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董淑波 2011-07-24
(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 2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003)

 

摘要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大菱鲆 流行病学 疾病 病原 防治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冷水性底栖海水鱼,隶属于鲽形目,鲆科,菱鲆属。主要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北海、黑海及地中海一带。由于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容易接受人工饲料,易于集约化养殖等优点,相继成为欧洲及南美智利等许多国家的主要养殖开发对象。

1992年大菱鲆被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已从山东快速辐射到北方沿海各省,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支柱产业(雷霁霖2003Wang et a1 2OO2)。目前,养殖面积已超过230万余m2,产量达16000t左右,年创产值近2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菱鲆的疾病问题日渐突出,大规模死亡现象频繁发生。作者首次针对养殖大菱鲆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建立了大菱鲆疾病档案和较完善的相关防治技术。同时,研制开发了大菱鲆疾病专用药品,取得了较好的中试临床效果。

 

1 养殖大菱鲆的常见疾病

 

11 病毒病

 

在国外已报道过的大菱鲆病毒性病原有近10种,分属于6个病毒科,即虹彩病毒科、疱疹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双RNA病毒科、野田村病毒科和弹状病毒科(史成银等 2003)。在我国,目前已发现两种大菱鲆病毒病。

 

1.1.1 病毒性红体病

病鱼鳃丝贫血,呈暗灰色;鳍基部肌肉组织和脊椎骨沿线组织出现淤血,严重者整个身体呈现皮下弥漫性出血而发红;血液稀薄,凝固性差;胃肠壁呈点状出血;摄食力减弱,活力下降,呼吸困难,散群分布。感染初期死亡较少,但出现明显症状后很快死亡,属亚急性死亡。该病以秋、冬(8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从苗期、养成期到亲鱼培育期都有发生,流行范围遍布整个山东沿海大菱鲆养殖区域,累积死亡率较高。经研究证实该病致病病原是一种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史成银2004)

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1)避免投喂冰冻或不新鲜杂鱼,以防病毒和其他病原介入养殖系统。(2)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3)饵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鲆乐五号”34gkg,每日口服两次,一般以10d1个疗程。

 

1.1.2 皮疣病

病鱼发病时多在背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周围皮肤变为白色。初期疣状突起小而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大并溃烂出血。该病症发生于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一般感染率不高,个别养殖池的感染率可达50%。患病鱼普遍体质较差,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慢,极少出现死亡。目前已证实致病病原为一种球形病毒,直径300 nm左右,种类有待鉴定。

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个别患病鱼症状可慢慢消失而自愈。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以防相互传染。也可采取切除法将疣状突起切除,然后在伤口处涂抹抗生素软膏,继而以福尔马林进行药浴处理,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继发感染。应用此法,皮疣病一般可以得到治愈。

 

12 细菌性疾病

 

海水养殖鱼类的常见细菌性病原主要有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屈桡杆菌、链球菌以及巴斯德氏菌等(程开敏等 2001Devesa et a1 1989)。在我国大菱鲆养殖所发现的许多细菌性疾病中,致病病原大多是弧菌属细菌。根据疾病发生时典型的外观病变特征进行分类,我国养殖大菱鲆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以下8种。

 

1.2.1 鱼苗白鳍病

病鱼背、腹鳍变浊白,鳍的边缘略有收缩、卷曲;有些个体的鳍组织出现溃烂,但无出血现象。腹部外观呈现橘红色。严重感染的病鱼体色变暗,不摄食,漂游水面,游泳无力。此病主要发生在2540d的仔稚鱼,在56d的累积死亡率可高达9O%以上,表现为急性死亡。该病的致病病原被鉴定为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杨少丽 2004)

防治措施包括:(1)养殖用水经严格过滤或消毒处理以保证水质清洁。(2)降低养殖密度,加大换水量,及时吸污清底和清除死亡鱼苗。(3)使用复合抗菌素‘鲆苗乐二号’5×1O-6投喂轮虫或卤虫使之携带药物成为‘药性生物饵料’,经56 h后收集投喂鱼苗。(4)以‘鲆苗乐二号’5×10-6全池泼洒进行药浴,连续处理3d,每天药浴时间在8h以上。

 

1.2.2 黑瘦症

发病鱼苗体色发黑,头部大,身体相对较小,呈畸形;不摄食,活力差;发育迟缓,变态率低,最后沉底死亡。孵化后718 d的早期仔稚鱼易受感染,感染率近100% ,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病发病率高,死亡快,严重者在几天内可导致鱼苗全军覆没,属急性死亡。经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等感染而致(杨少丽2004)

使用抗菌素‘鲆苗乐一号,5×10-6投喂轮虫或卤虫,56 h后收集虫体投喂鱼苗;同时结合以‘鲆苗乐一号,(510)×10-6药浴810 h/d,连续处理3d。药浴一般在夜间进行,白天进行投喂,清除污物和死亡鱼体等管理工作。此外,保障养殖用水的清洁和充足的换水量也是防治疾病发生的基本措施之一。

 

123 烂鳍病

发病时病鱼的背鳍、臀鳍、胸鳍和尾鳍先变浊白,12 d后逐渐充血发红直至溃烂。严重时,鳍部组织可完全烂掉而出现缺损,躯干部肌肉组织也由于大量充血呈紫红色。个别患病鱼也出现吻部发红及溃疡现象(Devesa 1989)。该病多发生于苗期和养成初期,传播极快,死亡率可高达80%90%。病鱼从鳍呈现浊白到溃烂乃至死亡仅需34 d,属急性死亡。通过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和对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烂鳍病的致病原被鉴定为鳗弧菌(张正2004)

防治方法包括:(1)降低养殖密度,以提高抗病力,减少发病机会。(2)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以保持池底清洁和良好的水质。(3)适时分池,细心操作和搬运,防止擦伤。(4)烂鳍病容易水平传染,发现病鱼应尽快隔离、掩埋或焚烧处理。(5)当分池和疾病发生时,使用‘鲆乐二号’进行口服和药浴处理。口服量25 gkg饲料,每日投喂两次,57 d为一疗程;而药浴则以10×10-6 的剂量,每天浸泡8 h,连续处理3 d

 

124 腹水病

病鱼腹部隆起,打开腹腔后发现肠胃中或腹腔内有大量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严重时病鱼全身弥散性充血呈暗红色,肛门红肿、凸出。发病时内脏团各个器官也常常发生病变,如肝脏萎缩,呈土黄色或白色,有时还大量充血;心脏和脾脏变成暗红色。此病在大菱鲆的苗期和养成期均可发生,属常见疾病,其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常常引起大规模死亡(张 正 2004)。目前已初步确认该病是由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感染而致。

为防止腹水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卫生管理和避免投喂不新鲜的杂鱼;若发现腹部隆起的病鱼首先应进行隔离,以防止相互传染;在病鱼尚能摄食时用抗菌素‘鲆乐一号’进行口服治疗。口服量25 gkg饲料,每日投喂两次,57 d为一疗程。当病鱼停止摄食时,以(510)×lO-6 的剂量进行药浴,每天浸泡8 h,连续处理3 d后再以药饵进行治疗。

 

125 白便症

病鱼体色变暗,腹部下凹;不摄食或吞食后吐出;挤压腹部可见白便从肛门流出,有时肛门处拖带粘稠的白色粪便。因此,发病时池底经常会发现黄白色条状物。解剖病鱼后可见肠壁发炎,内部有大量稀状或稠状黄白色物质;胆液稀薄呈浅绿色,肝脏明显充血,整个内脏团萎缩。该病常见于育苗期和养成期,其感染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能引起长期性慢性死亡,养殖生产中多与腹水病状并发。经研究发现白便病的病原主要是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两种细菌(张 正 2004)。病原菌能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引起消化道发炎而导致上述明显病变。

防治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吸污和换水,清除白便和有机污物。(2)避免投喂不新鲜杂鱼,防止‘病从口入’和污染养殖系统。(3)池底较脏时,进行移池或使用适量氧化剂(例如H2O2)使池中有机物氧化,使该养殖环境得到净化。(4)使用抗菌素‘鲆乐四号’进行口服和药浴处理。口服量25 g药品/kg饲料,每日两次药饵,57 d为一疗程;而以(510)×10-6 药浴8 hd,连续处理3 d

 

1.2.6 疥疮病

发病初期,一般在背部出现局部性红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中间产生黄色脓状物,最后表皮出现黄白色、圆形溃疡性伤口。溃疡伤口多集中在鱼的躯干部肌肉厚实的地方,可形成深窝;严重时伤口可洞穿整个鱼体,伤口处充满脓状物和大量细菌。内脏团一般无明显的变化。病鱼摄食力降低,活力下降。该病多见于养成期,感染率不高,可导致病鱼发生慢性死亡。研究证实疥疮病是由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而致,菌种有待进一步鉴定。

加强常规管理诸如换水、吸污和卫生操作等,防止出现残饵,保障良好水质;适时分池,调整养殖密度;当发现病症时,及时隔离伤口明显的病鱼,其余使用复合抗菌素‘鲆乐三号’进行口服和药浴处理。口服量25g药品/kg饲料,每日两次药饵,57 d为一疗程;以(510)×10-6 药浴8 h/d,连续进行3 d

 

1.2.7 凸眼病

病鱼的单眼或双眼凸起,眼周组织浮肿呈淡红色;眼部正下位的腹面区域也常出现红肿。严重时眼球暴裂,导致病鱼失明,最后无法捕食而死亡。从苗期、养成期到亲鱼培育期均有发生,但以养成期感染率相对较高。该病一般表现为慢性死亡,但发病周期较长。初步研究证实该病是由一种肠球菌属细菌(Enterococcus sp)感染而致。

防治措施包括:(1)避免投喂不新鲜的小杂鱼。(2)加强水质管理和卫生操作。(3)发现病鱼时应及时进行隔离,以防止相互传染。(4)口服‘鲆乐六号’,剂量为25 g药品/kg饲料,每日早晚投喂两次药饵,直到病症消失为止。

 

1.2.8 脾肾白浊病

该病俗称“阴阳鱼”或“两截鱼”。病发时,腹部肾脏区隆起,鱼体开始变暗,摄食量下降,鳃丝末梢出现白色肿大物。随着病情发展,尾端变黑,黑色面积自尾端向头部方向逐步扩大推进,出现明显的‘黑一白’界线,由此鱼体好像分成明显的两截感染,出现石灰质状组织溃疡,镜检发现有大量细菌。该病发生在养成期,感染率在20%30%,属慢性死亡。经检测,此病系由一种细菌感染而致,但菌种有待鉴定。

 

13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为鱼类养殖中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会造成感染鱼消瘦、躁动不安,食欲下降,生长减缓;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养殖鱼的大量死亡(Novoa 1992)。在我国养殖大菱鲆中已发现多种寄生虫病的发生,包括盾纤虫、鞭毛虫、车轮虫和小瓜虫等,其中以盾纤虫导致的疾病危害最大。

 

131 盾纤毛虫病

鳃丝、鳃盖膜、眼周和鳍部组织为盾纤毛虫的易感区域。感染初期病鱼体表出现白斑、粘液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处组织出现红肿,有柔软浮肿感,严重时鱼的躯干部皮肤也会出现病灶,直至溃烂、出血。患病鱼一般体色变暗,活力减弱,摄食量降低,生长减慢;在养殖池中散群,偶有出现打转游动现象。纤毛虫可感染大部分包括脑组织在内的内脏器官。该病在苗期、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此病传染快,发病率高,可引起大规模死亡。经研究表明病原是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

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有:(1)养殖用水要经过严格过滤或消毒处理,避免虫体随水带入养殖系统。(2)加强吸污和换水等日常管理,清除有机碎屑,以保持池底、水体清洁。(3)投喂鲜括小杂鱼需经淡水浸洗30 min以上或冰冻处理后投喂。(4)发现病鱼后在原池中使用福尔马林300×10-6浸泡3 h以杀灭鱼体表面和水体中的纤毛虫,同时口服专用药物‘盾纤虫清’,剂量为35 gkg饲料,每日早晚投喂两次药饵,直到病症消失为止。

 

132 鞭毛虫病

在感染初期体表出现多处呈不规则状的小面积白色斑块,12 d内可遍及全身。鳃丝及白斑处有大量黏液和寄生虫体。病鱼食欲差,消瘦,游泳迟钝。该病多见于养成期,在高温期发作。传染极快,12d内可导致整池鱼大部分致死,属急性死亡。该病的病原是一种鞭毛虫——漂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rix)

一旦发现病鱼,应尽快加冰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池水水温,降低鞭毛虫繁殖速度和疾病蔓延。同时将病鱼用淡水浸泡10 min杀灭鱼体表面鞭毛虫;药浴可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池泼洒(硫酸铜0.5×10-6+硫酸亚铁0.25×10-6 ),连续处理23次。

 

14 其他疾病

 

在野生条件下,大菱鲆的自然体色为背面青褐色,腹面白色,中间分布有点状黑色颗粒。但在人工育苗和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大菱鲆易出现白化现象,我们称之为“白化病”。患有白化病的鱼虽然生长基本正常,不发生死亡,但其养成商品鱼的经济价值降低,给养殖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病鱼背面体表色素异常,出现不规则白色斑块和少量的浓黑着色区域,严重时整个背面呈白色。该病在苗期和养成期均有发生,发生率可达9O%以上。患病仔稚鱼皮肤透明状,色素稀少或分布不均,随生长其皮肤逐步变成全白或黑白相间。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该病是由于特殊营养缺乏和失衡而导致的营养性疾病。

在预防措施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在亲鱼培育期间,制定适宜的长期控光和控温计划,严禁升温过快、急率促熟的操作方法。(2)强化亲鱼营养,投饲一定量的鲜活饵料以增强卵的营养积累。(3)DHADPAEPA,小球藻营养强化轮虫和卤虫,以此为载体投饲鱼苗。(4)给鱼苗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轮虫和卤虫。(5)降低苗期培育密度,同时提供适宜的培育条件诸如温度和换水量等。

 

2 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要点

 

21 保持优良的养殖环境是养殖成功的基本保障

大菱鲆属冷水鱼类,水温超过20以上时需用地下海水勾兑或以遮阴、加冰和制冷等措施来解决高温问题。养殖用水需要经过严格的砂滤或紫外线、O3消毒后才能使用,以去除水中大颗粒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使养殖过程顺利进行。水质管理除了检测水温、溶解氧、盐度、pH、氨氮等因子外,还需经常跟踪测定养殖水体中微生物总数,以达到病害监控与预警作用。当养殖水体中细菌含量达到1.0×104个/ml以上时,应加大换水量或采取分池降低养殖密度、预防用药等具体措施。

 

22 保持池底清洁、卫生操作管理是防御疾病的重要措施

大菱鲆是底栖鱼类,需要近1年的养殖时间才能养成商品鱼。因此池底清洁对养殖大菱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防止投饵过剩、加强池底吸污和经常排水清污是保障池底清洁的重要措施。养殖车间应配备有消毒池或消毒缸,每日将工具消毒1次。为防止传染,工具应尽量做到专池专用,若需串池共用时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使用。个别池子出现病症后,应迅速隔离,病鱼不得污染其他池水。经常用漂白粉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车间地面,以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23 养殖密度要与养殖水质环境、设施条件相适宜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引起鱼体长时间的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最后导致疾病发生。在我国,以目前的养殖条件来说,1龄内的大菱鲆养殖生物量以1520 kgm2为宜。若使用液氧(纯氧)进行增氧,单位养殖生物量可增加到20-30 kgm2。一般来说,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鱼体的增长,池底也日益受到污染,故应采取分池、倒池等措施来降低养殖密度。在倒池过程中,避免鱼体受机械损伤,同时也应结合施用合适抗菌素浸泡12次,以保障鱼体不受感染。总之,养殖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换水量大小、鱼体大小、饵料质量等因素进行调节,以保证鱼类优良的生存环境。

 

24 切断水源与饵料的病菌来源是防御疾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养殖业者多以干颗粒或自制湿性颗粒饵料喂养大菱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湿性颗粒饵料中所添加的杂鱼新鲜度往往是被大家忽略的,也正是这些不新鲜杂鱼是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重要病原的载体。经检测得知:一般不新鲜杂鱼中的细菌总数在(1.0×1041.0×106)个细菌/g组织,细菌含量很高,易导致发病。因此,对鲜杂鱼进行微生物检测和消毒处理是相当有必要的。

除了把好水源、饵料关以外,购买的鱼苗也可能是病原的携带者。因此,当购买鱼苗时应选择体色正常、大小一致、活力强、摄食活跃的鱼苗,同时进行健康状况及微生物检验,防止重要疾病病原携带入池。

 

25 加强疾病检测体系建设,做到无病预防有病及时治疗

大菱鲆养殖是国内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养殖业者对养殖技术工艺和病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少,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和培训。另外,应装备必要的水质测定仪、疾病诊断仪器设备和工具等,建立疾病检测实验室,为健康养殖和疾病监控提供条件。经常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当大菱鲆出现体色变化、摄食量减少、生长变缓、散群、游泳异常、有病灶出现等现象时常常是疾病发生的征兆。一旦发现上述非正常状态,应及时将病鱼捞出隔离并进行剖检以确定病因。对疾病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26 对症下药、合理施药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正确诊断是对症下药、合理用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对于某些病症,单凭肉眼和经验难以判断其病因,故需采取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化验。疾病的种类、病症轻重、病灶部位、鱼体健康程度和水质条件均会影响到施药方案的制定。在生产上,药物浸泡法是针对外部感染症和当病鱼不再摄食的情况下采取的治疗措施,而口服法则是对体内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症采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3 结语

 

根据大菱鲆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养殖大菱鲆已有10余种明显的疾病流行。与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相比,细菌性疾病对产业的危害尤为突出。细菌性疾病普遍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致病性强、死亡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随着养殖的深入开展,养殖环境日趋恶化,新的疾病种类仍不断出现。为了使大菱鲆养殖这一新兴产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进一步加强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病原学、病理学、感染机制、快速诊断和防治技术工艺等,建立一套综合性病害防治技术体系。

大菱鲆养殖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养殖产业,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不同行业人员的广泛参与。然而,由于养殖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在养殖过程中引发和造成了诸多棘手问题。因此,在储备重要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养殖知识的普及,建立一个面向全行业的疾病诊断和防预服务体系,给广大养殖业者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指导,这也是行业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所面对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及图版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