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3日16:11
盈利快速增长,超出预期 数码视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10万元,同比增长46%,EPS为0.41元。我们之前预测2011全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9%和18%,数码视讯上半年的增速超出了预期。 数字化整转继续提速,CA和前端设备双轮驱动 上半年,数码视讯的CA和数字电视前端设备两项业务毛利分别为7750万元和77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114%,毛利率分别提高了4.3%和1.3%。从区域来看,华东地区是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收入同比增长94%,占比达到了38%。收入快速增长的动包括:(1)数字化整转速度继续加速。2010年1-4月份累计整转用户573万户,月均转化143万户,而2011年1-4月份,月均转化172万户,同比增长了20%。(2)各运营商更新换代使得EMR、SMR、IPQAM等设备需求增长;(3)获得CMMB约3000万元的订单;(4)客户关系不断积累,并不断开拓新的客户,使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上调盈利预测,并上调投资评级至“推荐” 我们上调数码视讯2011-13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9%、13%和14%,上调后EPS分别为0.94元、1.13元和1.33元,同比分别增长41%、20%和19%,当前股价对应2011-13年的PE分别为25/21/18倍,PEG为1.3倍。目前账上净现金为16.1亿元,折成每股为7.2元,占到了市价的31%,扣除净现金,对应2011-13年的PE分别为17/13/12倍,价值已经被低估,上调投资评级至“推荐”。12个月目标价32元(核心业务价值24.8,相当于11年26倍PE,每股净现金7.2元)。股价表现的催化剂为:(1)业绩继续超出预期;(2)获得区域性的大客户和订单;(3)超光网业务取得订单;(4)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增长,目前仅收入的4.2%;(5)增值税退税有望增厚业绩10%;(6)利用超募资金进行收购。而投资风险在于:数字化整转对业绩支撑的时间期限可能低于预期(预期支撑到2015年)。(国信证券研究所)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航特材拟增资扩股,引入外部股东,将注册资本增加至5 亿元左右。 我们的观点:特材供应和物流基地,打通公司锻造产业链。中航特材成立于去年11 月,是公司为了扩大锻造板块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提升材料价格谈判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的一个提供特材现货资源、物流、销售、加工等服务的大型特种材料采购加工中心,是全国特材供应和物流基地。公司锻造业务是消耗特材的大户,通过建立中航特材,集中采购原材料,改变原来的小批量、多品种的采购模式,从而降低了公司锻造产业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并提高与钢铁生产企业的谈判能力,是公司打通锻造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将成为公司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底,在成立不到的两个月时间,中航特材已实现销售收入1.73 亿元,净利润286 万元。 增资扩股,引入外部股东,打造全球领先的“特材沃尔玛”。中航特材去年成立初,注册资本只有5000 万元。今年初,公司将19573 万元的募集资金从投入“燃气轮机发电装置能力建设项目”变更为“增资特种材料采购加工中心项目”,中航特材注册资本增加到24573 万元。此次,公司计划增资扩股,引入外部股东,将注册资本增加至5 亿元左右,增资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将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公司公告,中航特材将联合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共赢发展,我们推测此次引入的外部股东将包括钢企和特材消费企业,意味着中航特材未来将面向所有特材消费客户,形成规模辐射效应,打造全球领先的“特材沃尔玛”。 借力西电科大信息技术优势,建立特材物联网营运中心。公司于7 月13 日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中航特材仓储中心设计和特材物联网运营中心建设。借助西电科大的信息技术优势,该项目将通过统筹采购中心、财务中心、仓储中心、运输中心、制造中心、检测中心、客服中心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集成为一套完整的营运管理系统,将中航特材打造为全球唯一钢材类最佳的物流配送网络服务中心。 预期未来几年业绩亮丽。根据我们的预测,2011 年中航特材通过采购原材料销售给公司锻造企业,可实现收入10 亿元;2012 年开始,公司将向外部企业销售特材,预期中航特材2012 年、2013 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 亿元和22 亿元。 我们预测公司 2011-2013 年EPS 分别为0.63、0.94、1.25 元,目标价为27.32 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东方证券研究所) 王府井(600859):受益西部大发展的全国百货 王府井:百货连锁的民族领军企业: 公司自 1996 年在广州设立第一家外埠门店以来,积极推进中西部拓展,目前扩张战线已遍及华北、中南、西南、西北的15 个重点城市,截至2011 年6 月,门店数量已达到 22家,总建筑面积达到100 万平米,基本完成了全国百货连锁的战略布局。2010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39.5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76 亿元。 外埠门店经营出众,全国连锁名副其实: 截至2011年6月,公司外埠门店数量达到16 家,并且经营成绩突出。2009年北京4家门店收入为34.3 亿元,净利润约1.8 亿元,而外埠15 家门店收入达到75.4 亿元,净利润约2.4 亿元。外埠门店收入占比68.73%,净利润占比约 56.84%。总体来看,目前公司已成功走出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连锁百货,成熟的外延扩张经验将为未来省外门店布局奠定良好基础。 抢占中西部优质网点,为未来发展奠定优势: 公司外埠门店中,除了广州门店外,其它15 家外埠门店均分布于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的黄金地段。我们认为优质网点将提高后来者的进入壁垒,为公司后续盈利能力提供了强力的保障。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这些优质网点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推进统一采购,实现规模优势: 公司积极推行集中采购,希望通过直接与品牌供应商合作提升议价能力和规模效益。目前公司已实现北京地区商品的统一采购,并正在进一步向旗下西北、西南、中南等区推动。 我们认为随着百货零售行业的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公司自身规模的扩大,公司对上游供应商将有更大的话语权,供应商也会主动顺应形势改造自己的分销系统,届时公司将摆脱传统区域购销体制对其跨区域发展的束缚,议价能力提升将推动毛利率和费用率的优化。 首次给予买入评级,享受西部开发利好的零售股: 我们给予公司 2011-2013 年EPS 分别为1.43/2.00/2.60 元的预测,以2010 年为基期三年复合增长率42.5%,给予12 个月60 元目标价,对应 2012 年30 倍市盈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公司治理或有所突破, 给予买入评级,中长期价值投资的零售理想标的物。 风险提示:新门店培育期过长,规模扩张时人才管理风险。(光大证券(601788)研究所) 兴化股份(002109):内生性增长迎来景气提升 硝酸铵产品价格自4月份以来出现大幅上涨,,普通硝铵产品价格从4月份的1900元/吨上涨至7月份的2500元/吨,价格涨幅达到31.58%,当前市场最高报价已经达到2800元/吨。 兴化股份业绩弹性最大,气头优势凸显,是行业景气的最大受益者 在三个硝铵上市公司中,兴化股份是每股硝铵产能及业绩弹性最大的企业,公司每千股对应2.23吨产能,远高于柳化股份(600423)的每千股0.88吨和联合化工(002217)每千股的0.76吨产能;硝铵价格每上涨100元(含税),兴化股份业绩提升0.104元,而柳化股份和联合化工分别为0.055元和0.048元。在行业景气上升的周期中,兴化股份受益最为明显。 在煤炭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气头成本优势凸显,公司作为最大的气头合成氨企业,短期受益最大。 前段合成氨瓶颈突破在即,产销规模提升伴随成本下降助推公司明年业绩大幅增长 与市场分析不同,除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兴化股份自身内生性增长强劲,这才是我们看好公司的最核心的理由。 集团合成氨项目投产,公司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现有硝铵产能达到80万吨,合成氨产能仅23万吨,假设全部生产硝铵只能支撑63.3% 的开工率,实际上还设有硝酸和硝基复合肥的产能,实际开工率更低。由于周边合成氨企业较少,只能少量外购缓解合成氨不足的问题,公司10年年报规划11年公司产量55-60万吨,为完成该计划仍需要外购合成氨3-4万吨,,集团合成氨供给之后产生大量的关联交易,如何解决,值得关注。 硝酸铵的盈利相对于硝酸盈利更高,我们预计集团合成氨供给之后,公司将优先保证硝铵的生产,预计硝酸和硝基复合肥产量维持。而硝铵增长还%的增幅。 集团公司延长石油在建的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30万吨纯碱、32.4万吨氯化铵9月份试车,液氨可以通过管道输送给股份公司。集团煤化工项目采用德士古煤造气技术,可以采用廉价的烟煤作为原料,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如果集团合成气优先供给硝酸铵生产,公司硝铵产能利用率可进一步提升近100%, 集团供给合成氨,成本进一步降低 集团将液氨通过管道直接输送给股份公司,不仅可以节省液氨的运输费用,保障原料供给,同时还有助于帮助集团的合成氨装置满负荷生产,在财务上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预计集团供给股份公司的液氨价格将低于市场价格。目前,公司需要外购3-4万吨合成,合成氨价格当前在3300元/ 吨。我们暂且假设集团供给上市公司的液氨价格为2500元-2600元/吨。替代原来外购4万吨合成氨,将降低成本2735万元,增加净利润2313万元,增厚业绩0.065元。 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工业硝铵产能最大的企业,目前,拥有80万吨硝酸铵、60万吨稀硝酸、10万吨浓硝酸、30万吨硝基复合肥以及500吨羟基铁粉的产能。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并采用国际善个最先进的K-T生产工艺,及控制系统,技术优势明显。公司地处西部区域,原料采购和靠近下游消费市场,区域优势明显。 结合前面的分析,预计公司下半年业绩将大幅好于上半年,:1、集团30万吨合成氨项目建成后,液氨可以通过管道直接供给股份公司,原料瓶颈突破,原料成本有望降低;2、2季度,普通硝铵产品价格逐步从1900元上涨至2500元,平均价格在2150元/吨,预计三季度硝铵价格可以维持, 3季度硝铵价格比二季度提高450元/吨;四季度如果硝铵产品略有波动,我们认为2200-2400元/吨的价格是合理的,4季度比1季度价格高出400元/吨-600元/吨;3、根据公司公告,受限气影响,公司硝铵产品产量受到影响,如果四季度集团合成气能够供应给上市公司,公司硝铵产品产量有可能比放大。预计2011年,公司业绩能够达到0.61元。 综合考虑集团的合成氨生产情况和硝铵的市场情况,我们谨慎预测国内公司明年的硝酸铵生产能达到70万吨,同比增长22.81%,集团合成氨既能带来开工率提高,也能替代原有高价合成氨降低成本。而2012年的平均价格我们预计比2011年价格仅上涨1.59%。此外,公司10年年报中提到,11年公司将实施8万吨硝酸钠/亚硝酸钠项目来调整产品结构,如果明年能技改完成,也将产生部分新增效益。预计公司12年业绩为0.84元。 2011年,公司既享受行业景气,又享受规模提升,2012年,公司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内生性增长。考虑到公司原材料天然气存在价格上调预期,估值给予一定的折价,可以给予12年18倍PE,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国信证券研究所) 酒钢宏兴(600307):受益西部开发 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2011年二季度业绩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42%;营业成本249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扩大近一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增长117%,利润总额12.32亿元,同比增加11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107%。由于总股本扩大一倍,中期每股收益为0.22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218元,影响很小。二季度业绩环比一季度增长40%,同比增长97%。 公司中期收益质量较高。从公司分行业收入来看,公司四大行业的收入中,物资贸易类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50%,毛利率减少1.20个百分点;钢铁产品在终端产品只增长8%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9%,且毛利率扩大了1.87个百分点;焦化产品收入增长36%,毛利率减少2.07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由于公司新项目建设导致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大幅增长201%,比去年同期多了1.7亿元,同时,营业外收支净额多了1.3亿元。其它各项财务指标正常,因此综合来看,公司2011年中期收益质量较高。 分钢材品种盈利能力分析。公司板材不仅收入增长,毛利率提高得也非常快,从去年下半年的12.69%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25.63%,线材盈利能力也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但棒材(螺纹钢)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此外,卷材的毛利率相比去年下半年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螺纹钢毛利率下降而板材上升与国内趋势不太一致。 公司转增和增发后业绩摊薄较多。2011 年5月20日公司实施2010年分配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为40.91亿股,此外公司定向增发不超过21.71亿股,增发底价为4.37元,增发方案已经在6月13日获得发审委有条件通过,但因为环保问题暂时不确定增发时机。如果增发成功,总股本将扩大到62亿股左右,对公司业绩摊薄明显。 公司具有一定成长性。由于公司上半年有高炉投产,明年有榆钢二期投产,因此未来两年公司产量将明显增加,业绩也将有一定成长性。公司地处我国成长最迅速的西部地区,可以受益于新疆开发大潮,区域优势明显。 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对钢铁行业的判断是,今明两年行业景气度继续上升,但季度看仍波动较大,而矿石业务可能在2012年面临一个价格压力甚至中期拐点。经预测,2011-2012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39和0.53元(以增发成功后总股本62亿股计算,EPS分别为0.26元和0.35元)。综合考虑,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三季度钢铁行业供给压力大;增发如果不能顺利实施,将影响公司财务安排。(海通证券(600837)研究所) 尤洛卡(300099):蓝海前行,煤安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424万元,同比增长51.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55万元,EPS为0.28元,同比增长70.4%。 投资要点: 1、业绩符合预期,新材料部分投产。煤矿顶板安全监测系统与巷道锚护器具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2.4%和74.3%,合计占总收入91%,整体毛利率提高3.7个百分点,基本符合预期。顶板充填材料少量投产,实现营业收入589万元,在1Q基础上加速发展,市场推广取得较好成绩。 2、煤矿安全设备市场尚属蓝海。由于我国煤矿基本是矿井开采,安全事故频发,客观上对煤矿安全监测设备需求巨大。据测算,我国约1.8万个煤矿,平均按2个工作面计算,需要监测设备3.6万套,而目前仅开发约1%的份额。另外,煤矿巷道锚护自动化平台尚属于空白,而传统设备精度不高,工人作业负荷较大,其替代市场空间极大。据估算,其市场需求大约为6000套,预计总价值约20-30亿元。公司在国内外还没有实质竞争对手,将来在这片蓝海大有可为。 3、新材料业务渐入佳境。公司利用超募资金投入的煤矿顶板充填材料项目预计年底可达产,1Q已经少量释放产能,我们估计上半年销售180吨左右。由于充填材料属于新业务,公司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市场开发程度都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项目逐步投产,毛利率将提高。我们预计,今年该业务的收入有望达到3000万元,占全年总收入15%左右。 4、从设备供应到方案服务转型。公司远期规划是做煤矿安全的整体方案供应商,从提供设备转型到服务。基于这个愿景,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设备已做20套样机进行实测;还有多个新产品在申请矿安证。 5、煤炭行业整合具有催化剂作用。上半年,公司在整合复产区山西及河南收入分别增长97%和251%,大矿比例提高对公司正面影响明显。 调高公司评级至“强烈推荐-A”。我们预计2011-2013年,公司的EPS(摊薄)分别为1.01元、1.45元和1.95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3X、23X和17X。考虑到公司技术垄断性以及煤炭行业整合带来的空间提升,我们调高公司评级至“强烈推荐-A”。 风险提示:顶板充填材料的市场风险;煤炭开采行业投资减缓。(国都证券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