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数学无效课堂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勇往直前0626 2011-07-25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改革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必须围绕教学有效性为中心进行研究。然而,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发现与之相反的教师无效性教学行为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专家认为,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无效性教学。
综观我校数学组教学现状,大部分教师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但除了课堂教学外,多数需要依靠大量的课外辅导来保证学生的成绩,这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体力、精力,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断增长。长期以往师生身心疲惫,极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稍作具体分析:课堂中诸如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讨论交流,无效的反复训练等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能将此类无效教学情况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能可实现减负增效之目的。为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精讲精练。精讲:教学不是复述教材,讲规律、思路、方法、技巧。有所为有所不为,删繁就简,剔除无效教学环节,力求高质高效;精练:典型例题导引,变式训练提高。练典型,练类型,练思路,方法、技巧,节节落实,发展智能。防止“水多泡倒墙”,陷于新的题海战术。
(3)透视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或利用课堂教学录象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无效教学行为,找出无效教学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纳出无效教学行为的种类,寻找克服无效教学行为的对策。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方法:搜集,鉴别,整理有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方法。
2、行动研究法:不断透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对策,逐步克服各类无效教学。
3、案例研究法:围绕典型的教学事例和个人学习的实例进行纵深的研究,寻找克服各类无效教学方式和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