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窗细语——听 雨 说 梦

 竹林tingyu 2011-07-23

小窗细语——听  雨  说  梦

文\竹林tingyu原创

 

    “听雨说梦”这题目自己写出来都感觉莫名其妙,请别误会,不是周公解梦更不是瞎子算命。没办法,想出来了,就留着吧。暑期炎炎,难找清凉,朋友既然来了,不妨“听雨说梦”!

           
图片

      古人说“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就是在强调听的重要性。     

      听的内容丰富多彩——

     领导要多听群众呼声,工作才能做好,领导才能越当越好。一般人,对听也有讲究,虽然不必做到“非礼勿听”,但是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话最好别听,无意听到就左耳进右耳出,对人对己都有利。人生路上,良师益友的规劝和指点,忠言逆耳,不但要听、还要用心听。“只听蛤蟆叫怎么种庄稼”,这是我们当地的一句土话,话糙理不糙,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被别人嘈杂的声音所迷惑。

     我喜欢听音乐,在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中沉醉、听音符滑过心灵、激起心湖涟漪层层,静静地聆听中,心随乐曲轻盈漫步,或翱翔于蓝天、或驰骋于草原、或荡舟于波光粼粼的水面,好不惬意悠然。

     听可以是有声也可以是无声,在空间看朋友日志后面的留言是一种无声的听,那是一种独有的意境,你可以听到好友的热情的问候、真情的牵挂、衷心的祝福,你也可以给朋友留下你的心声。

     自己说话有人喜欢听,且能听懂你内心的感受,这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有朋友敞开心扉把心里话说给自己听,这是被信任的快乐!

     每天早上醒来,听到窗外蝉儿鸣叫鸟儿歌唱、风吻杨柳的诸多自然之声,妈妈哄小孩子上学的呢喃声,行色匆匆的人们赶去上班的互相问候声,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交响曲啊! 

 
图片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雨可以净化空气滋润万物,不同季节的雨给人的感受不同,春雨贵如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春雨一场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夏雨,滂沱奔放,还常常伴着隆隆的雷声、耀眼的闪电和肆虐的狂风;秋雨绵绵,淅淅沥沥,冷飕飕、心寒寒,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去冬至;冬雨,看名字跟冰有待一拼,雨滴降落化作晶莹透明的冰花,物理变化也使得雨在最寒冷的季节得到一生中最美丽的展示。

    感情细腻的人喜欢雨,雨给古代的文人墨客无限遐思,给今人留下许多雨的名诗佳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垂钓者的怡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雨细细飘;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夏雨滂沱;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山里的雨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蜀国夜雨寄相思;还有朝雨、暮雨、密雨、疏雨、梅雨、杏花雨,雨打芭蕉、“梧桐更兼细雨”······

    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雨水过多更是恼人,但是她也有很美的特点,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况味:春雨如丝、夏雨滂沱、秋雨绵绵、冬雨无言(一般无雷电伴随,所以寂静)她降落人间的姿态也不同:有时是点点滴滴,珠落玉溅;有时似轻纱飘舞,有时象一幕珠帘;常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境。

    雨和日月星光相比,最大的区别是,雨能哭能笑能呢喃,听雨声潇潇、雨滴清脆,雨落碧池、池起欢歌;雨可以近观、可以远看,可以触摸、可以捧握,可以朝听暮听日夜听;而日月星光,虽璀璨耀眼,只是可以远观,不可以收藏,而且,阳光只可以白天相见,月光星光只能夜间见到。最喜欢江南雨,还有那印有青苔的雨巷,撑一把油纸伞,心随细雨一起徜徉··· 


图片
 

    说相对于听而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人听你说——交流,另一种是没人听你说——自言自语。

    说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会说话的人不惹人生气,会说话的人不信口开河、不乱发脾气、不取笑别人、不轻易求人,不炫耀也不猥琐;有分寸的人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哪怕再苦再难,他也会去践行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人原则。

    有句话叫“祸从口出”,说话要分场合,跟朋友在一起,随意聊、任意侃,可以不讲原则不设主题,漫聊;跟家人在一起,当着老人和孩子的面,不可以讲人家孩子多优秀、人家老人给孩子挣下多大家业等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们会很受伤;话不可以乱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当着秃子不提和尚的道理;现在人大多嘴巴用的多、大脑用的少、手脚更是懒得动。还是少说多做,胜于一切。 

 
图片

    梦,看到这个字,就想起心灵一角的一块小伤疤——打小最怕猜谜语,再简单的谜语,对我也是难题,只记得这个梦的谜面和谜底:你可以做、我可以做、他可以做,只是不可以商量着一起做。

    现在常听说“人生如梦”、“浮生若梦”,是形容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在前进的路上会遭遇什么。不过梦给人的空间却是现实给予不了的,在梦里你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你可以看到和得到现实中无法满足的事物,梦实际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它与吉凶祸福毫无关系。现在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随之加速,在短暂又纷乱的人生中,真是庆幸,我们还能拥有这样一个宁静祥和、无拘无束、宽广美丽的梦中世界;梦是人们现实思想的一种飞跃和创造,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做梦这件事是平等的;梦可以缓解人的紧张神经,补偿现实的不足,虽然一觉醒来又回归现实。
 

竹林tingyu写于2011/07/12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