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医侠 《悟道张仲景》:“病、脉、证、治”的涵义解读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1-07-23
题记:此文为南阳会议而作,发帖于此,是希望便于各位经方同道在见面时有目的性的探讨
      2011年南阳经方网友聚会在即,响应网友爱好经方何运强先生号召为聚会征集诗词,我题了一则“夜读有得”的小诗,这首诗简简单单八句话,把我学习仲景学术、运用经方的心得作了一个高度总结。在这则小诗后我写了这么一段话:“我读了《伤寒杂病论》数十年,糊里糊涂。用了经方千万遍,到今日方明白《伤寒杂病论》当由若干部分构成:六经之所辨,乃远古而来;伤寒、杂病之运用,是仲景推广;问曰、师曰,为师徒授受的临证实录;兼有叔和编次此书的心得;再有唐宋人的经验补充——,呵呵,识得此理,经方运用又有何难也?”诗句如下:
夜读有得    
白昼临证夜耕耘,每求经旨闻鸡鸣。
借道叔和问仲景,病脉证治义何以?
明明白白方对应,简简单单是药证。
三阴三阳统万病,原来伤寒居其一。
这首诗的道理何在?
翻开《伤寒杂病论》, “辨XX病脉证并治第X”、“XX病脉证治第X”的篇首一目了然,如此编排绝非偶然,我以为这个篇首对于正确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成书不久即散秩乱简, 《伤寒杂病论》经过魏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流传至今二千余年,张仲景原著固然不可见,甚至王叔和编次了的原著也不可见,在唐宋之期,又分别经历了孙思邈、孙奇、林亿等医家之手重新校定,即便如此,唐宋校订本在当代也是弥足珍贵的。弄清《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源流,也是正确解读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宋本《金匮要略方论序》言中载: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蠧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症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
这段话明白的告诉,《伤寒杂病论》早已散乱,是为了方证同条,比类相符,易于检索才重新校定。 宋本《伤寒论序》又载: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可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这段话让我们了解了《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也为后人正确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指引了方向,让后人去找王叔和。因为“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那王叔和是怎么说的呢?《脉经序》曰: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
这段话对于解读《伤寒杂病论》、剖译张仲景学术思想有非常的指导意义,“仲景明审,亦候形证, 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提示张仲景有非常高明的诊脉技术,读他的著作当从脉象着手,但必须脉证合参,从脉证中反复求证,重在鉴别,只有鉴别精准,才能辨证无误。打开《脉经》,赫然见“卷五?张仲景论脉第一”,再察看卷八,篇目为“平XX脉证第X”,内容与我们如今所见的《伤寒杂病论》某些篇章雷同 。兹此证明,唐宋医家校定《伤寒杂病论》是忠实了原著的,同时也证明,无论是张仲景或是王叔和,别出心裁以““辨XX病脉证并治第X”、 “XX病脉证治第X” 、“平XX脉证第X”命名篇首,只一个目的,即提示读者当从从篇首的命名去解读相关篇章,此篇首可提纲挈领,学习有捷径可寻,捷径就在于“病、脉、证、治”,这四个字蕴含的定义即是打开《伤寒杂病论》的大门的金钥匙。通读《伤寒杂病论》白文,从此书写作的编排体例,我们不难发现,全书内容确实只强调了一个主题:“病、脉、证、治”,弄懂了“病、脉、证、治”这四个字的蕴藏的深刻涵义,那理解著作全貌,研究学习张仲景学术思想,拓展经方应用,就会有不会囿于一家之言,临证水平肯定会有飞跃的提高,对医圣自序所提示的“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句话将会发出由衷的感叹,从心底自然涌现出对这位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家的绝对崇拜。
“病、脉、证、治”这四个字的蕴藏的涵义如何呢?试作以下分析:
一、“病”的涵义
“病”的字义,与张仲景同时代的许慎《说文解字》释为:“疾加也”。《论语》:“疾甚曰病”。所以古代语言中的“病”,是包含着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的严重疾病。《伤寒杂病论》条文冠名为XX病者,皆以病为纲,各自成章,如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篇冠首,可知此六病乃是六大类病的总称。此六大类病,王叔和从《黄帝内经》相关经络循行机理指为三阴三阳六经病,并与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交叉关联。历史上绝大多数医家持相同观点。但现代有医家认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仅仅是疾病变化过程的表里关系,如胡希恕及其弟子冯世伦先生认为六经与脏腑经络概念无关,伤寒六经实质是八纲,即表阳证对应于太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对应于少阳证、里阳证对应于阳明病、里阴病对应于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对应于厥阴病、表阴证对应于少阴病。这个观点与《伤寒论》中某些条文是有抵触的,如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这里“过经乃可下之”的“经”,明示即从太阳经病传入阳明经病,推而论之,显然三阴三阳病也就是三阴三阳六经病。、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来源于远古医籍《汤液经》,基本无异议。民国时期一个名杨绍伊的医家从经学考证、医理探讨,自认为辑复了商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把六经辨证内容集中起来撰编一部名为《伊尹汤液经》的书。杨绍伊认为:
“仲景书读之,触目即见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一以六经之名作条论之题首,一以‘伤寒’二字作条论之题首。再读之,又得其有显然不同之处。即凡以六经名题首者,悉为书中主条;凡以‘伤寒’二字题首者,悉属篇中广论,而仲景即自谓其所作为论‘伤寒杂病’。于是知以‘伤寒’二字题首者,为仲景所广,以六经名题首者为任圣之经。标帜分明,不相混窃。孰经孰传,读者自明。”
杨绍伊先生这个见解与宋本《伤寒论序》所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可伦拟。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认识一脉相承。如果读者能够潜下心来认真通读一遍《伤寒杂病论》白文,就会感悟到张仲景从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伤寒”、鉴别“杂病”的论治,其伟大在于不仅著作中保存了远古医籍的精华,更在于他在运用六经辨证体系辨治“伤寒”与“杂病”的过程中将六经运用原则规范化;而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论》,其贡献不仅在于保存了《伤寒杂病论》,更在于将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再加演绎推广,使其浅显明了。以太阳病为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开篇即言: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分析条文,第1条是该篇的提纲,也是作为太阳病的总纲,是与其余五经病鉴别的法律条文。紧接着第二、第三条,强调在太阳病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法律框架之下的细则规定,同时具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若“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个提纲显明,所谓“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以及认为张仲景发明了“伤寒六经”的提法并不妥当。再从下议:
第4、5条冠名“伤寒”,是承上第3条细则,但第3条细则的实施,仍必须衔接在第1条太阳病总纲的法律条文之下,这两条文讨论的是“伤寒”的传变问题。感受“伤寒”第一天,出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轻微症状,无论是否“发热”,还必兼俱“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较重症状。“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初患“伤寒”,“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位在表,此时“脉若静”,提示“伤寒”“为不传”,当从太阳病论治。假如“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则“伤寒”已入里,“为传也”,因为“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的症状,已经超越了太阳病的范畴,不在太阳病的法律规定之内。所以,紧接着第5条鉴别的细则出现,即使“伤寒二三日”,然而“阳明、少阳证不见”,只有太阳病症状,虽然发病已久,仍属“为不传也”,鉴别要点在于,只要没有出现阳明病篇中即第186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的情况,也没有太阳阳明的“脾约”、正阳明阳明的”胃家实”、少阳阳明的“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更没有出现少阳病篇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的情况,以及少阳病必俱的“口苦、咽干、目弦”,“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症状,伤寒的病位仍在太阳,治疗方法也当从太阳。
从太阳病篇的开场白,即提醒读者当注意:其一,“伤寒”是一种传变较快、病情变化多的疾病。 其二,“伤寒”论治的条文理解当前后照应,互为勘察。其三,病与证是有区别的,病是提纲,是法律规定,证是法律条文中实施的细则。其四,“伤寒”的论治只是运用六经辨证体系的一个范例。以此类推,由于著作者或者编次者匠心独运的篇幅安排,《伤寒杂病论》各篇条文皆可以上述对比方法解读。从各篇的条理性特点,可以清晰地看出六经病的概念包含着的八纲即阴阳、表里(含半表半里)、寒热、虚实相互夹杂变化的内容。从《伤寒论》中六经病证治规律,辨识医圣论治伤寒的经纬,再细分《金匮要略》杂病论治中主要穿插着的六经病辨证方法,不难得出一个“六经统万病,伤寒居其一”的结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三阴三阳六经病辨证论治体系应该不是张仲景的发明。“病、脉、证、治”四者之一的“病”,应当是蕴含一定规律的、相对疾病病理变化过程的某个阶段的症候群的统称。
二、“脉”的涵义:
王叔和的《脉经》是集远古以来医家脉诊精华之大成者。他在《脉经序》中夸耀说:
“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同;声色证候,靡不赅备。其王、阮、付、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究,究其微赜,则可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这里王叔和介绍他的著作“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所传异同,咸悉载录”,然而,打开《脉经》,许多章节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相同。原因何在?道理很简单,因为 “仲景明审,亦候形证”,我们可以这样想象,王叔和在编次《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发现张仲景是脉诊高手,对张仲景产生崇拜,开始大量收集《伤寒杂病论》中的内容,同时,又唯恐《伤寒杂病论》的读者对张仲景的学术特色不易把握,又对《伤寒杂病论》中某些条文作了注解,最后感觉还是不够,在编次《伤寒杂病论》之后,专门收集历代医家们的脉诊经验撰著《脉经》。另外,从《脉经》中夹杂大量《伤寒杂病论》原文来推测,王叔和就是为解读《伤寒杂病论》、总结仲景脉学经验而作《脉经》的。明清以来,有医家讥讽王叔和作伪,殊不知王叔和早已料到后人会质疑,故在《脉经》中凡出于张仲景经验者皆有注明,如卷三论述五脏六腑的相应脉象,认定与张仲景经验相关者,均注明“右《素问》、《针经》、张仲景”,尤其在卷五列“张仲景论脉第一”篇,更显对仲景的尊崇。是是非非,一目了然。所以,读《伤寒杂病论》者,必同时苦颂《脉经》。
自古及今,对《伤寒杂病论》品头论足者多矣,而对仲景脉学专注者极少。实际上,脉诊对《伤寒杂病论》辨证体系的确立、病证诊断的规范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从脉诊读伤寒,无异于盲人摸象。《伤寒杂病论》序中对于不重视脉诊者提出的批评,振聋发聩,曰: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如清代方有执、俞嘉言等均怀疑此段话为王叔和所作,然而联系《平脉法第二》篇的内容,发现其确实遥相呼应,试看: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著名学者钱超尘先生从音韵学考证,认为此段文字成于西汉时期,也就是说,此段文字并非张仲景本人所作,而是“勤求古训”所得,暂且不管此段文字在文献学方面的真伪,单从学习的角度而论,亦堪称是张仲景脉法的纲领。综观《伤寒杂病论》各篇章,循从“病、脉、证、治”的规律,再返回来看这段文字,不难理解张仲景把它安排在此的特殊意义。这段文字短短268个字,把脉法原理、脉象规律、脉法应用的常与变、脉法应用的最高境界包揽无余,细心领会个中含义,自然会对各篇章条文的理解、三阴三阳六经病辨证体系的构建、以及方证的应用产生全新的感悟。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读懂这样一个信息,寸口脉法的确立并不是王叔和的发明,现代评价王叔和的贡献时往往与寸口脉法的应用普及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伤寒杂病论》中脉法应用主要为寸口脉法与趺阳脉法,更多的是强调了寸口脉法中的左右寸关尺三部的独脉表现。此独脉即“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的表现。例《伤寒论》128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129条:“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此两条条文提到寸、关两个独脉表现。对照实例,这两个部位的特殊脉象是符合早中期胃癌患者的脉象的。又例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处只提到了一个关脉,关脉属中焦,与“心下”部位对应,痞胀不舒,按之濡软,故对应的脉为“关上浮”。再如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处提到“上关上”的脉象浮大,也是独脉。等等类似条文在《伤寒杂病论》中并不罕见,但由于互文的缘故,这种独脉的描述常常以阴阳来代替,如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处“阳脉”指寸,“阴脉”指尺,条文解释可从《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找到答案:
“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再,《脉经?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篇又解:
“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是因为尺主下焦,弦为气机不利之象,故从脉知证,必腹急痛。王叔和说:“尺脉弦,小腹疼,小腹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当归汤、针气海,泻之。”
阳寸阴尺,仲景脉法中的阴阳脉法指谓皆当以此类解。
寸口脉法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素问》、《灵枢》、《难经》中均有相关记载,可以肯定的是张仲景有独善其用之验,王叔和有整理推广之功。或由于时代所限,竹简书写困难,《伤寒杂病论》文法包括脉法运用均记载简略,互文互见,隐晦其显;《脉经》疑为专解《伤寒杂病论》而作,故将脉象法理记叙精细,详论有加,唯恐不全。所以,再掌握《脉经》内容之后,破译《伤寒杂病论》、正确理解条文,定将了然有得。
在《伤寒杂病论》中,脉诊法对于三阴三阳病的诊断规范化、以及方证、药证的审定灵活化,是一项基本技能。仲景脉法的最大特色在于凭脉知证,见脉知病, 通过脉证合参,实现方证对应。
1.凭脉知证: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脉证并治第五》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此处仅凭“寸口脉浮而紧”,就把“僻不遂”的病因、病机推理而出。
2.见脉知病: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男子平人,脉虚弱微者,善盗汗也”。病人无须自述,仅凭“脉虚弱细微”,就知其“善盗汗也”。
总之,脉法对于疾病的诊断、病因的推测、病位的确定以及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非凡的应用价值。医圣倡导“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从脉法规范辨证,确立方证论治,构建经方辨证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为经方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证”的涵义:
证,即证据、证明之证,未简化之前写作“證”,《说文解字》释解为:“告也”。秦汉时,牛触角为“告”。字义演变至今,“告”与“诉”合为“告诉”,即“明白的说”的意思。《伤寒杂病论》以“XX病、脉、证并治”为篇首,此中“证”字,涵义十分深刻。或由于年湮代革,现代学者往往“证”、“症”不分,以“症”释“证”非常普遍。实际上,症,即与病同义,是病的复合词;证,即病的证候,二者绝然不同。病是证的外延,证是病的内含,一病可见多证,同病异治,此治即辨证论治,故证必专治,一证一方,方证对应,方从法立,治有专方。如:
1.《伤寒论》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此所指的阳明证、少阳证,实指与伤寒病传变相关的阳明病、少阳病中的某些类证。
2.《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此中“桂枝证”,指太阳病范畴中桂枝汤及其类方的主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3.《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此条文中“柴胡证”,也是指小柴胡汤的方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渴者”。
4.《伤寒论》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此“结胸证”,是指“结胸”这个病的系列症状,如134条提到的大陷胸汤主之之证候: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燥烦,阳气内陷,心中懊憹,心下因鞕等等见证。
    由上所见,《伤寒杂病论》“病、脉、证、治”中的“证”,即指与脉象对应的某个病症的系列症状,是证候群的简称。“证”的概念提出,是法的对应,如31条“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之中的“桂枝法”称谓,在于规范方药的主治范畴。解读《伤寒杂病论》中“证”的内涵,从病类证、以方类证,类证别病,病以证分,从主治之方归类方证,提炼方规,拓展方用,也是悟道张仲景的一条捷径。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编著《伤寒论类方》,日本医家吉益东洞所编著《类聚方》,均为《伤寒杂病论》之“证”的研究的典范。

四、“治”的涵义:
    “治”即方治法则。《伤寒杂病论》的方药主治,后世学者一般主张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归类。然而,我认为八大治法归类法,局限了经方的应用思维。其实,经方的价值就在于每个方的主治范畴是相对的固定,一方有一方之效,合方则有相合方主治功效的累加。张仲景“博采众方”,集东汉以前历代经方之大成,又在论治“伤寒”与诸杂病的实践中加以验证,说明经方起源悠久,且皆经千锤百炼。在其条文论述中,将方药主治分为“XX汤主之”和“宜XX汤”、“与XX汤”、“属XX汤”两大类,含义深刻,对照原文发现,其区别应用的关键在于病机确定与否。以“XX汤主之”者,证候表述清楚,病机易辨,主治恰当,是以方定证;“宜XX汤”、“与XX汤”、“属XX汤”者,虽证候已明,但病机复杂,主治当慎,是以方测证。以《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篇中大承气汤为例,试作如下分析:
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不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动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但鞕者。宜大承气汤下之。”
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以上指导大承气汤应用的条文计六条,“主之”者208条、212条、215条,证据在于证急势危,“大便已鞕”的诊断确凿,惟以下之救急,大承气汤必用;而205条、217条、220条的证情相对势缓,但“燥屎”已成,强调攻下为宜,故曰“可与”或者“宜”大承气汤。
从大承气汤的“主之”和“可与”或“宜”的这两种不同用法,结合其它条文中“法”如何又“当”如何的治则指导(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可以看出著作者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通过类比演绎法,启发学者的临证巧思应变能力。凡《伤寒杂病论》中的方证总结皆蕴含有“以此类推”的道理,如《伤寒论》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31条“诸汤皆仿此”、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267条“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等条文,反复强调了学习中举一反三、运用中知己知彼。
探讨经方的起源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虽然经方的组成了了数味,但其简洁可重复性的实效令人惊奇。“医之始,本岐黄”,但将《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加以对比,我认为二者的理论体系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黄帝内经》重点在于推理性的教育,在于告诉我们“为什么”的道理 ,《伤寒杂病论》的重点则在于实用性的指导,在于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道理。其中《伤寒论》是从六经传变规律辨识疾病发展进程,《金匮要略》则是从疾病本质特征辨识脏腑病机,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两者相互参透、互为补充、从病、脉、证三方面对疾病做出诊断,最后落实到主治之方,其辨治特色从“病、脉、证、治”的内涵解读实实在在,病以证分,证从脉论,方从证出,方证、药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以致用,用之必效,这就是经方的魅力。          

附:三阴三阳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
1.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
主证对应: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法对应:“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见《伤寒例第三》篇,下同。《伤寒例》为王叔和所作,其云:”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此处经络辨证,仲景并无明文,我以为王叔和以三阴三阳六经解释三阴三阳六病,当是对方证论治的推广)。
临证所见,太阳病独脉表现多见寸部脉浮,尤以左寸浮明显。兼脉:数主表热(例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缓主表虚(例如桂枝汤证、桂枝附子汤证),紧主风寒(例如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滑主风痰(例如白虎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旋复代赭汤证)。依据:“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134条),等等,凡太阳病皆当从此类推,
太阳病病位在表,主脉见主证,兼脉见兼证,符合太阳病主脉者为太阳病,否则是它病,或者为合病。
2. 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条),“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条)。提示阳明病的主证是胃家实。阳明病分为三个类型:太阳阳明见脾约证、正阳阳明见胃家实证、少阳阳明见胃中燥烦实、大便难。阳明病主脉象迟。
主证对应:大便难,兼证见自汗出、潮热、谵语、欲吐。
脉法对应:“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兼脉:太阳阳明,脉实(例如大承气汤证),浮虚(例如桂枝汤证、猪苓汤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脉浮而紧(例如栀子豉汤证、吴茱萸汤证),趺阳脉浮而涩(例如麻子仁丸证);正阳阳明,脉迟(例如承气类方证)、脉大(例如白虎汤证);少阳阳明,脉弦浮大(例如茵陈汤证、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等等。
临证所见,阳明病独脉主要表现在寸部,尤以右寸、右尺明显。依据:“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245条)
阳明病病位在里,主脉因转变原因不同而表现有异,证候群也表现多端,但主证必见大便难,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3.      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
主证对应:口苦,咽干,目眩,兼证见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脉法对应:“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临证所见,少阳病独脉表现为脉弦细,尤以双关部脉弦明显(例如柴胡类方证)。依据:“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265条)。
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症候群表现较为复杂,但主脉、主证必备,治疗可“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条),却也强调“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7条)。
4.      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主证对应:脘腹胀,呕吐,腹泻,不渴,偶腹痛,腰困痛,身发黄。
脉法对应:“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兼脉:脉浮(例如桂枝汤证),脉浮而缓(例如桂枝加芍药汤证、),脉弱(例如四逆汤证、人参汤、小建中汤证、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证)。
临证所见,太阴病独脉表现主要为关脉弱,或寸关浮而缓。依据:“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病病位在里,证候群表现以其虚寒、湿盛症状为主,“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5.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主证对应:精神差,昏昏欲睡,欲吐不吐,恶寒蜷卧,下肢肿胀,咽干痛,烦躁,发热、便血。
脉法对应:“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兼脉:脉细沉数(例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黄连阿胶汤证),脉微欲绝(例如通脉四逆汤证)。
临证所见:少阴病的独脉表现为寸关尺三部皆沉细弱,但寸、尺沉细弦紧、关沉细稍弱,均属少阴。依据:“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 脉阴阳俱紧,指寸关尺三部沉细紧,例如猪肤汤、甘草汤证、半夏散及汤证、真武汤证,多为阳气虚损,阳不制阴,阴火上冲的证候表现。
少阴病病位纯在里,证候群表现为病情危殆,似是而非,多真寒假热证,阳虚阴盛,病情危殆,认定只要符合“脉微细,但欲寐”的主脉主证。少阴病治则不可汗、不可下。如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6 . 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主证对应:凡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三焦气机不利所致的寒热夹杂,虚实互见,上热下寒、里寒外热,上实下虚等等病情错综复杂的证候群如消渴、腹胀而下利、饥而不欲食、胃脘嘈杂、烦躁、呕吐等表现均属厥阴病范畴,主证必俱手足逆冷,兼证表现多样化,但多伴有下利即大便稀症状。
脉法对应:“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主脉象微细弱(例如当归四逆汤),兼脉可见微细弱数(例如乌梅丸证),或沉细而迟(例如麻黄升麻汤证),或沉细微弦或紧(例如瓜蒂散证)。
临证所见:厥阴病的独脉表现在寸关尺三部均沉微弱细,但以寸关沉细弱为主。依据:“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病位在里,证候群表现在上、中、下焦病均可见证, 相对三阳病的单纯的主证表现而言,主证呈多样性,错综夹杂是其特点,症状之实与脉象之虚对比性较强,平脉辨证,当舍证从脉,只要符合脉象微弱者,即可认定。
以上系三阴三阳六经病单一的脉证应用要略,但临证中合病者较为多见,合病从脉证其实也非常简便,如太阳、少阳合病的诊断,只需有太阳病的脉证、少阳病的脉证同时并见,即可断定。如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此中“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为太阳病证,而“微呕,心下支结”为少阳病证,再从证测脉,当寸部脉浮、关部脉弦,尺脉稍弱,脉证合参,诊断明了,方治即出,将太阳病主方桂枝汤,与少阳病主方小柴胡汤,两方合而为一,即柴胡桂枝汤。六经合病的诊断、经方合用方法皆可以此类推。
再继续深入的读下去,相信不断会有新的收获,因为每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所以我不把理解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印定自己和后人的耳目。估且是把它当做自己的学习心得汇报给大家吧。
1.经方的组方理论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所有的问题的讨论似乎只能在依葫芦画瓢上,我们一代代的人在努力的学习和应用仲景的著作,却仍然摸不着这个谜的一点边际。
2.六病的本质问题。越读伤寒论便越相信仲景当时所依据的治疗概念在他的脑海中是相当清晰而规范的。并且这也给了仲景十分的治疗把握,所以他才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个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仍然没有解决。而且我认为这个理论如果真的可以找到的话,或者可以复原的话,是可以解决中医的规范化的问题的。而且可以以此培养大量的实用的人才。
3.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感觉到是不是我们现在的知识背景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因为有证据表明,这些和当时的术数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人去研究这些问题,只是守着仲景的书。就象鲁迅先生所说,一群关在黑屋子里的人是没法知道外面的世界的。
4.关于脉法,正如楼主所指出的,仲景非常重视脉法。而且我记得有一位当代的医家指出过,仲景的脉学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与后世机械的应用的脉学是两回事。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也可以明显的体会出来。还有最近我读了脉经和周慎斋医学全书,其中对脉法的研究是值得学习的。六部脉要与四时阴阳的升降联系起来,如心肺居上焦,似阳气之浮于外,其象在夏秋,两尺居下焦,似阳气封藏于下,所以脉沉,这是古人领悟到的,在脉经中有记载。所以我认为,诸事须从左升右降上参。整个内经都是围绕着四时五脏阴阳,中医治疗疾病,包括《伤寒杂病论》也是在调人体,使之合于四时五脏阴阳,因为假使它不符合《内经》所提出的人与万物共浮沉于生长之门这个基本论点,就会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与真实的规律相背离,所以说脉法和仲景的著作无疑都是与之相统一的,要结合在一起去学。
5.个人目前的研究体会。有的医家指出以四大经典作源而以后世医学著作作流,提出从源到流或是从流溯源两种学习方法。我现在认为的是在当时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或是再加上之前的背景去探讨是什么给了伤寒论的理论基础,这也就是我现在感到的术数的问题,有的日本医家把经方的组方与周易联系起来,还有最近的中医武将也把经方用周易作解释,对于这样的研究,我认为并非偶然,因为我把伤寒论与周易联系起来并不是受上面的启发,而是源于逐渐的学习自然想到的这些问题,但在网络上一搜,竟然发现有人做过并且还有人正在做这个工作。或许这是一个方向,我认为有必要去做一下探讨,即使走不通,那至少证明了什么,而且我认为,伤寒论中暗示有术数的存在,这些正是目前我们无法解释的,比如欲解时,比如病发于阴六日愈,发于阳七日愈。这是我所认为的中医的科研。
6.理论上,如果把四时五脏阴阳看作最根本的中医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的话,把它做为至少是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的相对不变的规律的话,我们是和所有的古人处在同一个认知系统中,我们是应当可以找到的。而且我认为,四时五脏阴阳是永远不灭的真理,因为它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模式。
7.现在有许多的人把中医与其他的现代科学的学科结合,我倒认为研究中医或许可以和古代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共同的理论根源或许更容易解开谜团。
8.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我个人认为倒不如说是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大自然的不断的深入理解,它使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认识自然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学习中医真的很有意思。
胡乱的写了一通,也不知道真正说了什么。希望和大家多多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