仙膏加药,灵仙,官桂,吴萸,丁香,当归,巴霜,延胡,灵脂,没药研糁,主之。血寒经闭,通经膏主之,但不调者,通经与安胎膏各半主之。阴虚阳搏谓之崩,滋阴,固经膏主之。子宫冷者,散阴,扶阳膏主之。胎不安者,安胎膏主之。产后,卫产膏主之。乳病,阳毒红肿热痛者。清阳膏主之,欲溃者,云台膏(加龙虎散)主之。半阴半阳核块等。初起金仙膏主之,已破云台膏(加龙虎散)主之。阴症不红肿热痛者,散阴膏主之。如乳岩已破者,护岩膏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