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失在城市的身体

 紫忍冬藤 2011-07-25

迷失在城市的身体--《肉体与石头》

(2011-07-22 14:34:29) 迷失在城市的身体
转自 2011-07-17 信息时报  文:张天潘

迷失在城市的身体--《肉体与石头》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13407/

(美)理查德·桑内特

黄煜文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5月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但是随着逆城市化的开始,这句话似乎也要被改写为,“人们回到乡郊,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乡郊,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了。中世纪的时候,在德国汉萨同盟的城门刻着“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几个世纪以来谚语广为流传。不过反过来看,它越是流传广,越能说明城市是往着使人不自由的方向发展的。如今,城市的空气早已显得污浊不堪了,它连离人的身体最基本的呼吸需要,也都渐行渐远了。

  所以,理查德·桑内特才认为,绝大部的现代建筑都已失去了外观上的美感;呆板、单调,整个都市环境让人了无生趣。较之现代人对于身体的感觉与自主性重视,这种“感官剥夺”更加显著——现代建筑师与都市计划专家都无法主动地将人类的身体与他们的设计结合在一起。于是,出于对现代文明的忧思,桑内特才会在《肉体与石头》中主张:“城市空间的形式应该取决于人们是如何感受自己身体的”。

  在桑内特筑立的城市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相应再现了三个重要时段的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第一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向我们展示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时代人们如何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形态如何规训着人们的身体行为。第二种类型称作“心脏的运动”,主要是探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理念和身体的体验,以及这两对矛盾如何体现在城市空间方面。

  第三种类型称为“动脉与静脉”。作者认为,哈维对人类身体血液循环理论的发现,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理念的改变。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道路犹如人身体中的血液的动脉和静脉,而循环系统成为城市结构中最中心的设计。强调畅通、迅速和舒适构成了迄今为止的现代城市设计的模式,而这种设计给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排斥了人的身体对城市的参与和在公共空间的停留。过去的公共空间不存在了,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意识,人们的感觉和感受的能力越来越弱,舒适和快速是以麻木人的心灵和同情心为代价的。

  通过这三种类型的描述,桑内特试图告诉我们,文化在创建和利用城市空间方面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但现在的城市理念却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麻木。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所排挤掉的人的身体和文化。由此,桑内特写《肉体与石头》的真实意图逐渐显露。他要讨伐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勃起的个人主义。因为个人主义的盛行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辉煌胜利,同时也造成了孤独、冷漠的流行,个人命运与人群毫不相干。现代城市建筑的空间,正在“规训”人们的肉体变得感觉迟钝、麻木,孤独地求生存。

  桑内特的一再呼吁,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所排挤掉的人的身体和文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共关系。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城市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城市的宜居与安居乐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